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之珠玉_34(2 / 2)

  贾瑞见状亦是忙不迭地上前从旁与贾珠一道扶住代儒,将之扶到一旁坐下。

  贾瑞说道:“太爷息怒!此番皆是瑞儿之过,莫要气坏了身子。在此之后瑞儿定然、定然痛改前非,再不往了那琏二爷的家中去了……”

  代儒叱道:“混小子,你、你此番还敢说!皆是你做的好事!老夫的老脸都被你丢尽了!平日里令你念书你不好生念,竟学着在外沾花惹草地鬼混!我恨不得代你去了的爹揭了你的皮!……”

  贾珠亦从旁劝道:“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略施惩戒便是,只要瑞大哥能够明了事理,痛改前非,太爷又何必定要处以严惩峻法?”随后又转向一旁的贾瑞说道,“此番还请瑞大爷能就此收手,可知回头是岸之理,莫要再对了琏二嫂子再有甚非分之想。否则今后吃亏的定然是瑞大爷。何况如今太爷年岁已高,瑞大爷便多令他省心些许,亦算是为人子孙的尽得一份孝心了……我言尽于此,希望瑞大爷三思。”之后又对代儒落下一句“我此番便前往将家塾整改一事禀明了敬老爷并了家父,随后还请太爷助我将其实施贯彻下去”。

  言毕,贾珠便也提出告辞,领了润笔千霰二人一道去了。贾瑞本欲起身将贾珠送出家门,贾珠见贾瑞眼中躲躲闪闪地隐藏着几许郁郁不平之色,便也止住他,令其莫要送了,在家陪着代儒便好。

  ?

  ☆、第五十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五)

  ?  而一旁跟随的千霰润笔见了,便也心生不满,遂待他三人行出了代儒家,便也说道开去。只听润笔道:“那瑞大爷真真是个不知好歹的,自个儿行出这等丑事,活该受些教训。我们大爷如此礼待他,他竟也不知心存感激,还摆那臭脸色!便是依了他在家塾里行出的那杆子事,通共告知了老爷,他还能行那代管家塾之职吗?不过是我们大爷一句话的事情罢了……”

  贾珠听罢倒也不以为意,一笑了之:“揭了人短处,即便是再过好心,怕别人亦不肯给好脸色的。却说瑞哥儿调戏琏嫂子那事说大也不大,我自是可以放任不管。然只怕他是执迷不悟,届时只会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平白搭上一条性命。大家皆是贾氏子弟,我不过尽我所能帮他一把罢了。正值现下大少爷离了京,我手边事少,尚且有着几分余力管一管此等闲事……至于他在家塾之上管理不善之责,我正可借以这新定下的两条规矩通通给矫正了。想来他家太爷年事已高,我若将我所知的俱告知了太爷,还不将他老人家气个仰倒。何苦为难人家,一把年纪了……”

  千霰则沉吟说道:“话说这家塾之事本也只是依照了府中历代的惯例,如今既轮到贾老太爷掌塾,这家塾的诸事便应他一手料理。如今族长敬老爷不管,头上咱家老爷亦是不理。咱大爷当初亦未曾上那家塾,而是家中请了西宾,随后又是跟从的邵先生习学,较那家塾自是好了许多。如今却也摊上家塾这些杂事,平白费了许多心进去……”

  贾珠听罢叹息一声说道:“想来你二人跟随我一道亦是时日不短了,咱府里之事难道还不晓吗?这府里诸位掌家爷们皆是能不管事便不管事,怎么偷闲享乐怎么来,何人对这府里的前程忧心过片晌?然如此下去亦不是办法,总需有人挺身而出去改变这一切……而这家塾本属于族中照料贫寒子弟进学的一种福利,令无钱聘请先生的弟子读书。奈何族中有心上进之人太少,致使塾中风气日下,不得已我方才寻思了这两条整改措施。若是在此处施行有效,我欲去信金陵将此法告知了吟诗。如今原籍产业规模日益扩大,每年所赚钱银不少,正可进一步完善原籍的各项产业投资并生存居住的规章制度。在原籍之中兴办义学亦是我早便拥有的一项计划,若这二则条例可行,我便也仿照此例在原籍义学中实施。届时正可借以义学鼓励培养原籍的贾氏子弟进学读书,继而参与科举取试……”

  一旁千霰润笔二人闻言无不叹服,直赞贾珠所思所虑俱是高瞻远瞩之见。

  随后三人便回到荣府,贾珠自是前往向贾政禀告了家塾的整改方案,贾政闻言倒也不置可否,惟点头以示知晓。之后贾珠再行前往东面宁府将此事禀告了族长贾敬,而出身进士的贾敬闻罢倒也首肯,直夸贾珠此举乃是大有益处,对改善家塾学风很有裨益。待将此事谈妥,贾珠便也告辞而去。贾敬立于书房门口目视着贾珠离去的背影,心下暗自惋叹,只道是贾政虽是文字辈子嗣中最为年幼的一位,却偏巧是他那房的长子最有出息。如今便是连贾赦那房的琏二哥在荣府对外的生意之上亦是混得风生水起。念及当初贾赦那房本亦有个长房哥儿,年幼读书,若是如今尚还活着,怕亦是早已成器。现下看来,惟有自己这长房的长子尚未出息,不久之前又闹出那等丑事,落入各房那等嘴碎嚼舌根之人口中还不知怎生为人编排了去。思及于此,心下便也止不住怨忿丛生,对了自家长子顿生恨铁不成钢之感。

  却说自贾珠前往代儒家中将贾瑞之事告知代儒知晓之后,代儒对于贾瑞的管制约束便也愈加紧严,素昔里便断然不许贾瑞擅自外出,更不令其踏足荣府,生恐其私自前往荣府生事。惟将之拘于家中读书,但凡外出俱令了家人陪同看管。如此一来贾瑞因了再难与凤姐相见,久而久之便将思慕凤姐之心渐渐地淡了下去。心中虽未免因了此事埋怨贾珠多管闲事,然到底好过就此将自己性命赔了进去。

  而另一边,家塾自施行了贾珠的两条整改条例之后,学堂中诸多附学的子弟为了保持在此读书的权利均是不敢怠慢。而家塾中头个以身试法之人正是薛蟠,在塾中失了兴趣之后便连素日里的点卯亦懒怠前来。累积多次之后贾珠便做主将薛大公子开除了学籍,道是薛大爷若有甚意见不平之处,尽可前来寻自己理论。而薛蟠本也无心习学,遂对于自己为家塾开除之事便也浑不在意。而因了此项条例,便连宝玉与秦钟亦不得不收敛,每日里按时前往进学。而其余子弟无论是满或不满,亦莫敢口出怨言,只得按例行事。如此这般学堂风气自是有所提升,而为长留家塾习学的子弟便也莫不发奋,不愿就此居于人后。长此以往,倒也有些子弟发奋图强,终至于学成而出。

  ?

  ☆、第五十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六)

  ?  倏忽之间年末又至,此时距离煦玉南下湖北出任学政已逾三月。贾珠从执扇的来信中得知煦玉在南下的途中一直体质欠佳,又犯水土不服之症,几近是强撑着到达湖北境内,之后又卧床将养了十数日方才大愈,期间境况自是无限凄凉。这头贾珠闻知是兀自心疼忧惧不已,心下只不断埋怨头上一波翰林官员好死不死地寻谁出使不好,偏生指派了煦玉前往。孰不知煦玉乃是先天体弱,多年以来又系府中娇养,俱是小心伺候。若是离京,是万事不便,外出折腾一回指不定便折腾出人命来。此番回信贾珠便惟能多番责令了执扇等人好生照料煦玉,便是遍请湖北名医,成日间拿那人参当饭吃都使得。莫要吝惜钱财,在当地多买些丫鬟小子来伺候,将入住之处自费改良一番俱是使得的。而煦玉自己来信之中却又只字不提他病重一事,所道最多之事便是沿途风物圣人遗迹之类,待到达湖北之后又多番指斥当地学风学子的弊病陋习,只道是自己此番前往正可大展身手,好生改革一番该地的不正之风。除此之外便是他在途中所作大量诗词曲赋,多是抒写离愁别绪并了漂泊无羁之感。而贾珠见了煦玉写与自己的情诗别赋,道是二心远隔千山,两影别恨重重,耳闻子规泣血、猿鸣断肠,满目只觉寒月苍烟、惨雾愁云。贾珠读罢更觉思绪万千,心下只愈加愁闷,别离恨重。然饶是如此,贾珠面上仍是装作若无其事之状,更不敢将煦玉病况告知了黛玉知晓,在她跟前惟报平安罢了。

  如今冬底刚至,林海来信曰身染重疾,特意寄书前来接黛玉回去。贾珠闻罢此事,心下只盼望着林海莫要先行去信与煦玉便是。此番煦玉身子刚愈不久,若是令了煦玉知晓,煦玉定会不辞辛劳地从武昌府赶往扬州,届时指不定便是疲于奔命、旧疾再犯。不料却闻说此番林海在寄信来京之时亦同时去信与煦玉,而煦玉接信之后便向吏部告了假,即刻出发前往扬州。

  而这边荣府众人闻知,贾母虽心下愁郁,然亦是少不得命人为黛玉打点了行李起身。同时此番去往扬州林海还命携了幼弟熙玉一道。而宝玉见黛玉将离,心下亦是老大不自在,然亦是争不过父女之情。起初贾母与贾政均不约而同地指定了由贾琏护送姐弟俩南下,只道是贾琏身无官职又是荣府玉字辈子孙之中除却贾珠之外最有能耐之人,待料理完诸事之后再将人一并送了回来。而贾珠知晓此番煦玉亦将前往扬州,耐不住分离之苦便只欲亲身前往扬州与煦玉相会,遂便自请由自己亲自护送林家姐弟俩南下扬州。与此同时,煦玉亦有此意,专程来信指定由贾珠领着弟妹去往扬州。遂此番因了珠玉二人坚持,贾母并了贾政方才允了。

  随后贾珠便也亟亟地向吏部上书陈情,道是林家与己有恩,此番林公病重,自己作为旁亲亦是责无旁贷。而当今亦是大倡孝悌之道,遂吏部便也准了贾珠的长假。此事既定,贾珠便打点行装、置办土仪,又前往林府将此事详细禀告与应麟则谨。应麟便也占了一卦,卦象显示此番前往,林海大抵凶多吉少。命贾珠前往定要代了自己并则谨好生问候一番,并随时来信汇报林海的病况。贾珠闻言自是应了。待将熙玉行装打点妥当,便将熙玉接去了荣府与黛玉汇合。之后贾珠并了黛玉姐弟携了千霰润笔剪纸以及众家人仆从便择日起身,不在话下。

  而贾珠在出发之前特意将贾琏唤至跟前面谈一番。思及自己离去之后府中将发生的诸事,此番因了是自己护送黛玉姐弟而贾琏留下,而贾琏在此期间需替代自己料理府中事务。遂便先行将诸事交待了,随后又交与贾琏一个锦囊,倒是若是府中发生大事,需用到家庙铁槛寺之时,便将锦囊拆开来看,其中有教授府中诸人祛灾避祸的方法。之后又强调了数回,只道是千万莫要忘了此事。

  待告诫了一番贾琏,贾珠又将千霜唤来,毕竟千霜乃是自己亲随之中最为倚重信赖之人。此番府中生意若是单纯只交由了贾琏料理,只怕会因失了管制,凭空又生出事端来,令他人有空子可钻。遂特意嘱咐千霜在此期间断然不可掉以轻心,需得多番留意自己在京城之中的各项生意。随后又将留在府中的洗砚泼墨叫来,吩咐洗砚定要时刻留心府中各处的动向,谨防府中小人在自己离府之后在背后捣鬼。又责令泼墨从旁协助洗砚千霜二人,并为他二人做好内外的联系衔接工作。待将身边诸事均安排妥当,贾珠方才放心些许,一心一意地携了黛玉姐弟南下扬州与煦玉重逢。

  却说待贾珠离京后不久,一日夜里,凤姐在睡至三更之时,便朦朦胧胧地梦见秦氏前来辞行。还未待凤姐明了此乃何故,便闻见二门上传事云板连叩四下,将床上的凤姐贾琏夫妇惊醒。之后便听家人回曰:“东府蓉大奶奶没了。”凤姐闻声,念及梦中之景,自是吓出一声冷汗,径自出了一回神。随后为身旁的贾琏唤回神来,方才忙忙地穿了衣服,往王夫人处去了,而贾琏则径直去了宁府。

  次日,贾氏子弟并了秦业父子以及尤氏的亲戚皆已闻讯赶至宁府,丧葬诸事自有贾敬在上统筹安排,一面请了钦天监阴阳司来择日,一面设坛超度亡灵。而因了有贾敬在此,此番贾珍自是不敢再特意寻了那潢海铁网山的樯木来打造棺材,只得按例择了上等杉木作为板材解据糊漆。随后贾珍倒是与了贾敬商议是否替贾蓉捐个官,如此一来按品级出殡之时,在外人眼中到底也光彩些许。贾敬闻言亦是同意,遂二人便与前来吊唁的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商议欲为贾蓉捐个前程的话。戴权会意,给足了贾家面子,以一千二百两开出一张五品的龙禁尉的票,倒也令了贾敬父子感激不尽。随后忙命人将写有“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的销金大字大牌竖在了门外。

  而此番内宅之中尤氏因了秦氏之事心有芥蒂,遂亦是以旧疾又犯为由推却了宅中事务。由此宁府中无内当家之人,贾敬父子一时之间亦是无人可用。宝玉闻知之后便荐了凤姐代为料理,贾珍听罢倒是颇为何意,一旁凤姐更是心下雀跃不已,只等不及大展身手,然面上却兀自佯装事不关己、淡定如斯之状。而此番贾琏亦在一旁,自是代了自家媳妇再三推诿谦让。王夫人心中亦是迟疑,贾珠当初便劝说王夫人莫要令了熙凤独揽大权,恐生事端。又念及熙凤年轻,未经丧葬之事,怕其料理不清,惹人耻笑,遂便也迟迟不肯应承。然而终是耐不过贾珍再四请求,说得是情真意切,又有宝玉从旁相劝,再问凤姐本人,亦是一力担保,便也不做声了。贾珍见状便当凤姐允了,忙从袖中取出宁府对牌,命宝玉交与凤姐,全权料理府中之事。王夫人则只吩咐凤姐遇事莫要自拿主意,需打发前去询问敬老爷并了哥哥嫂子要紧。熙凤面上自是恭顺应下,实则暗地里早已自有主张。

  随后的时日里,凤姐倒也是荣宁两府两厢往来,期间料理宁府诸事亦是不辞辛劳、有条不紊,很有一番作为。而素有陋俗的宁府众下人此番闻罢内里委任了凤姐管制,均不敢怠慢,较了素昔卖力勤勉了十倍不止。遂正因了如此这般,宁府秦氏的丧葬诸事一应俱是安排得井井有条,众人便也只待七七之后出殡停灵铁槛寺便可。

  期间宝玉与秦钟因了彼此感情正笃,便商量那读夜书之事。却说往日里宝玉读书俱在二门内的内书房之中,如今欲与秦钟一道读夜书,便需得在外再建一外书房。百般央告了凤姐儿取那对牌支领东西去。却说荣府之中贾珠的小院亦是他的外书房吟风赏月斋的所在,素昔便是他与煦玉一道居住,遂占地颇广。而宝玉这外书房收拾出后正位于贾珠小院近旁,宝玉生恐在贾珠近旁读书被拘得紧了,遂待这外书房收拾妥当之后,亦不情愿前往读书。待秦钟离了之后更因了无人相伴读书,宝玉便也愈加不乐意待在该处了。此番则按下不表。

  ?

  ☆、第五十一回 两情依依扬州重逢(一)

  ?  上回说到秦氏病丧并宁府料理丧葬诸事,此番则先说贾珠领着黛玉姐弟南下前往扬州之事。却说贾珠一行人从京城出发,因了贾珠一直忧心煦玉身子欠佳却连日奔波,恐其又生旧疾,遂一路俱是亟亟赶路,只恨不能插翅飞往扬州相见。期间行程花去二十七日方才到达,到达之日巡盐御史府上自是遣了家人车辆来接。而贾珠则见前来迎接之人之中并无煦玉的身影,遂忙地寻了一名领头的家人询问此番大少爷可是已到扬州。该人答曰大少爷早已到达,然此番身染急症,数日里均无法起身,遂不得前来迎接。贾珠听罢顿时心急如焚,忙不迭登车与了众人一道先回巡盐御史府探视。此番虽是初次来到扬州,然因了心下有事,一路上亦无心欣赏沿途风景。

  待众人到达府邸,贾珠并了黛玉姐弟便依礼先行前往后院正堂之中林海卧房请安探视。待入了房中,贾珠先行上前见礼问好,又代了应麟则谨并了荣府众人问候一回。随后便详细询问林海病况,多番劝解林海千万保重,谨遵医嘱吃药就诊。如此这般絮叨了半晌,贾珠道曰闻说煦玉亦是染病在身,此番便欲前往探视一番。之后又特别提出可否允他单独面见煦玉,林海首肯,只道是待贾珠见罢煦玉之后,再令黛玉姐弟二人前往。

  随后贾珠跟随府中丫鬟一道前往煦玉卧房。期间那丫鬟对贾珠道曰在此之前大少爷已是多次唤人询问大爷一行人有无到达,将何时到达,大少爷怕是太过思念弟妹了。而贾珠闻言面上赔笑,心下则暗自酸楚不已,只道是煦玉何尝只是因了思念弟妹,那种恋人分离而生的刻骨相思,煦玉又何尝不是与自己一样呢?

  此番贾珠前脚堪堪踏进屋内,便见榻上煦玉正勉力撑起身,艰难地伸直了手臂够那方案上的茶盏。刚一触到,便闻见了推门的声音,煦玉忙地抬首一看,却不慎便将案上茶盏推到地面,摔了个粉碎。贾珠见状惊唤一声“珣玉”,随即一步上前步至榻边,坐在榻沿将煦玉扶起。只见此番煦玉病得是神思恍惚,双目迷离,见贾珠到来,尚还不敢确信,遂迟疑地问了句:“可是珠儿?”

  贾珠见状满心煎熬、悲从中来,几近酸泪盈眶,握住煦玉的手抚在自己面上说道:“玉哥,是珠儿!是珠儿!珠儿来了……”

  煦玉闻言方才确信,苍白的面上撑出几许笑意,伸臂将贾珠揽进怀里,口中喃喃道句:“肠千断,泪万丝,情百转,意相连;玉笛怀昔年,瑶琴忆断弦;离别始知离恨重,相思透骨形影怜!……”

  贾珠听罢终是泪如雨下,回抱住煦玉不管不顾地说道:“我知道,我都知道!加上今日,我们一共分别了一百六十三日,我每日里都在数着日子,只怕数过了那一千零九十五个日夜都还见不到你!……”

  煦玉听了这话有气无力地对曰,双颊已是烧得通红:“好在……你我总算又重逢了……”

  贾珠闻言方才念起煦玉之病,忙将眼泪抹了,思及此番煦玉正值病重体弱,不可这般坐着,欲令他躺下。眼光不经意间瞥见地面的瓷器碎片,忙地抬头,见罢刚进屋的呆愣在旁的丫鬟不禁怒从心起,叱道:“都傻了不成?!此番怎么照料大少爷的?还不重新倒了茶来!少爷在屋里病着,竟一个留守的丫鬟都没有,茶竟还需少爷自己动手!……”说到这里贾珠竟是越说越气,不管自己乃是身在他人府中,此举是否僭越,只怒曰,“若是这内宅中的丫鬟都不会伺候人,便给我将少爷挪到外院去,拿爷的小厮来使唤!……”

  随后进屋的两名丫鬟虽从未见过贾珠,然见罢贾珠这通身的气派,已是吓得不轻,一个丫鬟忙地又斟了茶来。贾珠伸手接过,正待端了喂与煦玉,然在见了茶水之后便猛地将茶盏往案上一撂,说道:“这是何物?毛尖?少爷爱喝龙井,你们难不成不晓?重新沏了茶来,要明前的,若是这府里没有,便去二门处令执扇去买!现下先倒一杯白水来!”

  方才倒茶的丫鬟闻罢忙地沏茶去了,另一丫鬟则将白水倒了来。贾珠接过杯盏,先自己试了温度,随后方才端着喂煦玉饮了。待那丫鬟将明前端来,煦玉又喝了几口,之后重又躺下。贾珠仔细为煦玉掖好被角,又令丫鬟将火盆放了新炭,将汤婆子灌了水放进煦玉被窝里暖着。知晓此番煦玉乃是高烧不退,便也令其捂着发汗。心中只忧惧方才煦玉未盖被子凉了一会儿,是否会因此而令风寒加深。

  贾珠待煦玉躺下后便又说道:“姑父那处并了府里交与我便是,好歹我亦是这府里的亲戚,帮着料理一番责无旁贷。何况你的事便是我的事,你只莫要担心,安心将养着便是。”

  煦玉听罢并未反对,只道是自己本为这府里的长男,老爷病重,自己当应挺身而出全权料理,奈何此番未曾帮上忙却还仰赖他人照料。

  贾珠只宽慰道:“好了我的大少爷,此番你只将你自个儿将养妥当便是帮了众人大忙了,阖府都还指望着你呢!莫要令我担了这心!”

  煦玉听罢这话便也不说了,贾珠又握住煦玉的手劝慰几句,煦玉便也阖眼睡了。

  待煦玉睡着,贾珠又陪着坐了片晌方才悄然起身离了这屋。随后将屋里负责伺候煦玉的丫鬟通共唤了来,一共是三名,分别唤作雨情、雨梦并了诗荷。此番因了林海病重方才匆忙将煦玉唤来扬州,煦玉来此突发急病,遂府中只得临时调派了丫鬟前来伺候。又因内宅主母贾敏亡故,林海又并未再娶,遂内宅乏人,惟有林海的一方贵妾夏姨娘代为主事。诸事繁琐,难免有调派不到之处。加之今日黛玉姐弟并了亲戚到来,夏姨娘便也将二等三等丫鬟调去打扫收拾客房,遂煦玉身边便也暂缺了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