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之珠玉_95(2 / 2)

  而之所以说煦玉是理想主义者,就是说他一生坚持完善人格操守、实现政治抱负的理想。和贾珠相比,贾珠的境界和气魄显得很个人,贾珠不过是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够生存下去,和爱人厮守,没有政治抱负,专心营造自己的小家。煦玉则有鲜明的家族理想与政治理想,毕竟在儒家理想中齐家与治国是一体的。家族理想是替妹妹寻个好人家嫁了,培养弟弟成才,这是实现了的。政治理想一言以蔽之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儒家政治理想,说具体点,因为宿命的关系(文曲的宿命),政治理想就是平定天下科场,扫清一切科场弊端,令普天下有真才实学的学子都能取试成名。而他的确是按这个目标与理想在作为。

  虽然如此,煦玉的人生追求与理想还是受到两次致命的打击,这是分支结局里导致他病殁夭亡的主要原因,且都是和贾珠有关,这个后面再说。

  在煦玉身上,外在表现为极度的任性,然而这个“任性”可以做多重意义的理解。表面上看,是爱使性子,爱甩脸色。而实际上,一个理想主义者,对于理想的执著与追求,多多少少是任性的,如果轻易与现实妥协,就不称其为理想主义者了。所以,这个任性又表现为煦玉爱“意气用事”,不仅是才学上喜欢和孝华争强斗胜;这种意气还是对于理想的坚持:不畏强权,不计利害。不仅仅是在南昌刺客面前不计生死,在强盗跟前毫无惧色,对南昌科场案背后的势力毫不所动。有一件事,就是煦玉抱琴与五皇子斗乐的事。一般看来,这个举动就是煦玉吃醋的表现,但是好像又毫无意义。你是才子文星,主管的领域还是艺术,要比乐器,无人能及啊,五皇子就是赢不了也很正常,你虐菜也没啥意思的是不。但是比完了虽然赢了,还把自己搞成内伤,贾珠还跟煦玉闹,说煦玉不要命了,这又是怎么回事?这斗乐一事不仅是煦玉对五皇子宣示自己对贾珠的所有权,实际上更是表现煦玉的一种不畏强权的人生态度与追求,即便你五皇子权势滔天,便是天王老子,我也敢为了我自己坚持的正义,奋身不顾。哪怕我为了斗气内伤,我也要战胜你。这便是五皇子所谓的“书生意气”,他很忌惮这个,他就是讨厌煦玉这点,说煦玉性子不佳,所以早死。所以煦玉表面上是弱不禁风的书生,实际上气势是很盛的,精神力极强。(m:果然有才,任性!(o゜▽゜)o☆)

  而煦玉虽说本性不屑玩弄手段心机,面上看起来贾珠的心机更胜一筹。然而事实上若论政治谋略与手段,除了皇家稌龙与稌麟两个死对头与幕后终极大boss稌家老爸稌絙,这干王孙公子里面,就属煦玉最强。他在南昌府断了江西巡抚南昌知府两个的财路,逼迫他俩反水帮助自己就不说了,上奏替贾府说情的事就是良好政治手段(不是阴谋)的运用。还有当初二哥参劾稌鲧的事,虽说是二哥干的,但是主意是煦玉出的。便是当时一直在一边忿忿不平的贾珠也只想出暗地里揍稌鲧一顿出气的方法。当时那一幕的确够惊心动魄的,顿时就觉得煦玉黑了,至少是个天然黑。人畜无害的小白兔啥的,煦玉完全不是。

  如果说煦玉内心是这样一种人,但是外表看来,总伴随着一个形容词,那就是风流倜傥。就是说从外表上看,煦玉好像不是那么守礼拘束的人,当初和京师名妓之间的风流韵事传得全城都知道。以前俺也说过,这个“风流”也是有几种含义的,首先是泼天的挥洒自如的才气,是才子的风流;其次就是“命带癸水”的风流,煦玉的八字,当头就是癸,就是命犯桃花,这是本星带来的附加属性。后宫细述起来还是挺庞大的,一勾一个准儿。绝对能成个掷果安仁的效果。而实际上,煦玉面上看来似是风流,内心却很守礼,这两者矛盾构成了一道奇特的景观,比如南昌面见倪幻玉的妹妹倪心怡之时,煦玉把妹技能点满,把人妹子勾引调戏得芳心大动,不要不要的,(煦玉:就算我俩曾合唱了一首《不得不爱》(大雾,划掉,是《长生殿》)也不能代表啥的是不?)实际上期间都没有肢体接触,吃饭就坐着聊天,一点多余的表示都没有。吃完饭,没事儿人一样拍拍屁股走人了。面上跟人忽悠自己老婆是“性悍无盐”,实际上谁知道心里怎样乐呵说“我老婆就是好啊”。

  综上,煦玉才貌兼备,风流倜傥,家势良好,光明磊落,正直君子。名宿倾心,美人解佩,有理想有抱负。位高权重,能在政治领域施展自己的抱负,福泽于广大学子;不畏强权,能为正义与理想奋身不顾的意气。在学子之间,无疑是男神的形象,是理想的象征。这就是煦玉最后能发动学子附议签名的根本原因。

  而之所以有煦玉与倪幻玉的感情和剧情,实则是表现了煦玉的婚姻理想的,也是一般意义上的婚姻理想,即才子配佳人。就像京城广为传颂的孝华与芷烟的婚姻一样,就是人们的理想(二哥:你们不懂我的苦e(┬┬﹏┬┬)3)。需要承认的事实是,虽然煦玉和贾珠在一起,但本质上是个直男,掰弯的对象仅限贾珠一人。如果没有贾珠,他仍然喜欢女人。而贾珠虽然是男人,但身上不乏一些传统的美德,比如贤惠体贴,贾珠对煦玉的好,是无微不至的,全文他排第二,没人排第一。假如将贾珠换成柳菥,俺看就没有后文了。

  而自从跟贾珠海誓山盟、定了私情以后,煦玉原本的关于婚姻的理想(娇妻美妾、才子佳人)就破灭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后悔与贾珠私定终身。这只是意味着他在自己现有的爱情之上,将会承担更多。俺当时开玩笑说这姓林的都跟荣府八字不合,一旦住进荣府,那是各种病。大家想想原著里林妹妹怎么病的?和尚跟她爹妈说要想长命,就别见外姓亲戚,别听哭声。而偏偏好死不死地最后长住荣府。其实妹妹命丧,说浪漫点就是眼泪流光了。说现实点,不过就是一个少女,在孤苦无依的状态之下,独自承担起自己对于自由爱情的憧憬与对命运的抗争,对于那样一种渺小的生命个体而言,那是“生命里无法承受之重”。黛玉也是精神力十分强大的一个人,她的自主意识很强,有一种以一己之力对抗世界的悲剧色彩,终于压垮了她的肉体。

  而实际上煦玉跟黛玉是一样的。煦玉在进入荣府之前,就是跟贾珠私定终身之前,在家的时候,不过就是身体弱点怕冷点,哪里像后来的动不动躺下。后来之所以成为病怏怏的状态,其实就是婚姻理想的破灭,对于父母与难以承担家族责任的愧疚,自己的爱情与传统世俗标准的背离这一系列问题,都成为一道精神枷锁,强烈压迫着他的精神与肉体,所以文里说他常常吐血。所以说煦玉无愧为“情痴”,为了爱情与一切抗争。再加上他又是理想主义者,总是与现实抗争,这也是极大的压迫与消耗。和贾珠长相厮守是他爱情的支柱,而最后他付出极大的代价,才稍微减轻贾府的覆灭程度,然而景治仍是让贾珠外任苦缺知县,把贾珠从他身边支走,这种打击可想而知,是灭顶的。最后出任广东学道,既有福泽于民的想法,也有自暴自弃的一面。

  而第二个理想的毁灭,则是最后煦玉为了拯救贾府,违背了他一贯的原则。煦玉自己是黑白分明的,对于有污点的、不好的人是决不姑息的,所谓眼里揉不得渣滓。如果是他自己被人参劾了,他肯定不会妥协求情。但是最后他为了减轻贾府的罪孽求情,没有任何犹豫地进宫求见,在雨里跪了一个多时辰,那里所经历的思想煎熬,也体现了他理想的覆灭。

  而关于结局,两个结局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展现人物的命运,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煦玉是否病死。而按照俺上述大段分析,煦玉最后能存活的可能性真的很低。煦玉为了理想与爱情几近耗尽了全部生命,所以大概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玩出分支结局。而同时我们也怀着一种美好的期待,就如在真实结局里的,贾珠的爱情能够支撑煦玉走下去。所以两个结局,分支结局主理,而真实结局主情。

  三、稌麟

  关于稌麟,直到本文连载结束,俺一直没有得到大家有关于这个人物的反馈,俺也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话说有多少人没看南征的剧情啊喂~)俺这里只简单说一下对于这个人物的设定。

  首先关于稌麟和贾珠之间那种若有似无的感情到底是不是爱情,稌麟比煦玉还爱调戏贾珠(煦玉倒是不调戏贾珠,果然是一本正经的道学先生,对老婆和对其他人,还是不一样的╮(╯▽╰)╭),俺觉得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是个人有个人的看法。不过俺写的时候,俺觉得那是无限接近爱情却不是爱情的一种感情,是并肩奋斗的盟友同伴。虽然我们要承认,全文唯一能算贾珠知己的人,是稌麟,而不是煦玉。因为稌麟最了解贾珠在军事上的才华,这也是因为稌麟看到了贾珠与众不同的一面。

  其次,关于稌麟的人设,俺写他不是为了写他跟贾珠的暧昧,增加点3p刺激眼球啥的。俺写稌麟,是为了表现命运对于人物的捉弄。稌麟和太子稌龙相比,除了出身,各方面都胜过稌龙,包括长相。只是太子的优势在于他是皇后的儿子,皇后娘家的势力很大。而太子本人也特别能装,典型笑面虎,你说我才能不行吧,我有德行啊,我品德高尚。看吧,我皇后找个势力大的,立妃封个“贤德妃”,我带头倡导孝道,全天伦,提倡省亲啊,表面功夫做得一级棒,玩感情玩规则一级棒。

  与太子相反的,稌麟是本身很有才华,武曲光环加身,天|朝第一高手。重贤尚能,治下又是恩威并施。具有仁心,但又不是妇人之仁,勇猛果敢。这样的人,对于跟随他打拼的手下,都渴望这样的上司。

  可惜从名字叫麟而不是叫龙那天起,命运就和稌麟开了一个玩笑,你有做皇帝的所有条件,软件硬件都具备,可惜你没有做皇帝的命。这就是所谓的生不逢时吗?抑或就是所谓的天意弄人?而分支结局里的稌麟最后当了皇帝,其实算是俺的一种美好愿望吧,拥有才华的人,只要给他条件,经过努力,他终会成功的。

  四、几组相对的人物

  这里所谓的相对,是指同类型但是性格又截然不同的人设。首先最典型的就是两只文星,其次柳菥与则谨,吟诗与执扇,柳菥与贾珠也算,稌龙与稌麟之前说了,颜慕梅与袁玉蓉(众:这俩干啥的啊?剧情早忘了。( ̄_ ̄)),冷荷与迎荷,颜慕梅与春秀等等。

  1、煦玉与孝华

  这里重点说文星基友组,这两只,煦玉和孝华,一只文曲星君,一只文昌帝君,性格就像一阳一阴,简直不要太相爱相杀(大雾)。因为本体不同,所以下凡后技能点的也有所不同:这里显示不出来,请大家看头上“作者有话要说”里的那个表格。

  因为煦玉在上面分析过了,这里就重点说孝华。其实二哥无疑是世人眼里的人生赢家,才貌兼备,位高权重,家境优渥,娶了京师第一美人当老婆,还有比这更值得羡慕的吗?然而就如之前俺说的,二哥心里那苦啊,比黄连还苦。孝华此人,可以看出是极其淡漠的一个人,一张禁欲面瘫脸,新婚初夜可以不上巫山的。万事不入眼,很多事都不在意。唯独对于自己的两个盟弟,很是介怀。从孝华的番外可以看出,他是怨恨命运的,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对两盟弟太好。(凭啥你俩能相守永远,我老婆就早死_#)如果说平生当真羡慕过谁,那肯定只有珠玉两个。

  俺上面说孝华的人生理念偏向道家,就是有一种顺其自然与超然物外的性格特点。他和煦玉的最大不同在于,煦玉是表面上看起来特别风流不羁、直率任性,似是从来不在意世俗的人。实际上心内矜持守礼,一生都背负着精神枷锁,就像一个“精神苦行僧”。而孝华则恰恰相反,表面上看没有七情六欲,拘谨寡淡,然而实际上内心里不在意任何世俗礼法,特立独行,超然物外。珠玉两个表面上看真的就是寻常兄弟,实际上大部分时候,煦玉都只拿贾珠当他弟弟。而孝华跟柳菥就根本不在意别人看法,他们的关系闹得人尽皆知,当时静王府聚会的时候,钦思就拿他俩开玩笑,可想而知。而被说了,他俩甚至连掩饰都不掩饰一下,就说个我们就这样,你要怎么滴?而事实上,为孝华与柳芷烟的婚姻蒙上阴影的,也正是这些流言蜚语。本来芷烟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新娘,前提是如果她不知道孝华与自己哥哥的关系。

  毫无疑问,孝华是极为清醒现实,且其清醒程度甚至到了冷酷的一个人。他和煦玉的理想主义不一样,煦玉始终追求的是将爱情与婚姻完美的合二为一,虽然事实不是太理想,然而他的爱情与婚姻是完全统一的,他爱贾珠,所以和贾珠结婚,换个角度来看,是相当完美的,一起相伴走到最后。就算是煦玉当初和倪幻玉在一起的时候,也是以爱情为出发点的。

  但是孝华不是的,对于自己和柳菥是没有未来以及自己必须娶柳菥的妹妹柳芷烟为妻这两个事实,他非常清楚。而且他表示既然他永远不可以娶柳菥,那么相对的,柳芷烟就是最适合且他自己最满意的妻子。换句话说,孝华是将爱情与婚姻截然分开的,对于他而言,爱情是顺应本心感情发展的结果,而婚姻是他必须履行的义务,他避无可避的责任。这是两个问题。既然是下凡渡劫的,命运和他开了一个玩笑,他第一次见到的人,却注定不能结为伴侣。虽然他首先见到的人是男人,是无法娶回家的,是注定没有好结果的,然而孝华表示,既然爱上了,就是爱上了。我自当顺应本心,顺其自然,不做违背本心的事。他坦然接受这个事实,和柳菥搞了个惊天动地。而至于他被家族指定娶柳菥的妹妹为妻,他也很坦然。既然无法娶柳菥,那么柳菥的妹妹芷烟将是最好的选择。这妹妹他认识,这妹妹有很多优点,比别的女生都好,当然比娶别的人好。这不是利用,这是一种权衡之下的心态,既然不得不娶妻,又不能娶爱人,当然芷烟最好,而且芷烟也爱自己,自己也喜欢,不是强迫,甚至不是取代。这样一种清醒,比不愿面对现实而故意装糊涂更可怕,有时候俺觉得二哥真的是外表淡漠,内心狠绝啊。

  孝华的这种人生状态,总让俺想到“妻死,鼓盆而歌”的庄子,都是那种常人无法理解,自己有自己一套行事逻辑与准则的人。有趣的是对于柳菥最后死了这一结果,孝华外表表现得是不是过于淡漠了一些,实际上我们从他的番外知道,对于柳菥死了这事,他的痛苦是内敛而深沉的,在五年后的祭日,仍是那般沉痛。但是从后面的正文看来,似乎他的生活没有什么变化,人仍是那样,该怎么过还怎么过,真正把顺其自然的境界发挥到了极致。我们假设如果是煦玉遇到贾珠挂掉的事,结果可想而知,没有第二个,煦玉那样的情痴,这种是事情是一击必杀的。

  不过这里俺还是要说一下柳妹妹的事情,估计各位女生读者都把二哥恨得牙痒痒。但是俺觉得这事得回归到它本身的时代背景中去看待。俺之前说过,如果侯柳有私的事情,当初不被柳芬给嚷出来,柳妹妹将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姑娘。连芷烟跟黛玉宝钗她们一群姑娘聚会的时候,都经常被打趣。

  我们要从那个时代的标准去看待柳妹妹的婚姻,不能以现代的标准,即我的爱情什么是最圆满的呢,那就是找一个爱我爱得惊天地泣鬼神,眼里只有我,没有我就去死的男人。咱不能以这样的标准是不?那时候的姑娘结婚前连新郎的面都没见过,以感情作前提不是搞笑吗?最多只能以有没有产生爱情的可能作为前提。即我洞房的时候见到啊这男人长得还行,跟我的想象差得不远,感觉条件还行,好,我们算认识了,今后多相处相处,你是个体贴的,慢慢的就有爱情了。所谓先结婚后恋爱,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就像文中的黛玉与宝钗,我们觉得她们的婚姻还是不错的,但是黛玉的婚姻不是自己选的,结婚前跟新郎也没啥认识;而宝钗的新郎是自己选的,但是也不熟啊。而对于芷烟而言,她的情况就很不一样啦,非常满意了。她和二哥自小就认识啦,二哥的条件是各种不亚于咱主角攻的啊,而且性子还比煦玉好,二哥对自己在意的人也体贴,不像煦玉那么任性,动不动甩脸色,关键时刻虽然不含糊,平时闹情绪不少,跟小孩似的。对于芷烟而言,二哥跟她周围的男人相比简直鹤立鸡群。而且二哥对芷烟是像对妹妹一样的关心,对她也很好,文中都有的。古代的女生又不会扯着男人问“啊我是你未婚妻,我在你心里是不是第一啊,你是不是最爱我啊”啥的,那么对于芷烟而言,比嫁给面都没见过的男人,这不是很理想吗?所以各种理想,才子佳人啊。然而偏偏侯柳的事被柳芬嚷了出来,妹妹心里自此就有了疙瘩,同时也加速了柳菥的早夭。

  2、柳菥与则谨

  说完孝华,说柳菥。柳菥和苏则谨是一双对立人物。大家肯定觉得奇怪,这两人话都没说一句,勉强算个认识,哪里能够成为对立的人物?但是他们的事情刚好形成了绝佳的对立面。同样作为京城最美的男人,出身却大相径庭。一个长于贵族之家,从小娇生惯养,有长辈疼着,有二哥疼着;一个虽出生于小康之家,然而却因为是庶出,成了家族内斗中的牺牲品,被从家中抛弃,从小在道观中长大。不同的身份性格就导致了他们不一样的行事准则。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他们两人共同经历过被稌鲧非礼调戏的事。其实关于则谨的故事,大家估计比较模糊,感觉有这个人,知道他是先生的恋人,但是好像没啥存在感。其实对于则谨而言,没存在感就是存在感,就是他存在的方式。第五十九回第三章“美丑之别”就是则谨正传。当时稌鲧垂涎他,他只是想息事宁人,自己就躲开了。稌鲧还不放过,要拿贾芸出气,则谨为了救贾芸,不是干脆仗着自己会剑术,冲过去把稌鲧海扁一顿,竟然是用了非常纠结的方法,把自己最难以启齿的一面暴露出来,把稌鲧“吓”走了。大家想想,那身上长着红斑,就是则谨被人视为怪物的理由,这是他被家族抛弃的根本原因,是他心上的伤口。但是为了救人,他果断地自揭伤疤,那时俺写的时候,心上真的蛮感慨的。这也表明了他身为社会上一个无权无势的边缘人,生存之中的无奈。

  而相对地,柳菥是被稌鲧叫到家里想非礼他的。但是柳菥的表现显然要激烈得多,他自己明明弱不禁风,连剑鞘都拔不开,偏偏要拿了剑追着稌鲧打,累得气喘吁吁。在抵抗非礼的过程中,他几乎是以死相抗,把自己弄得浑身是伤。和则谨明明剑术高明却选择忍让和息事宁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俺最早在人物出来的时候就说过的,他们两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则谨是外冷内热,表面言语不多,平时相处没有存在感,但是他对于珠玉的事,关心是真诚的,内心是善良的。柳菥是外热内冷,外表很随和,但是内心非常强硬狠绝,能玉石俱焚。

  关于柳菥,孝华番外里说了,柳菥就是“为爱而生”的人,因爱而活,为爱而死。命运同样给他开了一个玩笑(m:俺说你两个是不是得罪了月老啊_(:3∠)_偏偏玉哥跟月老两个私交好,有月老光环),当时柳夫人怀了双胞胎,以为是两个妹子,就把姐姐和二哥定了亲,这不就是柳菥吗?结果发现这年长的柳菥是个汉子,得,只得改了,把妹妹嫁给二哥。而正因为这样富有戏剧性的“过节”,柳菥心里一直怨恨命运把自己生成汉子,让他失去和爱人长相厮守的可能。以他狠绝的性格,如果他是姐姐,即便是爹妈把妹妹嫁给二哥,他也能跳上花轿,把妹妹挤走,自己代妹出嫁。可惜是男儿,断了他一切的可能。

  柳菥总让俺想起魏晋之时的竹林七贤,他们不满当时的现状,所以刻意奇装异服,举止放诞,不合常理。柳菥跟孝华一样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爱情没有好结果,但他跟孝华不一样,孝华是过得下去就过,过不了就罢了。柳菥是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反正都不合常理,我干脆什么都不顾了,不顾别人的冷眼与流言,我行我素,我不怕全世界知道我和孝华的私情,你们爱怎么说怎么说去。直到他最后为爱情耗尽了生命,以个体生命而言,他不妥协。

  柳菥是强硬的,和他的秀美的容貌形成鲜明的对比。不顾一切地拖着一切毁灭,包括他自己的生命,妹妹和孝华的婚姻幸福。他没有对对手妥协,即便对手是他自己的亲妹妹,只因为孝华爱的人是自己,他觉得没有将属于自己的爱情让出的理由。所以柳菥是醋缸,当初煦玉跟幻玉姑娘搞得乌烟瘴气的时候,二哥就跟煦玉说贤弟真好命,你在外眠花宿柳,你媳妇也不说你。像我当年,就题了首诗,我媳妇就大吃飞醋,专门画了幅画去讽刺倪幻玉。所以之前俺说,把贾珠换成柳菥,跟煦玉两个就成了针尖对麦芒了,没有未来的。

  3、吟诗和执扇

  说他俩,其实是因为吟诗与执扇属于俺文里最可爱的五个家人,分别是:吟诗、执扇、千霰、邵筠、稌永。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他们的剧情不?

  说吟诗,就不得不说俺有一个遗憾,吟诗同学的剧情很早,也很少。但是吟诗的人设俺只完成了一半,就是他忠心耿耿的一面,而少了他的另一面,即他不仅作为煦玉的小厮,还是煦玉的书童,跟着煦玉一道读书,被煦玉打骂着,培养得非常有才华,不像个下人。应该有一个剧情,就是和后面对比着,执扇挨打的时候说自己跟别的小子比才学,比对诗,结果技不如人,得了最后一名的事。而与之相对的,之前也应该有一个剧情,是吟诗与其他小子一起比才学,结果力压群雄,得第一名的事。缺了这一个剧情,不能说不是遗憾。吟诗是林府的家生子,从小跟随煦玉,是煦玉最喜欢的小厮,是完全按照煦玉自己的喜好培养的。而执扇本质上是贾珠的小子,贾珠培养小子是按照实用性的,能办事、机灵能干、忠心耿耿就行。所以吟诗和执扇两个,都伺候煦玉,吟诗应该是正经规矩,执扇就是涎皮赖脸,两个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五、珠玉的爱情如何养成

  前面说到侯柳的人设与爱情观,俺从前说过,写侯柳的人设,就是作为和珠玉的对比写的。这里顺便说一句,当初贾珠在静王府拾扇,捡了的那把玉折扇上有一首绝句,那是一首藏头诗_(:3∠)_。侯柳两人的爱情,就宛如末日前的狂欢,他们都知道自己没有好结果,毕竟是时代的局限。所以他们向死而生,醉生梦死,不顾一切,在末日与毁灭到来之前疯狂一回。

  而与之相对的,珠玉就完全不是,他们像两个按部就班的人,从容不迫地筹划并经营着自己的小日子。先私下表白,然后寻找长辈作证成亲,一步一步携手走来,像老夫老妻一样。而侯柳就像两个疯狂的初恋小青年。

  而珠玉两人之所以在这么多cp毁灭之后独自留下,也是非常不容易,除却前面说到的个人性格方面的因素。具体而言,珠玉爱情的胜利包含了天时地利人和这几类因素。

  1、 天时

  首先,贾珠就是个穿越来的,这哥们天生有挂,你信吗?他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那是天生的gay啊,那斗争起来,立场不是一般的坚定。对于自己gay类人群合法性的认识,让他是理直气壮。不是像侯柳那样,对于未来看不到希望,自暴自弃。贾珠为自己爱□□业的奋斗有着严密的计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知道爹妈逼他娶妻,先想办法推翻这桩婚姻再说,得,老天都卖他面子。扶个乩,作个弊,分分钟不再娶亲。为自己的搞基事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其次,煦玉是个情痴啊情痴,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连“不平等条约”都签,说不准娶妻纳妾就不娶妻纳妾,不要孩子就不要孩子。煦玉心想我容易吗我,t^t我们那时代的男的谁不是后宫成群?

  2、 地利

  如果封建家长守在头上,分分钟让你们变封建婚姻的牺牲品,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煦玉爹妈早死啊早死,简直老天帮忙!俺当初就说过,要是林海夫妇守在京城,再多活个几年,没有疑问,林家长房长孙都能打酱油了。然后没有父母,一切好说,由自己做主了。林家早没人了,其他亲戚啥的都不是事儿。而毫无疑问的,侯柳就死在这家长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