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之珠玉_9(1 / 2)





  贾珠听罢沉默半晌方才默默答句:“是吗?如此甚好……”

  身前煦玉不以为意,随后便搂进贾珠的身子径自闭了眼。而贾珠则注视着眼前煦玉的睡颜,惟在心下黯然道句:“你真的知晓我言下之意吗?若是真的明了了,你还愿与我共度一生吗?……”

  ?

  ☆、第二十一回 殿试成名蟾宫折桂(二)

  ?  次日,珠玉二人亦是天不见亮便已早起,匆匆进了些稀粥,便领着随从登车前往顺天府贡院。此次考试的日程安排与乡试类似,惟有那考试内容较乡试难上了许多。|第一场考《四书》三道、《经义》四道,第二场考论一道,判五道,诏、诰、表、内科一道,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由此此次考试即便是贾珠亦是窝在号筒中写得昏天黑地,事先将稿纸备了一摞,草拟之后再誊写在试卷之上。

  这九日贾珠已不知自己是如何度过的,总归便是持续不断地写,腹空之后便随意吃些糕点茶水,困顿之时便趴在案上睡一会儿,醒来之后又继续答卷。考场之上人人俱是狼狈不堪,便连煦玉这般前番考试提前完卷窝于号筒之内百无聊赖、品茶吃点心之人此番出场之后均是神思恍惚、身形不稳,行走之时尚且还靠贾珠搀扶。

  此番下场不同于以往,二人均不敢怠慢了,十六日一下场便一道回了林府,先将各自草稿交与应麟检视。应麟先阅了煦玉的草卷,连连微笑颔首,道是这般完卷,若非遇上那实在荒疏的房师,玉儿此番中个会元亦非侥幸之事。

  随后又检视贾珠的草卷,然此番却是眉头微蹙,面有疑虑。

  一旁贾珠见状则打趣地问道:“先生,珠儿此番可还有望中个贡士呢?珠儿只求能参加下月的殿试便可~”

  应麟则答:“此卷在为师看来倒是颇具奇气、自有主张,只是篇幅略短了些,一问不过四百来字。若是遇那思维活络、别具一格的房师,便是进了前三亦并非甚稀奇之事;然若是遇到那迂腐之人,此番便是落第,便也不算抱屈,毕竟科场之上惟论文。”

  随后煦玉亦拾起贾珠的稿卷来看,阅毕说道:“我明了先生之意,亦亏得珠儿能做出如此之文,果真是与众不同、见识高远。”

  贾珠闻言耸耸肩对曰:“珠儿自知无玉哥那般文才,此番下场得失自有天定,珠儿听天由命罢了。”

  之后林府为珠玉二人备了一桌清淡的小菜,二人此番俱是疲惫不堪,草草地吃了饭便只管窝上床榻睡到自然醒。而此次会试在十七那日便会放榜,二十二日还有复试,遂贾珠便也暂歇在林府,待复试过后再回去贾府。而贾珠从这日中午睡到十七那日起身,精神便也恢复了大半。而待他起身之后却见煦玉仍睡得很熟,全然一副不愿醒来的模样,贾珠见状仍是将他死扯活拽地拉起来吃了些东西,他仍是一副困顿不堪之状。

  到了十七那日,礼部放榜,更差人前往各处士子居住之地报喜。此番林府首先接到报喜,彼时煦玉与贾珠正于应麟处商议复试之事,便见吟诗亟亟地奔进小院喊道:“咱少爷大喜啦,中了第一名会元!”

  屋内众人一听无不欢欣鼓舞,应麟忙又唤住吟诗道:“可报了珠儿中的是多少名?”

  吟诗则答:“回先生,此番这报喜的是专程来咱府报少爷的,报珠大爷的怕是报到荣府去了!”

  应麟闻言点头以示知晓。随后小院中一行人忙一道赶到林府前院,只见此番林缙将报喜的迎入了林海外书房中,林海正看着手中报喜的条子,面上是喜不自胜,只见上面写的是“鼎甲第一名,会元,林煦玉,年十五岁,直隶顺天府举人”。由此是确定无疑了,周遭家人见了皆是喜不自禁。报喜的人恭贺几句便讨要赏钱,通常情况下是赏十两银子,此番因了林海高兴,命林缙取了二十两赏了报喜的人,报喜的接过赏钱之后欢天喜地地打躬作揖。随后只听林海又道:“快将贾府珠大爷的也报了来,还有重赏。”报喜的便去了。

  随后贾珠便忙唤了郑文回去贾府打听报喜的可有到家,又听闻榜已经放了,遂又命润笔前往贡院看榜,不多时润笔归来,面带难色地对贾珠道此番贾珠倒是中了贡士,然却是三十名。闻罢润笔之言,煦玉率先立起身来道句:“不可能!珠儿怎会才三十名?!你确定可是看清楚了?”

  润笔则答:“此事至关重要,小的哪敢大意了,看榜的人多,小的挤了许久方才挤到人群前面,反复看了几遍,连姓名、籍贯都看了,是三十。”

  随后郑文亦回来了,道曰报喜的报到府里亦是三十名,众人闻罢均默不作声,尚未想出合适的言语宽慰贾珠,不料却听其说道:“无事,这不过是杏榜罢了,二十二日有复试,下月还有殿试,此番无论名次,能参加殿试便成,此种情况我亦曾料到过的……”

  众人见贾珠自己倒看得很开,便也放下心来,勉励他二人之后好生准备复试与殿试即可。

  而此番为何煦玉中了会元而贾珠仅是三十名呢?话说此次会试的大总裁即座师正是内阁大学士谢钺以及礼部尚书孙家鼐,而这谢钺正是侯孝华的祖父。而煦玉的房师即阅卷人正是鸿胪寺少卿侯孝华而贾珠的房师乃国子监祭酒李守中。

  话说孝华本便是眼高于顶、目无下尘之人,然此番见了煦玉朱卷,到底为其卷所折服,道是“《五经》通明,策对平允加之策满千言、文采斐然”,遂将该卷与了座师荐了头名。而谢钺见状还未细察墨卷,便笑着打趣道:“难得啊,还有能令华儿赏识之卷,过去多少头名被华儿亲手驳落了下来……”而待两位总裁检视之后,倒也均认同了该卷得头名。而随后待孝华填榜之时拆对朱卷与墨卷,见头名这人正是煦玉,忆起当初在北静王府见过该人,不禁皱了皱眉头,心下只道是未想该少年还有些本事,倒真期待此人殿试的发挥了。

  而另一边贾珠的朱卷本在李守中手中,守中欲将之荐了鼎甲,道曰头名有人,二三名亦可。然此番待孙家鼐阅过贾珠朱卷之后却觉该卷虽有些才调与见地,然策论篇幅较他人都短,又略逊于文采,遂认为入鼎甲不妥,只点了三十名,其他人亦无甚理由反驳,便也依了。待李守中拆对墨卷填榜之时,方才知晓此乃贾珠的试卷,心下倒是很为贾珠惋惜了一番。然亦道贾珠这等才调,殿试之时必有发挥。

  ?

  ☆、第二十一回 殿试成名蟾宫折桂(三)

  ?  到了二十二那日,珠玉二人参加复试,均通过,由此便也顺便进入最后的殿试环节。而照例在中了贡士之后便是门生集会并设宴谢师,而因了此番贾珠会试名次并不太高,贾府便也并未大宴宾客,不过就近请了各方亲友并房师李守中。而林府则是大摆筵席,加之林海本便身在官场,场中交际更是广阔,此番便连二位总裁并房师一并请了,除此之外连带着乡试的座师房师一道。当日连带着贾府在内的世家亦应邀前往赴宴。此番煦玉自是知晓孝华乃他会试的座师荐了他的试卷一事,又念及当日在北静王府初识孝华之时二人发生的龃龉,倒也暗自庆幸孝华不计前嫌。然待孝华前来林府赴宴之时,林海吩咐煦玉为座上众老师行礼,只见此番坐于谢钺旁的孝华依旧是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淡神色,到底难生亲近之情,心下颇感不自在,遂只得别别扭扭地施礼道了声“侯大人”,亦不多言。此番按下不表。

  三月过后,到四月二十一日便是殿试的日期。殿试地点设在保和殿,此番贾珠与煦玉俱是首次进宫,当夜均兴奋得有些难以入眠。此番由礼部官员唱名,将考生分为单双数,单数从左掖门入,双数从右掖门入。此番贾珠与煦玉正好被分为单双数,由此便分开了走。来到保和殿前,众人行三跪九叩大礼,跪在地上接了试题,乃是时务策一道,通常便是从崇学、吏治、民生、靖边方面来出题,今年的是靖边方面的内容,论肃清倭寇的策略。接题过后再行大礼,然后就坐答题。贾珠知晓在殿试之上书法至关重要,因为殿试试卷并不誊录而是直接审阅。因此在这之前,贾珠曾苦练馆阁体,力求做到字体方正、笔划光圆。

  此番接卷后答题,便先在试卷之上按要求将考生简历填写清楚:

  “应殿试举人臣贾珠,年十四岁,直隶省顺天府人,由景昌xx年乡试中试,一应xx年会试。恭应殿试。将三代脚色开具于后:曾祖贾源,荣国公,故;祖贾代善,荣国公,故;父贾政,工部员外郎。”

  待将简历写清,其后便是策问的内容。此次殿试乃是贾珠科举征程的最后一役了,若说他仅求一个进士的身份,他大可为求稳妥而只按既定的格式套路来答,泛泛而论;然而此次的题目是论述平定倭寇,属于靖边的内容,又和军事搭边,均是平日里他颇有兴趣的问题。此番他倒是欲求一个别出心裁、与众不同,遂综合自己古往今来的历史军事知识,再结合平生所学,尽情发挥,拟出了《平寇八策》,分别是“爱民、礼士、务实、改虚、练兵、惜饷、内治与争江”八大内容,逐条论述。待列好了提纲,贾珠抬头望了一眼此番座位在自己斜前方不远处的煦玉,只见煦玉正奋笔疾书。贾珠嘴角轻扬,略笑了笑,只不知煦玉此番会如何应答。平日里便是个喜好拽文掉书袋的,自诩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不知会将这万言策问做成什么样子。待日暮之时考试便结束,众人交卷。

  此番殿试的试卷是分交八名读卷官,每桌一人,轮流传阅,各自打分,最后将评分为佳卷最多的十份试卷选出递呈皇上审阅,由皇上钦定御批“三鼎甲”。|而彼时景昌帝尚在,尚未传位与太子令自己做太上皇,此番因了存有考验皇子功力几何之心,遂将眼下几位已成年的皇子唤至跟前,分别是太子稌龙、三皇子稌泽、四皇子稌凤与五皇子稌麟,其中二皇子早逝。几位皇子一道品评这十份试卷,从中评定出鼎甲三名即状元、榜眼及探花。

  此番这四位皇子分别将这十份试卷阅毕,珠玉二人的试卷俱在其中。而众皇子此番均是知晓此乃景昌帝专为考验太子而设,遂其余三人不过各自不动声色,随意敷衍几句罢了,惟待太子如何说。而这剩余的三位皇子亦是各分派别,各怀心思。其中三皇子属太子一党,惟太子马首是瞻;而五皇子在所有皇子之中才华最高且军功显赫,当初立太子之时因了年幼而未能入选,然这些年却因了功高而隐隐有赶超太子之势,此番已官至兵部尚书;此外四皇子则是众皇子中出名的闲散王爷,授了翰林院掌院学士一职,未见其偏向皇子之中的哪一派。

  待四位皇子分别阅毕这十份试卷,只道是在此之前已为翰林读卷官筛过一遍,此番不过是大同小异,各有各的长处,便谁也说服不了谁。而其中惟有五皇子在读到贾珠试卷之时眼前一亮,心下暗道其余众人之卷不过泛泛空谈,按着殿试格式将些黼黻太平的文字填塞进去罢了。惟有这贾珠务实,以他深谙己朝军政之事的眼光看来,其所提之八策实乃切实恳絮之言。这五皇子向来看不上取试腐儒,不想此番这些人之中尚还藏有这等胸有别才之人,何况现下年方十四便有如此见识,今后必定大有作为,五皇子遂将贾珠的名字记下了。

  待五皇子尚且将注意力放在贾珠试卷之上时,那边评定鼎甲排名已经开始。四皇子向来崇尚文采风流,遂随口提出莫如此番便将林煦玉点了状元:“此卷用典举重若轻、雅和题称,加之文辞镂金嵌玉、姿肆韩庄,年纪不大便有如此才调,可知才华过人。”

  然此言一出,太子便曰不妥,道是:“此卷虽才调不凡,然到底铺陈敷衍,垒词叠句,过于靡丽,可知是个词臣格调,华而不实,惟可黼黻太平。”言毕又另拾了两份试卷,道曰,“以儿臣看来不若这二人的,到底年长些,策满万言,银钩铁画,笔老格高,造诣深远,全然符合取试规范。”

  座上景昌帝闻罢,随后又命其他皇子参言,三皇子自是首肯,而四皇子亦无可无不可,最后询问五皇子,五皇子尚在思虑贾珠试卷,对方才太子与四皇子之争亦无甚在意,遂道曰:“可,便将太子殿下所提二人点了一名二名,将四殿下那份点三名,其余二甲便是。”

  此言一出,景昌帝颔首,众人均无异议,随后唤了礼部官员前来填榜,遂此一届科考便也就此尘埃落定。

  ?

  ☆、第二十二回 雁塔题名琼林赐宴(一)

  ?  殿试发榜是在二十二日,众士子于那日五更入朝,至午门等候传胪。待皇上升殿后,将众士子传入太和殿前跪下,此番无论贾珠还是煦玉俱已是兴奋难安。

  只听礼部官员唱名:“第一甲第一名,赵熊诏。”随即响起一阵鼓乐,只见贾珠后方一人猛然抬头,只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愣了片晌方才踉跄着爬起来,慌忙上前跪了。

  而一旁煦玉见状元不是自己,面上立即显出无限失望。

  随后又唱:“第一甲第二名,戴海空。”此番又一须发半百之人欢天喜地地上前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