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章(1 / 2)





  第一百零五回 老饕

  刑德,泽州人,绿林豪杰,能挽强弓,发连珠箭,技冠群雄。生平落魄,不善经营,出门做买卖,赔多赚少。但因武艺娴熟,两京商贾爱与之结交,外出谈生意,常带他在身边,有恃无恐。

  这一年初冬,两三名商人筹集资金,邀请刑德一同前往京都,刑德一心想着发财,欣然答允,他有一位朋友善卜,刑德临行前找朋友算卦,朋友说“这一卦是个‘悔’字,此行你重操旧业,会发一笔横财,不过最终是空欢喜一场。”刑德闻言,闷闷不乐,与商人来到京都,一笔生意做下来,赔得血本无归。

  腊月十五,刑德单人匹马出城闲逛,想起新年将近,自己却身无分文,愈发懊恼。天边处晨雾蒙蒙,路途难辨,刑德来到附近一家酒店买醉,见一白发老叟与两名少年同桌共饮,一名黄发蓬松的童儿在旁伺候。刑德在老叟对面桌子坐下,一边喝酒,一边打量三人。

  那童儿斟酒之时,一不留神,打翻酒杯,酒水泼溅,弄湿了老叟衣服。一名少年大怒,甩手给了童儿一个巴掌,拿出一块手帕,替老叟擦拭脏污。

  刑德发现那童儿双手拇指都戴着一枚铁箭环,厚半寸,每一枚铁环重约二两。吃完饭,老叟命少年从包裹中拿出许多金银,堆在桌面,用秤称量,计算总数,过了盏茶时间,少年算好账目,将金银重新放入包裹藏好。另一少年从马槽中牵出一头跛脚黑骡,手扶老叟登上骡背,童儿亦牵出一匹瘦马,在后跟随,两少年腰挎弓箭,各骑一匹白马,四人出门而去。

  刑德冷眼旁观,见老叟身怀巨富,贪念大炽,急冲冲奔出酒店,一路跟踪。那老叟与童儿慢悠悠策骑行走,刑德抄小径赶上,拦住老叟去路,弯弓拉箭,怒目相向。

  老叟俯身脱下左脚皮靴,笑道:“不认得我老饕吗?”刑德蓄力引弓,箭矢势如流星,直取老叟要害,老叟浑没在意,漫不经心伸出左脚,两根脚趾轻轻一夹,夹住箭矢,笑道:“就这么点本事,也敢与我为敌?”刑德大怒,使出连珠箭绝技,一矢刚发,后矢继至。老叟伸手抓住一支箭矢,似乎没料到刑德有双箭连发能耐,第二支箭矢贯入口中,跌倒在地,口衔箭矢,闭眼僵卧,童儿亦吓得跳下马来。

  刑德大喜,以为老叟已给射死,近前查看。老叟忽然一口吐出箭矢,一跃而起,鼓掌笑道:“初次见面,何必如此恶作剧?”刑德大惊,坐骑受惊逃逸,心知老叟绝非常人,吓得仓皇遁走。

  走出三十四里,碰上押运钱财进京的官差,刑德大喜,强行打劫官兵,抢得千余两黄金,意气风发。正策马疾驰,身后传来蹄声,回首一瞧,却是那童儿骑着跛骡追赶,行驶若飞,口中叱道:“不要走,抢来的银两,分我一半。”刑德怒道:“你难道不知我是‘连珠箭刑德’吗?”童儿笑道:“刚才已领教过了。”

  刑德见童儿其貌不扬,身边又不带兵器,并没放在心上,弯弓搭箭,三箭连发,箭如群鸟飞翔,直取童儿咽喉。童儿不慌不忙,左右双手接下两支箭矢,口中咬住一支,笑道:“就这两下三脚猫功夫,别出来丢人现眼啦。老子来得匆忙,忘记携带铁弓,这三支箭矢留着无用,还给你罢。”说话间脱下手指铁环,将三支箭矢叠在一块,穿入环内,用力投掷,箭去如风,呜呜鸣响,直奔刑德胸口。刑德吓了一跳,忙以弓弦拨弄抵挡,弓弦接触铁环,铿然从中断绝,铁环余劲未衰,连带间又劈断弓柄。

  刑德惊骇欲绝,来不及避让,给箭矢贯穿耳垂,受伤坠落地面。童儿哈哈一笑,下马走到他身边,伸手去刑德怀中搜索金银。刑德以断弓反击,童儿劈手躲过铁弓,轻轻一折,铁胎弓一分为二,再一折,二分为四,随手扔在地上。

  那童儿只用一只手便握住刑德两条胳膊,伸出左脚踏他双腿,刑德极力挣扎,但手脚酸麻,半分不能动弹。他腰中缠了两层厚厚软带,那童儿两根手指轻轻一捏,腰带应手而断,碎成一堆粉末,将千余两黄金全部取走,举手抱拳,说道:“孟浪了,多有得罪。”大踏步离去。

  刑德受了此次教训,归去后洗心革面,一心向善。常跟朋友提起受辱一事,毫不避讳。

  第一百零六回 霍生

  文登县有两名书生,一姓霍,一姓严,两人少年相识,交情非比寻常,彼此间玩笑戏谑,互不相让。霍生之邻居,曾替严妻接生,这一日与霍妻闲聊,言语间偶然提起:严妻私.处有两个肉瘤。霍妻将此事告知丈夫,霍生私下里与朋友合谋,准备戏弄严生一次。待严生造访,霍生故意窃窃私语“某妻与我有染。”众人不信,霍生于是捏造事实,说得绘声绘色,最后道:“如若不信,她那块地方生有双瘤。”严生于窗外倾听,大怒而去,归家后苦苦逼问妻子,妻子连连叫屈,严生不理,残忍虐待,妻子不堪凌辱,上吊自杀。

  霍生知道此事,大为后悔,但始终不敢坦露真相。

  严妻既死,鬼魂夜夜哭泣,举家不得安宁。未几,严生暴卒,鬼哭乃止。霍妻夜梦女子披发大叫“我死得好苦,绝不让你们夫妻逍遥快活。”惊醒得病,数日后死去。霍生亦梦见女子戟指诟骂,又用手掌击打自己嘴唇,一惊而醒,发觉唇边隐隐作痛,高高肿起,三日后唇生双瘤,不敢大声言笑,张嘴过大,则痛不可忍。

  …………

  …………

  …………

  县城王某,与同窗交好,同窗妻子归宁回家,骑驴而行,王某知道毛驴胆小,事先潜伏于路旁草丛,待友妻经过,跑出来大喊大叫,毛驴受惊,将女子跌倒在地,随行童儿力弱,有心搀扶女主人上驴,却力有不逮。王某见状,殷勤献媚,将女子体体贴贴送回驴背,女子满脸疑惑,也不认识王某是谁。

  自此后王某洋洋得意,逢人就宣扬此事,说道:童儿追驴离去,自己乘机与友妻在草丛中私通。口中叙述女子穿着打扮,无一不准。同窗听说此事,又羞又怒。回家后一手提刀,一手捉住妻子,来找王某理论,神态凶恶。王某大惧,翻.墙奔逃,同窗一路追赶,一口气追了二三里地,这才愤愤折返。王某极力奔驰,肺叶张开,就此染上哮喘病,数年不得痊愈。

  第一百零七回 汪士秀

  汪士秀,庐州人,刚勇有力,能举百斤石臼,父子二人俱都擅长蹴鞠。汪父四十余岁,过钱塘江时沉没江心,生死不知。

  过了八九年,汪士秀去湖南办事,夜泊洞庭湖,其时明月东升,澄江如练。正欣赏月色湖景,忽见五名男子自湖水中冒出,手中拿着一张巨席,平铺水面,半亩大小。只见他们在席子上铺满菜肴美酒,杯盘触碰发出声响,温厚沉闷,不似人间陶瓷。过一会,三人在席子上坐下,另两人一旁伺候。主人一着黄衣,二着白衣。三人头上都戴着红色方巾帽,款式奇怪,月色微茫,一时间也瞧不明白。

  两名仆人皆穿褐衣,一似童子,一似老叟。只听得黄衣人说“今夜月色大佳,当浮一大白。”白衣人道:“此情此景,与昔年广利王摆宴梨花岛,颇有几分相似。”三人互劝饮酒,觥筹交错,有时交谈,语音甚小,便听不清楚。船上客人隐伏不敢动弹,汪士秀细细审视老叟,发觉他容貌酷似父亲,可是听其话音,又与父亲不同。

  二更将尽,一名主人说道:“趁此明月,正好击球为乐。”即见那童儿自湖中取出一个圆球,大可盈抱,似乎灌满水银,表里通明。三名主人一一站起,黄衣人呼喝老叟一同游戏,老叟一脚踢出,将圆球踢飞数丈,升入半空,扑通一声响,掉落甲板。汪士秀技痒难耐,极力踏去,那圆球轻软异常,只轻轻一碰,从中破裂,远远抛入江心,半途中光芒四射,有如长虹经天,又如彗星坠落湖面,湖水滚滚沸腾,嗤嗤冒泡,良久方才平静。

  席中主人大怒,异口同声骂道:“哪来的生人,败我清兴!”老叟笑道:“不坏不坏,此乃老汉家传流星拐法,踢得好。”白衣人怒道:“咱们正自气恼,你这老东西,高兴个屁?还不与小兔崽子一起,替我捉拿元凶,不然,一棍打断你二人狗腿。”

  汪士秀闻言,无计可逃,索性鼓起勇气,提刀横立船头,不一会便见童叟二人手持兵器冲至。汪士秀凝神细看,老叟果真是亲生父亲,叫道:“阿翁,孩儿在此!”老叟大骇,相顾凄然。

  童儿返身离去,老叟道:“孩子,快躲起来,不然你我性命皆休。”言未已,三名主人登舟闯入,俱是面貌漆黑,双眼大如石榴,黄衣人抓住老叟,强拽拖出。汪士秀拼命争夺,船舶摇晃,缆绳震断。汪士秀一刀砍断敌人手臂,黄衣人惨叫呼痛,狼狈逃去。一名白衣人疾奔而至,汪士秀一刀切下他头颅,抛入湖心,落水有声。另一名白衣人胆小怕死,扑通一声跳入水中,不知所踪。

  汪士秀与父亲商量,准备乘夜离去,忽然间湖面冒出一张巨嘴,深如枯井,用力一吸,四面湖水纷纷汇聚,全给巨嘴吸纳,只听得一声巨响,巨嘴内水浪喷溅,波涛汹涌,湖中万艘船舶,同时颠簸震荡,船客乱成一团。

  汪士秀临危不惧,俯身抓起船上一面数百斤重的石鼓,投入巨嘴之中,水花四起,声如雷鸣,浪潮渐渐消退,汪士秀又投掷第二面石鼓,风波尽皆平息。

  父子劫后余生,汪士秀怀疑父亲是鬼,老叟说道:“我并未死,昔日共有十九人沉入钱塘江心,皆为鱼妖吞食,我因擅长蹴鞠,侥幸存活。后来三名鱼妖得罪钱塘龙王,迁徙至洞庭湖避难,刚才你所踢圆球,就是鱼泡。”父子重新团聚,喜不自禁,连夜乘船离去。次日天明,汪士秀见甲板上多出一根五尺来长的鱼翅,心中恍然大悟:鱼翅者,黄衣人之断臂也。

  第一百零八回 连城

  乔年,字大年,二十余岁,晋宁人,少负才名,家境贫寒,为人有肝胆。好友顾书生死去,妻子孤苦无依,乔年时常周济。乔年文采出众,深受县令赏识,两人诗词论交,不久县令死于任上,家眷滞留晋宁,无力返乡。乔年变卖家产,护送县令灵柩与一家老小回家,往返两千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