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陈医生,别怂!第657节(1 / 2)





  「正常反应,对方既然只开你三副药,就是如此,说明对方对你病情把握极为高深!」

  「之所以难受,他都已经猜到了!」

  「甚至,这是你必须要经历的!」

  「因为寒邪从表而出,极易使病情加重,伴随出现表征,你在服药三剂后瘙痒加重,皮肤为表,寒气必然从皮而解,所以才会瘙痒加重,伴随恶寒、流涕、发热等表现,此等表征正应「脏邪还腑,阴病出阳」之侯,恰恰是疾病转机之关键,务必除恶务尽,因进余剂以荡除寒邪。」

  「所以说,这是高手啊!」

  「对了,我冒昧问一下。」

  「给你开药的人,叫什么?多大了?」

  阮琴没想到发生这样的事儿,只是木讷的说到:「他叫陈南,今年好像只有25岁!」

  于眉直接蹭的一下站了起来,瞪大眼睛,脱口而出:「神马?!」

  ……

  第213章 拜师开始宾朋满座

  于眉此时感觉自己大脑忽然不够用了!

  陈南?!

  又是陈南!

  这个名字他可一点也不陌生。

  前些日子刚刚被这小子当着沈钰渊和陆平仁两人给自己脸上狠狠挂了一笔。

  所以对于这个名字早就记在了心里。

  但是,此时听见阮琴口中说出陈南这个名字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到了。

  可他真正惊讶的原因绝对不仅仅是这个人,而是惊讶于陈南对于阮琴疾病的诊治上面。

  他所用的思维和理念和自己如出一辙,宛若通念一般。

  这种事情于眉不是没有遇到过。

  一些常见病的诊疗方面,经常会遇到一些「撞方」的事情,因为这一类疾病比较简单,撞方倒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但是,阮琴的这个病,如果选择治疗角度的话,选择伤寒杂病论中经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绝对是最经典的方案,可是想要给出这个方案的难度绝对很高。

  首先对方一定要对五运六气学说有足够的认知,除此之外,对于疾病的诊疗中,脉诊一定要精深到察变的地步,最重要的就是对于伤寒思维的掌控上。

  这一点,于眉很有心得,甚至有些骄傲,他的伤寒经方理论和思维,绝对称得上是一绝!

  可是,现如今,他竟然看到了一个和他有着同样理论思维诊疗疾病的人,而且这个人还是陈南!

  这就让老爷子内心百感交集十分复杂了。

  说实话,陈南是个人才,这绝对是不能否认的事情,可于眉见多识广,手下人才更是不知凡几,对于一个小朋友还不至于如此动容。

  他心动的是陈南对于这个疾病的诊疗过程,从头彻尾和自己念念相通,宛若如出一辙惊喜。

  据说天下至交有三种,一为知音,二位知己,三为知心。

  何为知音?声气相求者谓知音。如子牙鼓琴,钟子期心领神会:「志在高山,意在流水」。

  何谓知己?恩德相结者谓知己。如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的鞠躬尽瘁。

  何谓知心?腹心相照者谓知心。如管仲、鲍叔牙二人笃诚恒信,不计得失,情深意厚。

  于眉潇洒人间一趟,自认为这一辈子不曾有憾,但是那日见到陆平仁和陈南那一番之心之事儿,内心是说不羡慕是假的。

  老陆临终前能有一心念想通的入室弟子。

  自己这终究是个缺憾!

  于眉说实话对于入室弟子的选拔十分考究。

  因为于眉一辈子没有后人!

  于眉在动荡时期,做了和尚,断了尘缘,捐了大半家财,五十岁以后,自觉凡尘未了,才出世。

  一辈子无妻无后,所以自觉他这一生了无牵挂,自觉逍遥。

  可是……

  于眉终究是有心事儿的。

  他可叹的是,虽然相识满天下,但是真正的知音旷世稀,真正的知己有几人,真正的知心难寻觅。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见识超群的他,心灵难免孤独,高雅脱俗的人,精神可能孤独,很大的一个单位,敏锐清醒的人,漫步于茫茫人海中,却很难找到一个可以对等交流思想的对象。

  生活在和睦的大家庭,却找不到一个可以托付的人。

  具有社会性的人,谁都会有孤独的时候,而寂寞的心情也总是不可避免。

  这种孤独和寂寞是难以与别人分享或分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