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2节(1 / 2)





  太后在后宫里起伏了大半辈子,苏家几个人的脸色哪能看不懂,她刚才觉得皇后蠢也是这个原因,你要有心缓和两家的矛盾就应该一起赐婚,皆大欢喜,现下亲热一个冷落一个,这不存心找事嘛。

  “哀家记得苏家鲁家陈家里头有几个小子也到了适婚的年龄了,要不趁着今儿这大好日子,让哀家也做一回媒婆,给你们相看相看?”

  能得太后赐婚,那自然是无上荣耀啊,几家被点到名的赶紧振奋了起来,诸多携女赴宴的命妇也提起了心,她们没料到这种突发状况,待会要是抽到了自家闺女,那可真是祸福难料了,谁来之前会特意去查这几家公子的底细啊,现下只盼着千万不要被选去和苏家结亲就好了,毕竟那位苏七公子当日的惨状可是满京城上下无人不晓。

  “臣妾原是有点私心,不好意思拿到明面上来说,但既然母后开了口,臣妾也就再厚颜一回,您瞧瞧臣妾这侄女怎么样?”夏皇后惦记着太子交代的事呢,夏氏女一定是要进苏府的。

  瞧见皇后推出来的人选,太后和几家老太太脸都绿了,那丫头常被夏家老夫人带在身边,有心人都知道那是夏三爷的“嫡女”,生下来就记名的嫡女,这种把戏在寒门面前玩玩也就罢了,糊弄到他们几家头上,这也太不把他们当回事了吧。

  “这丫头未到及笄之年,等以后有机会吧。哀家记得皇后你不止这一位侄女啊,有一个好像比这个年长一些,那孩子哀家觉得更端庄贤淑,今儿没来吗?”太后脸上虽然还是带着笑意,但长年在寿康宫听训的夏皇后已经察觉到了其中愠怒的意味,顿时后背就是一抽,来不及思考只能顺嘴答了出来。

  “那是臣妾长兄的女儿,最近刚随其父回京述职,臣妾思其舟车劳顿,便免了她此次入宫。”家族嫡长女怎么可能拿出来堵窟窿,她舍出小侄女都已经觉得亏得慌了,苏家那个可是瘸了腿的!

  瞧见皇后这脸色,太后心里就怄的慌,堂堂一国之母怎的就如此小家子气,眼界格局就不能稍稍放宽些吗,不过一个女子,能为皇帝平息前朝纷争有什么舍不得的,瞧瞧人家太子妃,为了东宫的前程,娘家阖族都砸进去了,人家说什么了。

  “哀家隐约记得夏苏两家早年也是有亲故的,是否?”

  “太后好记性……”犄角旮旯的旁支联姻要是算的话,苏夏两家确实是沾亲带故,但既然太后这么开口了,两家人也不能不识抬举,自然是认下了这门姻亲。

  要是夏家嫡长女那对苏家二房来说,绝对是门当户对了,夏家大爷身上现在虽然只有四品衔,但他有实干的功绩,又是国舅,将来太子登基,夏家肯定是要一飞冲天的啊,到时候一个承恩公怎么也够得上苏家门第了。

  苏二夫人脸上的喜色从太后刚才那句话一出来就没消下去过,都是京城有名的闺秀,邵夏两家的姑娘她都见过,凭良心话说,虽然容貌上邵家女子更胜一筹,可夏家女的淑慧大气绝对是这些夫人更偏爱的,要是煜儿能娶上这么一房媳妇,那以后的日子总会有盼头的。

  苏家老太太也满意这门婚事,阿七那孩子是在她膝下长大的,打小聪慧讨喜,虽说有时候骄矜好斗了些,但又不是什么吃喝嫖赌的大毛病,自家收拾的来。这次他伤了腿,以后要想在京中有立足之地,一定要给他娶门家室过硬的媳妇,这夏家女背靠东宫,很合适。

  听到这,家中有适龄女子的命妇都松了口气,苏夏两家这门婚事算是定了,她们的闺女总算能免过一劫。

  “哀家看莫不如亲上加亲吧,早前听说苏家七郎文采风流,仪表不凡,想来是个不错的结亲人选,就是不知道夏老夫人愿不愿意?”

  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夏家哪还有拒绝的余地,老夫人只能勉强撑着笑脸谢了恩。

  有关太后老人家的事,乾封帝绝对是关注度最高的,前头赐婚的懿旨刚下,他就在华盖殿这边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了出来,两桩婚事,四家权贵,多少年都没出过这阵仗了。

  苏二爷原打算在大殿上好好折腾一把的,但如今这门婚事还真是赐到了他的心坎上,煜儿要是能与夏家联姻,将来也算是有了份双重保障,就算自己将来不能成事,也总有人能保他性命无忧。

  这会儿面色最难看的就数夏家大爷了,他是刚入京,可不代表他没听说苏家小崽子做下的那些烂事,一个前途尽断的人怎么能配得上他的掌上明珠,苏家简直痴心妄想,妹妹也是,原本她一道旨意就能解决的事,为什么非让寿康宫老太太插手,不是说凤印都收回来了吗。

  一场宫宴,吃的是几家欢喜几家忧……

  不过这可碍不了赵秉安此刻的好心情,懿旨未出内城,他就接到了司礼监传出来的消息,喜得他掏空了荷包打赏不算,又撸下了身上一串玉葫芦,递给小太监表谢意。

  都是少年郎,众人瞧他这模样都忍不住发出起哄的笑声,宫门口霎时就是欢腾一片。

  直到亥时,宫宴结束,朝官和命妇出宫的时候,他们惊奇的发现那群国子监的学生竟然还在呢,一人手里捧着盏花灯,仿佛在等着什么。

  这下,所有人都不急着走了,有热闹不看是傻子。不少人都认出了站在前面的赵秉安,熟识的人家赶紧把消息传给了后方邵家的车队,让他们心里有个成算,待会很有可能他们是走不出去的……

  赵三爷和工部几位同僚一起走在后面,老觉得前面那些大人都在回头打量他,眼神怪怪的,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哒哒哒……”千呼万唤始出来,邵家的车队终于到了宫门口。

  “哦!!!!!!”好事的公子哥就等着这一刻呢,刚瞧见邵家的车徽,他们就紧张的叫嚷了起来,好像要拦车的是他们似的。

  邵家几位夫人现在真是哭笑不得,这明诚领着一大帮子少年郎堵在宫门口是什么意思,媛馨又不能抛头露面出去见他。

  赵秉安站在车队前也难得犹豫了起来,他捧着手上的河灯,那里面有一句他最想给的承诺,还没有给该给的人看呢。

  “去啊,愣着干什么……”

  “就是,赵十你要是个男人就干脆点冲上去,别磨磨唧唧的!”

  “冲上去,冲上去,……”

  豁出去了,反正他今天已经做了那么多,也不差这一件,有些话他还得当面说。

  “咳,邵家姐姐,我……”

  “你要说什么,老夫能不能听?”

  “邵,邵,邵大人,你,你,你怎么在马车上?”马车里邵文熙掀开帘子来了这么一句,差点把赵秉安吓趴下,早先一旁起哄的少年赶紧往人后躲,生怕被这位即将入阁的大人给看见。

  “明诚,明诚只是有一物想亲手交给邵家夫人,可,可否?”赵秉安咽了口唾沫,差点紧张的咬伤了舌头。

  瞧着眼前的小子护在怀里的花灯,邵文熙往身后的马车瞥了一眼,忍住笑意,“放在车架上就退出来,若敢造次,哼……”

  “是,是。”赵秉安转身赶紧走到第二架马车边上,小心翼翼的问了句,“邵姐姐?”

  没有回应,过了一小会儿,马车窗上敲了两下。赵秉安特自觉的贴了过去,“我送你的,希望你能喜欢。”

  花灯不大,车窗正正好可以把东西接进去,所有人都开始往这边伸头看,可惜里面人动作甚快,一见着一截藕袖闪过,花灯就进去了。

  “哦!!!!!”

  马车内邵家三夫人四夫人瞧着连脖子都抬不起来的自家孩子,相互递了个好笑的眼神便敲敲车门,示意可以走了。

  邵媛馨手里死死攥着刚才从花灯里取出的帛条,眼中含泪嘴角却笑得特别甜,那上面只写了七个字,却足以让她珍藏一生。

  “一生一世一双人”

  第114章 外戚

  时光匆匆,距离花朝节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可那宫门前的一幕幕至今仍为京中百姓津津乐道, 就连王公贵族, 出门遇到赵邵两家也会上前打趣两句, 尤其是赵秉安,他现在就像是御花园里的珍禽异兽,出门必惹围观。

  上次他临时接到国子监同窗的一个乡试会集邀请,回来的时候差点被荷包香囊砸晕,幸亏永安侯府的马够壮够快,不然他可能都冲不出那条细巷。为这件事,沈林被赵秉安狠狠斥责了一顿, 这么严重的安全隐患居然没发现, 暗卫是干什么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