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6)(1 / 2)





  难道那人就是皇兄娶的人?他为大皇兄付出,大皇兄以身相许?

  话本里常常会有以身相许的桥段,梁君末偶尔会给小皇帝带一两本解闷,这会儿他自然而然的想到这一幕。

  太后忍俊不禁,亲昵地捏着他的脸道:这又是和你大皇兄学的?楚云闲比你大皇兄小四岁,他那时候也是个孩子,怎能帮你大皇兄平定内乱?真正帮忙的是楚云闲的大哥,楚云征。

  第二十四章 :误会

  小皇帝是第一次从太后的口中听见楚云征的名字, 但不知为何有种莫名的熟悉感。那种感觉来的强烈,他皱起眉头思考,有句话涌上心头, 他想也不想的开口道:楚云征是不是已经死了?

  太后怔住,诧异的看着小皇帝。楚云征死了多年,这并不是什么秘密,但小皇帝和他没有交集, 怎么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话?

  小皇帝缓过神来, 自己也被吓一跳。在他的意识深处, 的确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楚云征死了,而且是被人害死的。他被心里的想法吓的汗毛倒竖, 觉得背后冷汗阵阵。他连谁是楚云征都不知道,这个念头却清晰无比。

  好在小皇帝虽然年纪小, 但已经会控制自己的表情。这个念头荒唐又诡异, 他不想让太后为他担心, 压住心里的惊惧, 没有表露出来。母子的谈话说道这里, 谁也没在继续,曦和宫安静下来。直到楚云闲和梁君末进来请安,才重新热闹起来。

  太后对楚云闲的第一印象不是这个孩子如何俊美,而是在心里感叹难怪梁君末执着于他。

  带兵打仗的将领,身上难免煞气过重。就算是赵钦河闲置在家修身养性,穿上盔甲带上兵器,往阵前一站,亦让人觉得气势排山倒海的压下来。手染鲜血的人,会让人觉得凶悍。

  楚云闲却不是, 在楚云闲的身上,有种矛盾的气场。他外表冷峻,性格高傲,眼神却很柔软。他的眼神真诚,眸光像山泉一般清澈。如果不说他是南国鬼帅,别人一定会以为他是养尊处优的大家公子,养的一身贵气,高冷让人难以捉摸。

  太后对他很满意,赏赐很多东西,楚云闲都接下,态度不卑不亢。

  小皇帝见着了大皇兄心心念念的心上人,来不及感慨一句君子如兰,就先惊讶的叫起来:原来大皇兄娶的不是嫂子是哥哥。

  另外三人均是一愣,小皇帝沉寂在自己弄错皇兄心上人的情绪中,觉得有些难以置信。他以为他皇兄天天念叨的美人是个纤腰翘臀,吐气如兰,媚眼如丝的尤物,怎料转眼就变成七尺男儿,个头比他高,风姿卓越,气度不凡。

  他大皇兄喜欢的不是美人吗?就连他手上那把伤风败俗的扇子上画的也是千娇百媚的姑娘,怎么转眼就变了?

  谁说我的娶的是个姑娘?

  太后让宫女扶两个人起身,梁君末引楚云闲入座。听见面前的小皇帝发出这样的言论,他有些哭笑不得。

  小皇帝委屈的扁嘴道:你每天念叨着美人,不就是说的姑娘?而且楚云仙这个名字,怎么听也不像是男子啊!

  时隔十多年再度听见楚云仙这个名字,还是从一个刚见面的孩子身上。楚云闲面色一僵,梁君末不客气的大笑起来,实在没想到他这个皇弟会和自己犯同样的错误。

  太后无奈的弯起嘴角,在小皇帝头上轻点一下道:云闲以后就是你的哥哥,怎可叫他名讳?还有,他名字后面那个字是闲,闲云野鹤的闲,莫要再弄错。

  淡泊名利袖迎风,闲云野鹤足踏月。哥哥的名字真有意思,方才是我失礼了。知道自己闹了笑话,小皇帝也不尴尬,落落大方的给楚云闲赔不是。

  闲和仙的读音的确容易听岔,比起当年的梁君末,小皇帝的无心之失楚云闲还不会放在心上。

  无妨不必放在心上。

  梁君末称呼皇上都是叫的名字,楚云闲觉得不妥,在中间稍微停顿。大家没听出异样,太后把话题揭过去,让宫女们传膳。

  因为知道梁君末二人要来,太后早早地让人备下早膳。梁君末昨夜喝的大醉,今日不适合吃的油腻,所以太后让准备的都是清淡的粥和小菜。

  小皇帝刚才吃过糕点,这会儿并不觉得很饿,慢条斯理的吃东西,偷偷打量楚云闲。他刚才闹了笑话,没仔细看,现在暗中观察,突然理解梁君末说的美人是何意。

  美人不是单指美女,只是男子能称的上容貌俊美之人少之又少,故而大多数人提到美人,第一反应都是女子。

  楚云闲一席淡蓝色的箭袖锦衣,身姿挺拔,身形颀长。白玉冠,流云簪,收拾的干净利落。他是武将,常年在战场上奔波,并不适应广袖长服。所以梁君末让下人赶制的衣服都是按照他的喜好,没有半点的不妥。

  小皇帝心不在焉的想着国库去年收了一对做工精湛的护腕,和楚云闲很般配,等下让宫人找出来给煜王府送去。

  用过早膳,梁君末又陪太后闲聊了一会儿,才和楚云闲起身告辞。看着二人并肩离开皇宫,小皇帝莫名的羡慕。他想,自己或许应该考虑找一个心上人。

  王丞相没想到梁君末会过来,一大清早就和柳尚书相约出去下棋。丞相府只有王阳平在家,这倒霉孩子对楚云闲尚有余悸,不敢怠慢,幸好梁君末和楚云闲没有久留。

  丞相府离煜王府不远,只隔了两条街,所以二人没有坐马车。梁君末在都城是个风云人物,天子脚下,就算是普通百姓都对他很熟悉。看见他和楚云闲并肩而行,大家稍微一想,就猜到楚云闲的身份。

  周围都是好奇的眼神,楚云闲一开始还能淡然处之,到后面就有点烦躁。大家的眼神并无恶意,但他不喜欢被人当猴子一样看。

  梁君末大半的注意力都在楚云闲的身上,见楚云闲皱眉就知道他是不满这个状况。眼睛长在百姓的身上,梁君末管不了,但如果不收敛,他也会生气。似笑非笑的眼神扫过那些胆敢窥视的人,梁君末面带微笑,却笑里藏刀。

  周围人只觉通体生寒,仿佛被一头冷血的毒蛇盯上,吓的不敢在乱看。梁君末满意这样的效果,心满意足的牵着楚云闲离开。

  一文一武相处和谐,于戚国而言倒也不错。

  人群中,相约下棋的王丞相和柳尚书在茶馆里看见这一幕,尚书心生感慨。

  王丞相摸着自己的胡子,若有所思。

  楚云闲昨夜没有休息好,回到王府梁君末就让他去休息。等楚云闲睡下,梁君末叮嘱青儿好生照顾他,自己换了身行头出门。

  在戚国都城,有一条很有名的街,叫红袖街,是都城出了名的花街。这里有风花雪月,也有琴棋书画。虽然说勾栏院这种地方,世人一提起来,从不觉得它能超然脱俗,出淤泥而不染。但在此地,你却能用钱买到称心如意。

  不管是有钱的没钱的,都喜欢在这里晃悠。就算不能进去坐,在门口闻到楼里飘出来的香气,也觉得沉醉。而且很多江湖人都知道,青羽阁在都城的分堂就设在此地,只是大家不清楚具体是那一座楼,是那一群人。

  所以多数人在这里只要不是真的怒不可遏,都不会蠢到找不快,因为不知道自己正在砸场子地界,是不是青羽阁的地盘。

  现在是白日,红袖街很安静,楼里的姑娘小馆都在休息,偶尔有一两个人走过,都是白天做事的伙计,在帮楼里采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