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率由旧章(1 / 2)





  御使大夫沉吟片刻后道:“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此题一出,萧弘率先皱起眉头, 《诗经》他已经学完了, 这句话的意思他明白,若要无过无错, 只有遵循旧制就好了。

  然而此意完全跟贺惜朝平日里所说所做背道而驰, 贺惜朝什么时候是一个遵循古制的人?他可是连孔孟圣人都能批判的啊!

  魏国公有些担忧,他倒是不怕贺惜朝写不出文章来, 就怕太胆大妄为,要是写了不该写的话, 到时候这朝堂吵作一团, 大皇子和贺惜朝得成为众矢之的。

  他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

  然而他还没出列,便听到贺惜朝问:“皇上, 学生是否开始答题?”

  天乾帝没觉得这题目有什么不好, 可是萧弘皱眉,想必并不容易,院试是一天的答卷时间,今日临场时间短暂, 的确为难这个孩子, 于是便道:“以此做题,一个时辰可够?”

  天乾帝的话让众位大人顿时皱眉, 如今已是巳时两刻, 加上一个时辰的作答时间, 还有评阅, 回府, 怕是得未时才用得上午膳。

  早晨都是天不亮起床,胡乱吃了些垫垫肚子便来上朝,这一早上站下来,本就又累又饿,再拖延,身体吃不消呀。

  大臣有心反对,可想想却无正当理由,毕竟一场考试就算两个时辰也是应当的。

  这个时候从头至尾没参与议论的大臣,便对那些质疑贺惜朝舞弊的官员不满了。

  大皇子说的对啊,好好的,没有证据全靠猜疑,凭什么重考?

  再说,他们吃不上饭,这孩子也吃不了,还得绞尽脑汁做题,要是考得不甚理想,似乎也情有可原。

  大臣们窃窃私语中裹着这股怨念和同情,大多都感受到了。

  内阁学士之中,有人对谢阁老说:“谢大人,虽说再多一个时辰也是应当,可大臣之中毕竟年老者不少,您看……”

  谢阁老抚着短须,合眼微眯,贺惜朝的文章他也看了上百篇了,此题并无难处。可是就因为看的多了,便能瞧出这孩子骨子里的离经叛逆,于此题正好背道而驰,一个时辰怕还真不够。

  他正准备出列,然而贺惜朝却说:“谢皇上,不过无需那么久,半个时辰够了。”

  此言一出,顿时让人吃了一惊。

  谢阁老迈出去的一只脚缩了回来,却皱眉看向贺惜朝。

  小子狂妄!

  这是所有人的心声,就连天乾帝也是面露惊愕,“半个时辰?”

  贺惜朝微微一笑,“是,时辰已经不早了,大臣们都是一早上朝,为了惜朝这点小事拖到现在,学生心里很是愧疚。”

  “你可要想要了,做不出院试卷子的水平,就是你话说的再好听,也是无用。”御史大夫提醒道。

  贺惜朝转过头看他,清澈透亮的眸子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他一字一句道:“大人,学生说了,半个时辰,足矣。”接着他面朝天乾帝,躬身行礼,“皇上,开始吧。”

  贺惜朝给砚台里加了清水,执起条墨,不缓不急地开始研磨。

  他手法很漂亮,轻缓有序,腕正身直,目光认真而专注。

  礼部侍郎看着,微微颔首,他想起考场上的贺惜朝也是如此的淡定,周身透露着一个稳字。

  不管最后考得如何,便是此刻的气度,也让人对他充满了信心。

  半个时辰,放后世便是一个小时,高考语文最后的作文时间一般45分钟,尽够了。

  贺惜朝花了十分钟的时间研磨,而在十分钟的时间里,一篇千字的作文已经构思完毕。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出这个题目的意图就是为了从各个角度谭明遵循古制旧章的好处,儒家文化之一,谈及祖制祖训,必然崇尚仰慕,一切文章开端便是“先贤”“先圣”之言,就如当今大齐朝已经经历几代,可开国太.祖之言依旧为后代皇帝所遵,可见尊崇至深,若是偏离其轨,必然遭受责难质疑。

  这当然是有好处的,遵循古制即便会犯与先贤同样的错误,可毕竟有先人的解决办法可依,借鉴或照办便是,极利于稳定,不至于因为“推陈出新”引来让人无措的灾难。再者“先圣”“先贤”深谙世道,因为经历过动荡,考虑问题较为详细深刻,知道矛盾所在,故而不管是立法还是制定章规,总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利于稳固统治,自然受后世推崇。

  谭述了这些,将好处一一罗列起来,再举几个例子,最后来一个歌颂大齐,赞美旧制的结尾,这篇文章就这么完成了。

  在儒家思想大行其道,孔孟先圣为世人准则的时代,这篇文章不会出错,加上文笔用词,典故加成,可以算是一篇不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