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7节(1 / 2)





  “祖父,圣上不是……”

  “先帝大行突然,只留下一封立储的无印诏书,三位龙子当时厮杀惨烈,最后还是孟老太爷出面,议定发丧之后由宗室与内阁共举真龙。”

  “因着萧淑媛的缘故,当年京中的带兵武勋近七成投奔了当今,宫城的驻守权更是从未落入旁人手中。”

  “但是,梁王与俪王身份特殊,这两位殿下不仅是宠妃之子,更被先帝寄养在中宫膝下,占了半个嫡出的名分。

  当时梁王宣称手有遗诏,勒令天下兵马勤王。”

  “好蠢!他就是真有依仗也该逃出京城再做打算才对啊。”

  “是啊,梁王原本是有机会的,但当今扣住了一个人,让他想走不敢走。”

  “嗯?”

  “孝元烈皇后,先帝的发妻,一位十分温柔贤惠的国母。”也是一个软弱可悲的女人,最后生生撞死在先帝柩前,就是想为俪王求一线生机,可惜那位殿下现在活得却是生不如死。

  “帝腊月初大行……孙儿记得当今圣上改年便开元咸亨了,只一个月的时间,圣上便扫清障碍登基了吗?”

  “何止是扫清障碍,咱们这位圣上啊可是雷厉风行,他一步步逼反了淳王与梁王,在此二人带兵逼宫的时候,以平叛之名虐杀了他们……

  最后,俪王献诚,力证立储诏书为真,孝元烈皇后又以中宫之名认长为嫡,定下了当今的储君之位,可惜,没等到圣上登基,这位娘娘就追随先帝而去了。”

  孤儿寡母,还不任人揉捏,听听,孝元烈皇后,这谥号倒是好听,但乾封帝却将两人的母子名分一笔抹去,连太后的尊称都没有。

  “内阁与宗室就全程旁观,毫无作为吗?”赵秉安觉得简直不可置信,乾封帝居然是篡的位!不是说世家讲风骨吗,他们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这丧尽天良的举动而无动于衷呢。

  “先帝四子,唯有当今是在内阁启蒙的,一直读到弱冠,端方正稳,礼贤下士。淳王好武事,性残暴,不通教化。梁王与俪王年纪太幼,自小又娇宠惯了,一身的奢纵。要是你,你选谁?”

  “这不就是自欺欺人吗?”

  “大家都做了睁眼瞎,所以非说自己看见了的人就是傻子。叛逆定远侯就是愚不可及的大傻子,人孟璋先他一步接到圣谕却滞留江南逍遥,只有他傻乎乎地带了大军回京,平白送了九族性命。”

  第202章 孤家寡人

  “孟希来曾在孙儿面前提过其祖的二十五冥诞,也就是说, 孟家先逝的那位太师太傅于定远侯谋逆之案平定不过几月后就……”

  老侯爷面容一肃, 就知道爱孙脑筋转的快, 当年不是没人怀疑过孟璋之死与皇室有关, 然当时孟家势盛,当今初登大位,政权把持在孟首辅之手,若真有杀子之仇,孟老太爷为何决然隐退,以他老人家的能耐,重新扶持一名新君又不是什么难事。

  而且, 孟璋与当今名为师徒, 却情同父子, 内阁讲师孟主沈副,此二人可谓立长的中坚力量,圣上在当时那内忧外患的情境下岂会自毁城墙。

  摇摇头,老侯爷还是否了这个念头。

  “孟家从未站错过队, 当初定远侯之案是由老太爷亲手裁断的, 午门车裂,震慑京中所有武勋。”

  “等孟璋赶回京师奔丧的时候,萧氏九族已经被屠尽了。”

  赵秉安轻轻放下这晕黄脆弱的手札,一时间都没发觉已经好几刻钟过去了,此刻两只眼睛都感受到隐隐的胀痛。

  “为何要如此绝情?黄袍加身之前都能许下贵妃之位,为何又要出尔反尔, 将忠帅良将斩尽杀绝?”

  “萧博远是咎由自取,怪不得旁人。秉安,你记住,重情对男儿来说从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将帅之辈,慈不掌兵,这是铁律!”

  “定远侯执着于那虚无缥缈的情谊,是,先帝是对他有知遇之恩,众军相托,万里疆场任他施为,可先帝压根就不是正常的帝王,他肆意妄为惯了,宠坏了臣子都不自知。

  萧家自以为得皇长子爱重,连当时的湛王妃一族都要退避三舍,这本身就失了分寸。

  清河郡王自打降生以来就被漠北一系的武勋们捧着,俨然不曾将圣上嫡出之子放在眼中,萧博远甚至当众打落夏榔几番颜面,让夏皇后与楚太后数次下不了台,他那闺女可是死得一点都不冤。”

  赵秉安沉默着,他想起了三个月之前的自己,不也是这么天真幼稚吗,自以为尽忠职守,其实在人家眼里早就成了僭越的狂徒。

  “萧博远最不该的就是替俪王发声,原本按照当时的情景,萧家大军在握正该被重赏笼络,俪王纵使被厌弃,但献诚在前,圣上顾忌悠悠众口,总不会做得太难看。

  可偏偏萧博远要横插一杠子,执意请俪王就藩廊州。”

  “廊州,山东与太原交界之处,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孙儿记得廊州就是个寻常州府,既无重兵驻守又无盐铁矿脉,将俪王发落到那里有何不可?”

  “哼!廊州明面上瞧着是没什么出奇,可秉安你再想想,缘何这个地方去不得。”

  “廊州,廊州……世家,遗诏!”

  “太原山东士族,俪王嫡出,先帝遗诏!”

  乾封帝执政二十多年,对江南士族是暗地打压,但对山东与太原那些大户却一直严抓重打,手段之冷酷,朝野早有非议,只不过,这股势力一早削弱,现如今早就被排挤出京师高层了。

  世家的博弈,最佳风向标就是内阁权势划分,现如今在职的六位阁老,沈苏张顾出身江南,邵出陇西,(在邵文熙之前,关凌两家在咸亨早期都各出过一位阁老,可惜执棋不久。)剩下一位唐老尚书,出自寒门,谁都知道这位就是进来充数的。

  山东士族在何处,在病中!晋阳何氏,上届榜眼何佩成的祖父何懋林,原刑部主事人,三年前就抱恙在身,一直迁延不愈,苟延残喘的霸着位子,死活不交出来。

  何家不是不想交,他们也是被架在火上烤,老爷子一把年纪就吊着一口气受罪,儿孙们哪个看着不心疼。可他们谁也不敢给何懋林一个痛快,因为何老爷子一走,便代表着山东士族的彻底落寞。

  赵秉安现在倒是觉着祖父的话十分通透,萧家真是……

  若萧博远真的那么看重与先帝之间的情谊,那他就不该顾忌与圣上之间的亲缘关系,大军破城,直接扶持俪王登位,废了当今给先帝偿命就是。

  可他优柔寡断,事到临头又被已嫁之女劝动,默认了当今的种种行径。既如此,那俪王的处置他就不应该再插手,皇家争斗,身为臣子难道就不知避讳吗,尤其在那么敏感的时候,强硬的庇护俪王,看似重情重义,实则害人害己!

  “咸亨元年由萧氏之血开启,老夫永远都记得那场盛大的宫宴,萧博远,以及数十漠北军团的悍将,这些人原不该有那般下场,可惜,他们都信错了人……”

  “萧博远威风太久了,他确实军功盖世,可那都是建立在其余各军团忍气吞声的基础上。

  先帝的脾性,爱之纵其狂,恶之欲其死,对萧博远,视为手足臂膀,而其他人却就如同草芥,连入眼的机会都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