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1章(1 / 2)





  第三百七十一章 王货郎

  济南某老翁,卖酒为生,这一天派遣儿子小二前往齐河讨债。小二刚出西门,忽然见到兄长阿大,其时阿大已经死去多年,小二大惊,问道:“哥哥怎么来了?”阿大道:“阴间有一件疑案,麻烦弟弟前去作证。”小二闻言,脸上变色,心想“一入地府,哪里还有生路?”忍不住埋怨哥哥。

  阿大手指身后一名衙役,说道:“鬼差在此,我也是不得自由。”用手一招,小二不由自主,跟着他一路随行。一人二鬼昼夜狂奔,来到泰山脚下,只见不远处一座官衙,正准备进去,衙内群众如潮,纷纷外出,衙役拱手问道:“案情进展如何?”

  一人说道:“案情已经了结,不用进去了。”衙役点点头,当下将小二释放,命他回家。阿大担心弟弟身无盘缠,难以返乡,衙役沉吟良久,说道:“跟我来。”行走三十余里,将小二带入一间村庄,来到一家屋檐下,嘱咐道:“如果有人出来,便请他送你回去。他要是不答应,就提我王货郎名字。”语毕,消失不见。

  衙役去后,小二头脑晕迷,倒地僵卧。次日拂晓,屋主人外出,见门外睡着一名死人,大惊失色,将小二扶起,一旁守候。过不多时,小二悠悠醒转,主人将他请入屋中,奉上汤饭,小二求他送自己回去,主人面露难色。小二道:“我是王货郎朋友。”主人闻言,神色立马恭敬,急忙找来坐骑,将小二送回故里。小二拿出银两酬谢,主人不受,问他缘故,也不说话,径自去了。

  第三百七十二章 疲龙

  胶州王侍郎,奉命出使琉球。舟行海上,忽然间从云层坠落一头巨龙,砸中海水,波浪四溅,足有数丈之高。巨龙半沉半浮,慢慢游到船边,勉强抬起头颅,将下巴靠在甲板之上,借此休息。双眼半睁半闭,一副筋疲力尽模样。船上士兵尽皆大惧,船夫亦停住船桨,不敢划动,说道:“这是天上行雨之龙,由于太累,所以不慎掉落海面。”

  王侍郎拿出敕书,挂在龙头之上,众人俯伏于地,焚香祷告。过不大会,巨龙悠然复苏,腾空而去。船舶正欲行驶,又从空中坠下一头大龙,如此再三反复,一日之中,共掉下四头巨龙。

  数日之后,船舶来到一处所在,船夫吩咐众人预备白米,越多越好,说道:“此去清水潭不远,待会不管见到什么,都不要喧哗,只需将白米扔入潭中,自会逢凶化吉。”俄尔来到潭边,只见潭水清澈,水中盘踞许多龙族,颜色各不相同,共有五种。有的形状像木盆,有的像瓦翁,一条条尽皆潜伏,部分龙族蜿蜒爬动,鳞鬣爪牙,历历可数。

  众人神魂俱丧,闭目屏息,一个个呆如木鸡,不敢稍动,手中虽然扣着白米,却忘记抛洒。只有船夫镇定如恒,将白米一把把投入潭中,俄顷,海水变黑,群龙沉入水底,不知所踪。

  众人这才缓过神来,问道“为什么要投米?”船夫道:“龙族怕蛆,最怕粪蛆钻进皮甲,白米与粪蛆类似,所以龙族乍一见到,避之唯恐不及。因此缘故,舟行潭中,可保平安。”

  第三百七十三章 真生

  长安书生贾子龙,这一天凑巧路过邻家小巷,见到一名客人,风度潇洒,问他姓名,回答说“我叫真生。”贾子龙对他心生仰慕,次日准备名帖,前往府中拜访,一连去了三次,真生都不在家。

  到了第四次,贾子龙事先打探清楚,真生确实就在府中,这才前去拜会。真生避而不见,贾子龙四处搜索,将他找了出来。真生无奈,只好设宴款待。两人促膝长谈,彼此欢悦。贾子龙拿出随身积蓄,命童儿前去买酒。真生酒量甚豪,又擅长说笑,过不大会,酒水见底,所剩不多。贾子龙仍未尽兴,忍不住抱怨。

  真生淡淡一笑,伸手打开竹箱,拿出一支大玉杯,玉杯造型精致,却没杯底。真生将壶中剩酒倒入杯中,刚好倒满,酒水稳稳停留,既没溢出,也没漏掉。真生手中提了一只小盏,不住从杯中装酒,注入酒壶,壶中酒水注满,玉杯内酒水如常,一滴都没减少。

  贾子龙大叫奇怪,请求真生传授此门法术,真生道:“贾兄什么都好,就是太过贪心,我之所以不愿与你相见,便因此故。此乃仙家秘术,怎能传给凡人?”贾子龙道:“冤枉!我哪里贪心了,偶尔萌生奢念,实在是穷怕了。”哈哈一笑,拱手作别。

  自此后,两人往来无间。每逢贾子龙困窘之时,真生便会拿出一块黑石,一边念咒,一边研磨瓦砾,顷刻之间,瓦砾尽变白银,不过数目有限,只够开销,不会多出一分。

  贾子龙经常埋怨:“怎么不多磨点?”真生笑道:“我说你贪心吧,怎样?”贾子龙默默不语,寻思“看来明着求他,多半不会答允”心念一转,已有计较,打算乘着真生熟睡之时,偷走黑石,借此要挟。

  这一日,真生酒后入睡,贾子龙在他身上搜索,寻找黑石,不想真生并未睡熟,立刻察觉,叹气道:“贾兄真没良心,不能再与你相处了。”辞别而去。

  转眼过去一年,不见真生踪影。这一天,贾子龙前往河边游玩,只见沙滩上一块黑石,晶莹剔透,与真生那块十分相似。大喜若望,当下将黑石捡起,珍而藏之,带回家中。

  数日后,真生忽然造访,怅然若失,贾子龙出言慰问,真生道:“贾兄前日所见,乃是仙人点金石。我昔日跟随抱真子修道,他见我为人正直,所以将点金石相赠。前日醉酒路过河畔,不小心将石头弄丢,占卦一算,原来在贾兄手中。如果贾兄对我有‘还带之恩’,将石头奉还,我自会报答。”

  贾子龙笑道:“我生平从没骗过朋友,不错,你那块石头确实在我手中。但昔日管鲍相交,管仲家中贫困,鲍叔时常接济,我眼下处境跟管仲差不了多少,你准备怎么报答我?”真生道:“我送你一百两纹银。”

  贾子龙道:“一百两纹银,确实不少。但请你传授口诀,我想亲自试一试点石成金,也算了却一桩心愿。”真生道:“传授口诀可以,就怕你贪心不足,说话不算话。”贾子龙道:“你本是神仙,怎么不了解我,我贾某岂是失信于朋友之人?”

  真生无法,当下传授贾某口诀。贾子龙眼见台阶上有一块巨石,准备用它试验真伪。真生赶紧拉住,皱眉道:“太大。”贾子龙叹了口气,俯身捡起半块青砖,放在铁砧之上,说道:“半块青砖,总够了吧?”真生是赤诚之人,不疑有它,当下点了点头。

  却不知贾子龙为人狡黠,研磨之时,只磨铁砧,不磨青砖。真生见状,脸色不悦,正准备夺回黑石,但贾子龙动作好快,左点右点,瞬息之间,十几斤重的铁砧,全部变成黄金,尔后才将黑石返还。

  真生叹气道:“事已至此,复有何言?只是我随便将福禄送给贾兄,必遭天谴。如果贾兄不忘旧交,请替我赎罪,施舍一百口棺材,一百件棉衣,不知你肯不肯帮忙?”

  贾子龙道:“你放心,我不是守财奴,既然金子得来容易,理应多做善事。”真生大喜,告辞离去。贾子龙一夜暴富,自此后弃文经商,一面做买卖,一面救济贫困,不到三年,便将棺材、棉衣施舍完毕。

  这一天,真生忽然现身,握住贾某手掌,说道:“贾兄真乃信人!自从上次分别,我遭到福神弹劾,被玉帝剥夺仙籍;幸亏贾兄替我积德,眼下功德已满,罪孽消除,从此不再受罚。希望你继续行善,自会多福多寿。”

  贾子龙问道:“你在天庭担任何职?”真生道:“我本是一只狐妖,因得道飞升,最终脱离生死。由于出身低微,生平不敢造孽,从没干过坏事。”两人重归于好,后来贾子龙活到九十多岁,依然与狐仙保持往来。

  还带之恩:唐朝名臣裴度年少之时,生活潦倒,有一位术士给他相面,说道“公子相貌奇特,要么位极人臣,要么就得饿死。”裴度闻言笑笑,并未放在心上。

  这一天,裴度前往香山寺游玩,在佛殿中见到一名妇女,背着一个包裹。妇女面容愁苦,将包裹放在地上,跪地祈祷,尔后匆匆离去,忙乱中将包裹落下,忘记带走。

  裴度捡起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两条玉带,一条犀带,每一条都是价值千金。黄昏时分,妇女再次返回,四处寻找包裹,神态焦急,裴度问她缘故,妇人哭道:“父亲被人陷害,无罪入狱。好不容易借了三条带子,准备贿赂官府,救他脱难,却被我弄丢了,可怎么办?”裴度询问带子大小形状,种类特征,妇人一一说了,分毫不差。

  裴度点点头,将包裹还给妇人,妇人大喜,取出那条犀带,送给裴度,裴度不要,转身离去。后来裴度再次见到术士,术士说道:“公子一定是积了善德,前程万里,不可限量。”

  术士没有算错,裴度二十五岁那年考中进士,从政数十年,官至宰相,受封晋国公,先后伺候过四位皇帝,可说是四朝元老,地位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