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20)(1 / 2)





  楚云征的事情梁君末没有告诉王丞相,戚国知道的人不过一只手。卓元青担心王丞相忧思过重,把话题转移到楚云闲身上。

  他这一转移,柳尚书也跟着帮腔道:卓先生说的在理,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就别跟着瞎操心。既然王爷愿意回去问问楚云闲,那好歹是个好兆头。不说上战场领兵作战,能培养几个军中人才起来,也能给赵将军减轻一些压力。

  哎对,我一开始同意大王爷娶亲,就是想着楚云闲能入军营帮我。赵钦河道:今天高云虎那小子还问我,什么时候能和楚云闲过两招。

  鬼帅之名,并非浪得虚名。上次丹阳城一别,高云虎一直都惦记着和楚云闲过招的事。

  我看就算大王爷出面,短时间内也不会让楚云闲点头答应。卓元青道:不如先让楚云闲对戚国有归属感,都城的世家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有个人给楚云闲指路,他融入进来不是难事。虽然我答应大王爷,但是最终还是要看小辈间的交情。

  卓元青的话说到这个份上,王丞相和柳尚书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他们二人面面相觑,觉得这个法子可行。想要一个人付出,首先得让这个人觉得自己的付出值得。说到底,南国才是故土,楚云闲不可能一转身就把南国忘的干净,答应帮戚国训练军队。

  谁又敢保证,楚云闲有生之年,戚、南两国没有战乱?

  作者有话要说:  一不小心我又挖了好多坑,文案只挂了两个,你们有兴趣就收藏吧!

  都是重生题材,一个修道,一个宫廷

  第三十一章 :往事

  因为上次练功没找到合适的兵器, 今日得空,楚云闲带着青儿出门转悠,看能不能挑到趁手的兵器。青儿对都城的铁器铺子还熟悉, 给楚云闲推荐好几家,但最终都不尽人意。

  楚云闲对兵器的要求不高,但也不会随便选择将就。转悠的那几家,不是打造的剑太笨重, 就是锻造时火候不够, 成品亮度不纯。青儿陪他走一上午也没收获, 楚云闲懊恼自己离家时没有带上自己惯用的兵器。

  那是他参军时,邵庄主送的名剑,保佑他出征平安。

  不过转念一想, 那是他留给邵茜的唯一念想,心里的懊恼就消散一空, 只剩下满腔惆怅。

  青儿见楚云闲情绪低落, 还以为他是为兵器苦恼, 自己也跟着失落。

  说来奇怪, 戚国这些年崇武, 对兵器的需求增加,都城内却连一间像样的兵器铺都没有。青儿的抱怨让铁器铺的老板听见,对方坦言他们以前都是打造农具,对兵器并不擅长。都城内擅长打铁的人不是迁去城外,就是在不起眼的巷子里。

  怎么会这样?青儿疑惑不已,连忙问道。

  打铁的人四下张望,见没什么人在门口,才敢小声道:我看两位穿的非富即贵,不是达官贵人也是大户人家。你们真不知道这都城的兵器生意被朝廷垄断了吗?我们就是糊口的小本生意。

  怎么可能, 朝廷几年前就颁布商业令,发展民间商业,怎么会垄断?青儿惊讶的叫起来。

  打铁的人被她吓一跳,脸色剧变,埋怨道:我的姑奶奶,你且小声点。天子脚下,官商勾结,有人帮忙兜着,自然就能垄断。你们要真的想买兵器,那你们可以去清平街的街尾看看。我还要做生意,你们别妨碍我。

  打铁人只当他们是来玩闹,没当回事。推攘青儿让她出去,青儿被推的一个趔趄,怒从心起,抬手就要动手,被楚云闲拦住。

  楚云闲挡住打铁人的手,将青儿护在身后,冷声道:我妹妹没有恶意,阁下又何必如此粗鲁。

  楚云闲身材高大,面容冷峻,锦衣绸缎也压不住一身寒气。他一站出来,打铁人的气势就低下去,不敢在动手动脚,只是臭着脸赶人。

  清平街是都城十二主街的最后一街,和红袖街相隔一条街的距离。楚云闲嫌太远没去,和青儿找一家茶馆休息。青儿还在为刚才的事情愤愤不平,喝茶时动作粗鲁,毫无往日的淡定。楚云闲宽慰她不用和这种人置气。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特别生气。青儿托腮,义愤填膺道:军中征战,需要大量的兵器,这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是个可以糊口的生意。现在却被人垄断,朝堂上还一点风声都没有。户部拨钱给兵部,若真的官商勾结,那这钱最后进了谁的肚子。

  楚云闲一愣,他以为青儿是和打铁的人计较,却没想到她计较的是另一件事。戚国一些地方的地理环境不适合发展农业,所以戚国颁布商业令,鼓励百姓发展商业。这本是件好事,但如果被人钻了空子,对百姓而言就没有利处。

  短时间内看不出问题,时间一长,矛盾堆积,到了恰当的时机被引爆,会给戚国的商业造成很大的影响。梁君末还是当权者,青儿是为他着急。不把这个问题解决,之后出现差池,他就要背锅。

  将军,我们要告诉王爷吗?青儿对朝廷的事一知半解,心里着急,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入手。

  问题在于你们王爷是知还是不知。楚云闲道:军中所需兵器并不是什么破烂玩意都可以,它有一定的讲究,甚至是严格的规定。用于战场的兵刃,要求锋利,杀人才能利索。就算是神兵猛将,拿着一堆钝器,也会束手无策。而且除了兵器,还有盔甲,机关这些都需要能工巧匠来打造。

  楚云闲说道这里,停顿一下,又道:刚才那个匠人说了,他们以前只是打造农具,对兵器并不擅长。我观他打造的兵器,并不适合战场所用,达不到军中所需的规格。所谓垄断,也可能是兵部选择更适合的铺子,发展成皇商,只给军队供货。时间一长,发展出专门的供货渠道,在民间就没什么声息。

  楚云闲过于冷静,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可能,而不是单纯的相信匠人的一面之词。青儿被他说的一愣一愣的,过了好半天才缓过神。

  仔细想,那匠人说的的确不完全对。天子脚下,官商勾结,这话本身就有问题。兵部有柳尚书和赵钦河,一个是三朝元老,一个是铁血将军。能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动手脚,只怕瞒不长久。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防患于未然才是上上策。

  今日这事暂且不提,等晚上见着梁君末,我给他说一声,你也别再板着脸。

  我就是觉得自己的义愤填膺用错地方,心里不舒坦。青儿刚才还在给匠人打抱不平,现在听楚云闲一番话,也觉得自己过于武断。

  民间之事,人云亦云,真实性有待考证。她不该一开始就认为匠人所言没有问题,而怀疑户部和兵部。

  你是关心则乱。楚云闲脸上有了笑意,青儿入王府的时间不长,对梁君末却无异心,赤子之心天地可鉴。若非第一时间想到梁君末会受牵连,她也不会忽略细节。

  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罢了。王爷待我好,我自然会向着他。青儿说道,她出生贫寒,家里嫌她是女儿家,把她卖给大户做童养媳。半路逃出来遇上青羽阁的老阁主,被老阁主带走,跟在李玉寒身边做侍女。

  李玉寒性格阴晴不定,但一直都对她很好,教她习武,教她易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