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节(1 / 2)





  张巧巧冷着一张脸看着她们,然后撇开眼睛,“能不借就不借吧。”

  王思婉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而杨静却有些莫名,张巧巧和顾芳的关系,看起来不是挺好的吗?

  看过书的王思婉却知道,这张巧巧和顾芳,也不过是表面上看起来很好而已。

  可以说,这个知青点看似平和,但其实底下每个人都各怀心思。

  “巧姐,你不是和芳姐关系挺好的吗?”杨静直直的问了出来,平时张巧巧可都是跟顾芳同进同出的,怎么现在?

  “听不听随你们吧。”张巧巧没有回答,扔下这句话后便离开了。

  杨静有些莫名,她来得时间不长,拢共两个月不到,白天大家都在上工,哪怕是住一个院子,接触也不是太多,所以还真没看出这知青点里的问题。

  王思婉见她莫名的模样,心里摇了摇头,然后一派天真的说道:“静静,虽然我不太清楚巧姐为什么来说这个,但我能感觉到巧姐是好心提醒我们的。虽然她平时不大待见我们,但也没怎么招惹咱们。上次你跟我说芳姐老跟我借东西的时候,我仔细想了想。你说芳姐为什么要跟咱们借粮票啊?明明她和巧姐他们才比较熟,要是真有急事的,跟巧姐他们借的话,他们也会借给她的吧。但为什么偏偏就来找我们借呢?”

  杨静没搞清楚情况,听王思婉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有点道理,“是啊,她为什么偏偏就找咱们借啊。不行,我得去问问学清,可能巧姐也去找了他,我得提醒他一下。”

  王思婉点点头,“嗯嗯,待会下工的时候,你就去找余学清吧。”

  顺便你们俩男女主角交流一下感情,王思婉想着。

  收了工之后,杨静到了知青点,就把余学清叫了出去。

  过了好一会,杨静就气呼呼的冲了进来。

  “余学清居然借了一些粮票给顾芳,还说他手里还剩了一些,既然顾芳急用,借给她也没关系,我都要被他气死了。回来的时候碰到了黄国庆,他说以前顾芳就跟他们借过,但是到现在都没还,所以他们都不敢再借给顾芳了。”杨静气得瞪着眼睛,余学清那个榆木脑袋,居然什么原因都没问,就把粮票借出去了。

  “你知道顾芳为什么要借粮票吗?说她家里没有粮食了,但她每年都这么说,借了的从来不还。我看余学清这点粮票,是要不回来了。”

  王思婉自然是知道这些的,在书中,顾芳借粮票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她家里让寄粮票回去。

  但是大义公社比较穷苦,每年知青能分到的粮食都是有限的,更何况顾芳又是个女知青,哪怕她再厉害,每天也做不满10工分的,更何况她干活也不算认真,能分到的粮食只能说勉勉强强混个饱肚子,多余粮食其实是给不了家里的。

  但偏偏,顾芳的父母是吸血虫般的存在,一直对顾芳说,等顾芳年纪大一点的时候,就让她回来顶替她母亲的工作。

  顾芳想回去,在这里呆着她早就呆够了,她做梦都想回去,更何况她年纪大了,要是再不回去,她只能嫁给村子里的人,或者是找个知青结婚。然后一起在这里呆着,扎根农村,过一辈子。

  可她不想啊,她想回城里,她不想面对数不尽的农活,不想看到自己越来越苍老的样子,明明她才20出头,看起来却像是三十多的老妇女。

  所以她把她父母所说的,顶替她母亲的工作,当成救命稻草,对她父母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所以她父母要粮票,她自然是答应的。

  因为知青是只能分到粮食和钱,分不到粮票的,倒是可以到粮库用粮食换粮票,但是她哪里有余粮去换粮票啊。

  所以她就打上了跟同院的知青借粮票的主意。毕竟村里那些人同样是没什么粮票的,有粮票不会借给她。而知青都是城里来的,手里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粮票。

  其实她这个主意打得挺好,因为她呆的时间长,每次来新人她都很热情,一般新知青对她的感觉都还不错,她借的话,一般就一借一个准。

  至于还?这里的知青点每年都有新人来,有些知青呆一段时间就通过城里的招工,招兵走了。这人一走,那这借的粮票,自然就不用还了。

  至于留下来的张巧巧等人,他们自然也是借给她过的,可她脸皮厚,我借了没错,可我的情况大家也知道,还的话就得饿肚子了。大家都是一个知青点的,没必要把事情做得那么绝吧。

  所以黄国庆等人要了一次两次,后面也就不再提了,当然这个教训,是暗暗记在了心里的。

  这次王思婉三个人来,顾芳也是打上了主意,她首先注意到的,就是王思婉,因为她看起来就是家里条件好的,最主要的是,既单纯又好说话,平时借点东西啥的,都会答应。

  她以为这粮票是好借到手的,却没想到一贯好说话的王思婉,直接拒绝了她。

  这自然是让她心里暗恨不已,明明她有粮票,又用不上,借给她怎么就不行了?

  再然后就是杨静,同样没借到手。只除了余学清,可余学清一个人手里的粮票不多,跟她家里要的数目相差太大了。

  她家里后面写来的信中,就说这工作已经给了她三妹了,本来是要给她的,但她三妹那边给的粮票更多,所以就给她三妹了。

  她唯一的希望,就是这份工作。早就在这呆够了的顾芳怎么能忍受工作没了,而已经失去救命稻草的顾芳,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了没借粮票给她的王思婉和杨静。只要借了粮票给她,她就可以回城了,但现在她不能回城了,怪谁呢?就怪王思婉和杨静。

  怀恨在心的顾芳,表面上依然是一副大姐的模样,平日里笑盈盈的,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心恨得像掺了毒汁的墨水一般,黑透顶了。

  当然,其实也不止她自己知道,看过书的王思婉也一清二楚。

  自从自己和杨静都没把粮票借给顾芳后,王思婉就时刻注意着顾芳,哪怕她表面上看起来和平常并没有什么两样,对人依然是一派笑脸模样,但王思婉知道,顾芳能疯狂到什么程度。

  毕竟,在这本书中,顾芳能惹出来的事,可不止一件两件。

  作者有话要说:  我来啦,之前不是说过v后日万吗?但是我忘了还有上夹子的事,为了夹子上的排位,所以我得控制一下字数。

  这本书的成绩很一般,所以夹子的排位对我来说很重要。

  因此一直到上夹子那一天的章节,都还是3000字。(磕头认错)

  这几天差的字数就先欠着了(拍桌),夹子过后就会开始日万了(认真脸)

  本章评论的宝宝依然有红包(撒花)

  第23章 (有红包)

  这天地里没什么活, 知青就没上工, 早上吃过饭后,顾芳走进王思婉和杨静住的房间里。

  见着她进来, 杨静有些意外,虽然拒绝了借粮票给顾芳,但顾芳这段时间对她们的态度也没啥变化,就跟没发生过这事一般, 反而是杨静,看到她有些不自在。

  “芳姐,你过来有啥事吗?”杨静放下手里的书,开口问道。

  “思婉、静静, 咱们要不要一块去山上看看,我上工的时候听村里的几个婶子说,这山上有挺多蘑菇的,咱们可以去山上采点蘑菇,到时候晒干了,过年的时候, 当成山货带回去也挺好的。”顾芳笑盈盈的说道。

  杨静微微睁大了眼睛,她倒是不知道这山上有很多蘑菇,一听顾芳这么说的,她是有些意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