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之珠玉_88(1 / 2)





  岳维翰闻言,忙不迭检视一回,果真从中寻出自己的那柄。

  薛蝌见状便道:“这既是你的,你便带走吧。”

  岳维翰听罢随即千恩万谢,又欲送上什么以示感激之情。然搜遍全身,不过惟有几两碎银子。而观薛蝌衣着,便知其乃是一富家公子,自己那点子谢礼,对方也瞧不入眼,遂只得作罢,许下容来日再谢。

  薛蝌闻罢这话,倒是装模作样地回绝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随即又转而问道,“只是我之前观兄台之扇,乃是林大少爷的手笔,我府同了林府有些许干系,我们两府皆是这贾府的亲戚。不知兄台如何竟拥有林大少爷的笔墨?”

  岳维翰闻说这薛家乃和林家沾亲带故,遂便也毫无怀疑,将煦玉出任学差之时相助自己之事说了。

  薛蝌闻言,则装出一副恍然大悟之状对曰:“原来兄台与林少爷有这等渊源,既是林少爷关照之人,大家又是亲戚,如此与了我家便也有那干系了……”说着便又问道,“我闻店中伙计道兄台近日里来店里典当衣物,兄台可是有甚难处?”

  岳维翰听罢这话,迟疑片晌,方开口答道:“此事说来惭愧,在下本寓城外圆通观中,盘缠尚足。不料一月前,观中遭贼,在下财物尽失,不得已之下,惟有将些过冬的衣物典当……”

  薛蝌闻罢这话,方才觉察此番已至大寒天气,那岳维翰却惟穿夹袄,皮肤冻得紫青。薛蝌随即开口,作出慷慨之状说道:“未想兄台竟出了这等事,我等断无坐视不理的道理。”说着便命那管事的将岳维翰的当票并了所当衣物皆取了出来,随后又命丫鬟从里间拿了一包五十两的银子出来,一并交与岳维翰。岳维翰见状,当即立起身来,推拒道:“这如何使得?我是断不能受的。何况我只是来贵地典当衣物,贵地亦是付了我银两,少爷归还我失落的撰扇,对我已是大恩,何能再收惠赠?”

  薛蝌则道:“兄台此言差矣,兄台与了我府亦算有那缘故。此番见兄台遭际不顺,我等便想结这善缘,便是贵恩人林大少爷闻知,亦不会意外。且幸而兄台这当是当在我家店里,否则我便是有这心,也没有这条件。如今将兄台的典当交还,亦算我等的一点心意,不过举手之劳,兄台无需介怀。何况兄台正待下场,成名有望。只求待兄台高中,莫忘了我等旧识方是。”

  岳维翰闻言迟疑片晌,再三推拒。薛蝌又再四相赠,岳维翰见推之不过,又想自己处境窘迫,此举倒能缓解自己之困,方收下致谢道:“薛少爷此举,于在下可谓是雪中送炭,解在下燃眉之急也。此等大恩大德,在下如何敢有片刻遗忘。”如此说罢,方才将薛蝌所赠之物尽数收了。

  薛蝌见状,方喜自己此番不辱使命,之前宝钗交待之事,自己已依言达成。随后又喜滋滋地对岳维翰说道:“兄台日后若有甚困难之处,且尽管遣了下人来我府上知会一声,我定想法替兄台张罗……”

  岳维翰自是谢过了。随后岳维翰便将自家撰扇装入扇囊,将宝钗那柄替换的双手捧着递还与薛蝌。不料薛蝌见状却并不伸手接过,却是说道:“我与兄台因这扇子结识一阵,此物亦算与我二人有缘了。不若便将此扇留于兄台那处,或许今后会另有奇遇,亦未可知。”

  岳维翰闻薛蝌如是说,便也并未反对,就势将扇子收了。之后二人又闲话几句,岳维翰方告辞而去。

  将岳维翰送出府门,薛蝌方又转入里间。却说此番薛蝌在外陪客之时,薛姨妈并了宝钗二人皆坐在那屋里间,与了前厅不过隔了一道屏风,将外间二人谈话听得个一清二楚。母女二人此番只觉那岳维翰言谈优雅,是个斯文之人,心下倒也满意。宝钗说道:“如今离场事日近,我们且慢慢候着,若这岳举人当真是个人才,能一举成名,方可再谋亲事。”

  薛姨妈闻言亦是赞同,答应一道静观其变。

  却说岳维翰此番出了荣府,其光景与了入府之时竟大为不同。之前只一心索回撰扇,不料此番不仅撰扇失而复得,且还交了好运。阴差阳错地竟认识了林家的亲戚,沾了煦玉之光,获薛家惠赠。这五十两银子并了这沉甸甸的衣包,对如今的自己可谓是至宝矣。如此自己于场事之前,皆无需为生计发愁了,便连衣物亦无需再行典当,只怕最终还有余钱将其余店里的棉衣赎出。从此自可安心温习旧书,以待入场。如此念着,心下着实感激薛家,只道是待自己场事过后,当再行前往薛家致谢。又道自己实在是幸运之至,想必此番自有上天眷顾。

  随后又将薛蝌特意留于自己的撰扇撑开来细细打量一番,之前瞧得不甚仔细,此番则留了心。只见这扇面上题了一首《临江仙》,字迹娟秀,正是闺阁手笔。岳维翰见状便有些疑心,只道是这薛少爷不会是将自家奶奶的扇子给混成自己的了吧,哪有这般粗心荒唐的?不过又转念一想,若是自己奶奶的,如何肯轻易与了他人,定然也不是。随后又将那首词赏鉴了两回,只见这词竟能将柳絮这一轻薄无根之物转了面貌,可谓是立意高明、别出心裁,竟是推陈出新、不同凡响,心下很是赞赏。只道是这词若果真出自一闺阁之人手中,那此女当真可谓是志向不凡了。不料闺阁女子之中,竟亦有这等才情,可谓是女中才子。

  此番一路边走边想,待出了城回到圆通观,只见那高升正在打包行李,岳维翰见罢亦不以为意,随口问道:“此番你亦打算走了?”

  高升本欲趁岳维翰不在之时悄然自去,不料此番被撞了个正着,面上亦是颇为不自在,尚且不知如何回答,便见岳维翰身后的岳安手中携了两个衣包,便就势转了话题问道:“爷此番从何而来?那包里装的何物?”

  岳维翰心下高兴,便也直言将自己受薛家之恩之事说了。那高升见岳维翰竟意外攀上薛家,大感意外,遂忙道:“爷当真是有福的命,命中得遇贵人!”

  岳维翰问道:“此话怎讲?这薛家是何来头?那薛少爷道他家与林家有些亲缘。”

  高升见问,忙凑上前去说道:“爷有所不知,这薛家原是金陵的大家。与荣宁二府的贾家并王史二家一道为金陵四大家族。这薛家如今虽无爵位,然这一辈当家的长子名唤薛蟠,得了皇商之职,乃是富商之家。他家愿意相助,自是爷的福分……至于说到这林家与薛家,这两家本并没有亲缘,只因薛家乃是贾家的姨表亲戚,林家是贾家的姑表亲戚。当年薛家进京之时,阖家便寄住在荣府;而林家老爷太太外任,林大少爷即如今的林大人亦携了弟妹居于荣府,方有了这层关系……若是爷数月前欲拜访林大人,亦需前去荣府,方能寻到人……”

  岳维翰听罢这话,沉吟一回,又问道:“此番这接待我的少爷倒并非是当家的薛蟠,是名唤薛蝌的。他交与我一柄扇子,我见那字迹是闺阁手笔,这薛少爷可是娶了亲的?”

  高升答道:“这薛家尚未有人成亲。”言罢又忙接着道,“不过这薛蟠薛大爷倒有一个胞妹,据闻生得是花容月貌、艳冠群芳,彼时薛家进京,便是为送这姑娘进京候选……”

  岳维翰闻言不答,于手中将那撰扇翻来覆去地玩弄一阵,心下寻思这扇上题词之人,可当真是薛姑娘。然又觉难以置信,世上哪有这般巧合之事,一姑娘家的东西何以能落入自己手中?思忖半晌,不得个结果,方又抬首见高升还立在那处,便说道:“你若要走,我亦不强留,总归了是人各有志。”

  那高升见岳维翰如今攀上富家,光景复又阔绰了,便又改了主意,决定留下。而身畔有个对了京师诸事了若指掌的,自己出入应酬到底方便些,遂闻那高升欲留下,倒也并未反对。

  ?

  ☆、第八十回 略施小计宝钗字人(六)

  ?  大年过后不久,会试即至。从二月初九第一场,之后连试三场,岳维翰因之前皆是苦读不缀,遂此三场可谓是成竹在胸、下笔如神。此次会试,煦玉充了房师。此番亦不知岳维翰是走了好运还是走了霉运,试卷恰巧被分到煦玉手中。然岳维翰乃是真才实学,遂煦玉评卷虽严,倒也为其才折服,将岳维翰并另一考生荐了前十。待填榜之时,煦玉方知这另一考生乃是江西南昌府人,名唤何贵高,正是当初煦玉出任江西学政之时,科考点了头名的青年学子。彼时那何贵高年少轻狂、自诩才高,尚还于宗师跟前请求出题面试,最终为煦玉所出一道《四书》考题折服。如今为煦玉荐了前十,最终与岳维翰一道,一个点了第四,一个点了第五。煦玉见状,尚还记得该生科考之时的文章,倒觉何贵高亦是实至名归了。只煦玉亦是疑惑,彼时科考之时便知何贵高有及第之才,何以上一届场事未中进士。此事待殿试过后,何贵高前来林府拜望房师之时方才明了,原来南昌府科考之后不久,何贵高之父病逝,不得已只得回家丁忧,遂延误至此。

  此番孙念祖的试卷虽非煦玉批阅,倒被别的房官荐了头名,得了会元。孙家自是喜气盈腮,便连黛玉闻知亦替孙念祖欢喜。而煦玉自此对了孙念祖,面上多了几许和颜悦色。

  会试过后一月,殿试又至,此番岳维翰是如有神助、万言满策,文星照命、独占鳌头,被景治帝点了状元,授了编撰之职。孙念祖点了二甲第四而何贵高点了二甲第七,任了庶常,皆是青年才俊,意气风发。此外新科进士之中尚有几人亦是煦玉出任江西学差之时提拔的士子。

  而出榜那日,薛家亦遣了家人前往看榜,只见岳维翰竟高中魁首,亦是大感意外,喜不自禁。家人将此结果报与宝钗、薛姨妈知晓,母女二人皆是喜不自胜。如今便是薛姨妈素昔对与贾家联姻放之不下的,亦相信那岳维翰果真不凡,方渐渐舍了与王夫人的结盟,把心偏向了新科状元郎。彼时王夫人亦寻了薛姨妈商议曰可选了日子,将儿女亲事定下。薛姨妈闻言,则以薛蟠亲事未定,女儿之事需待儿子完婚方可提上议程为由,暗地里将此事推却了。

  此番令贾珠颇觉意外之事便是上回家塾中出的第一个秀才贾珩,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科下场,竟一发中了进士,虽名次不高,好歹有了功名,从此得入官场。出榜后,贾代儒携了贾珩一道前来荣府于贾政、贾珠跟前见礼,父子二人见状倒着实高兴,贾政就势命家人在书房中置了席,请代儒贾珩二人在此用了午膳。席间几人商议,寻了门路,设法将贾珩安插|进部里。最终贾珩入了吏部,此乃后话。

  而新科进士自需谒见座师房官,此番岳维翰、何贵高等一干学子尚未拜见总裁,便先行前往林府拜见煦玉,未想却闻府上管家言大少爷身体有恙,不能见客,令其改日再来。众学子闻罢只得悻悻而返。随后岳维翰念及薛家对己相助良多,此番场事既毕,不可不前往拜谢一番。遂方坐车进了城往荣府来。

  此番到了荣府,岳维翰如之前那般饶至后街之上,欲从此处进入。待见罢门子,询问薛二少爷可在府中,却闻门子道薛家已于一月之前阖家搬离了荣府,搬回了薛家本宅。岳维翰见状,只得向门子问清了薛家住址,随后往了薛家直奔而去。

  此番行至薛家,家人领了岳维翰进入书房,照例仍是薛蝌前往招陪。此番二人见面,薛蝌自是先行恭贺岳维翰高中之事,岳维翰谢过,又自谦几句。随后便说些感激之言,只道是自己之前遭遇困窘,举步维艰,全赖薛少爷仗义相助、施与援手,令自己得以渡此困境,否则只怕自己未及下场,便已沦落街头。

  薛蝌闻罢这话,则摆摆手道句无妨,随即又道:“此番亦是我等有幸未曾错看,岳公子当真乃一世英才,方能得此功名。我等能略尽绵力,亦算全了我家那点怜才之心了。此番状元郎有所不知,此番举措,虽经于我手,然实则并非出于我意……”

  岳维翰一听这话蹊跷,忙不迭问道:“薛少爷这话在下不明,还请少爷明示!”

  薛蝌则道:“之前状元郎之扇不慎失落于我店里,我因钦慕扇上文采,方携了回家瞻仰赏鉴。此乃状元郎知晓之事。然待我将此扇携了回家,为堂姊见罢,堂姊亦钦慕扇上之文,更对文中所抒写之身世有感,只道是文中主人当真乃志向不凡之俊才,遂方授意弟对扇子之主略施援手……”

  岳维翰闻罢此言,方知此事之中原有这等缘故,大感意外,然心下亦着实感激薛家姑娘的赏识,不料一女流之辈,对了寒门学子,竟存如此周济之心,当真并非凡俗之辈,心下遂对宝钗刮目相待。又忆起之前那高升道曰薛姑娘正待字闺中,又是一才貌过人之辈,遂便动了续弦之意。然此番虽作如此之想,尚且不可轻举妄动,只怕那高升言不符实,且需暗暗探访明白,方可再行提亲。

  心下如此思忖一番,面上又与薛蝌说了些闲话,随后方告辞而去。

  此番从薛家归来,岳维翰自是寻思能如何访得这薛小姐的实情。随后忆起那高升曾道薛家并林家曾一道居于贾府数载,想必彼此皆是知根知底的。如今何不就此前往林府,既能拜望一番房师大人,又可探得薛家实情,岂非一举两得?

  翌日,岳维翰即前往林府拜访,此番林缙自是对来访诸人道曰煦玉有恙,无法见客。岳维翰见状心急万分,只道是此事若非询问煦玉,则万不可行。虽闻林缙如此回答,却不欲就此离去,又守于此处试图说服林缙通融一番,允自己入府拜见。林缙自是再三相拒:“大少爷身子欠佳,此乃阖京皆知之事,此番少爷自考场归来,便冒了风寒,难以起身,状元爷便是有要紧之事,亦需待少爷大愈,方可待客,岂能强人所难?”

  二人正僵持不下,便见一辆马车往府门处驶来。林缙见状,忙不迭迎上前去。马车停下,赶车的家人掀起帘子,一人探出头来,只见此人正是贾珠。岳维翰一见,忆起薛家不正是贾家的姨表亲戚,若是询问贾珠,想必亦是知情,遂忙不迭往了马车跟前行礼。

  贾珠见状疑惑,开口问道:“岳状元此番是有何指教?”

  岳维翰答道:“学生有礼了,指教不敢当。学生此来本是为寻林大人有要事相商。”

  贾珠闻言对曰:“若是为寻珣玉,状元郎只得改日再行光顾,他现下正卧床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