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节(1 / 2)





  周远亲眼见到谢周易用另一个白鹿陶杯, 是两个月后了。

  五月初的时候,计算机学院大三的一师兄一师姐找上谢周易和周远。

  师兄叫邵小林, 中等个子,脑袋圆额头大耳朵大, 这面相一看就很聪明。

  师姐叫付杭,蓄着齐耳短发,人微胖,所以五官看起来比较平,给人很好相处的感觉。

  他们看中了谢周易和周远的专业能力,两个大一学生写的程序,能被教授拿到大三课堂上当范例讲解, 不是一般的优秀。

  邵小林还了解到这俩擅长算法优化,精通的编程语言包括java,python, c++,数学成绩优异, 也能熟练阅读英文文献, 学习能力非常强, 和同伴商量后,一致决定邀请他们加入自己团队。

  邵小林问他们:“你们知道“创新杯”吗?”

  谢周易说:“知道。”

  前两天才落幕的一个国际创业大赛。

  这个比赛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分为在校大学生创业和中小企业创业, 创业项目涉及各个创意技术行业。

  每年一月报名,二月初赛,三月复赛, 四月全球半决赛和总决赛,国内国外十大赛区的创业者角逐百万奖金。

  今年拿到特等奖的是一个研发汽车3d展示项目的团队,获得一百万奖金和免费的办公场地。

  相比特等奖,其他奖项奖金就比较鸡肋了。

  但是优秀的项目都有机会获得资方青睐。

  据统计,往届参赛者们加起来总共获得了近十亿的融资。

  邵小林表明来意:“我们和研二的师兄师姐们组了一个团队,准备开发一款超市机器人,参加明年初的第八届“创新杯”,还缺一个写slam算法的人和一个写c++系统的人,非常希望你们能加入我们。”

  谢周易和周远同时修了大二的课程,同时仍在以十万行代码为目标苦练深研,两人学业已经够繁重了。

  师兄师姐有备而来。

  付杭给他们介绍了团队情况,五个核心成员全都比较厉害。

  比如邵小林专攻计算机图形图像方向,发表过学术论文;

  又比如研二一个师兄曾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过机器人的视觉系统项目开发;

  还比如他们都有国家级的竞赛获奖经历。

  她说话不疾不徐,也不夸大,实事求是。

  付杭看着他们,认真道:“听说你们这学期修了大二上的课程,想必打算提前毕业后申请研究生或者进入一家公司创造价值,其实我真心建议你们下半年暂停一下学业进度,和我们一起合作实战。我相信这个创业大赛会给你们带来很多,不管求学还是求职,应该都会成为你们简历上精彩的一笔。”

  他们倒也没让他们立即答复,邵小林给了两人联系方式:“有兴趣可以来了解一下我们这个机器人项目。”

  其实这个项目所能得到的好处没怎么打动谢周易,而且之前她就曾经跟家人说过,她以后想进入自动驾驶领域。

  但周远对机器人还蛮感兴趣。

  再加上他热爱的是编程技术本身,自己写的程序应用于什么行业都行。

  他迫切需要抓住这种可以成为跳板的机会。

  师兄师姐离开后,谢周易问周远的想法,他说想去看看这个机器人的饼是如何画的。

  他知道谢周易的职业规划,主动道:“你不用陪我。”

  谢周易思维转得快,说:“付杭学姐说得挺有道理,跟高手合作受益匪浅。”

  她停顿了一下,笑:“不是有个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过视觉系统项目的研二学长吗?我还挺期待的。”

  两人给邵小林打了电话,约在对方团队申请下来的基地见面。

  邵小林代表整个团队给他们介绍了这个超市机器人,通过他们的创造设计,实现上下架商品,智能导航,推荐产品,控制购物车,以及自动结账功能。

  听起来倒挺吸引人,现在国内市场上超市机器人极少见,若他们这个风口找对了,说不定就是下一头飞起来的猪。

  邵小林讲得绘声绘色,饼已经画好了,他们也与一家小超市谈好试验事宜,现在就差技术人员全员到位。

  距离明年二月初赛,不到一年时间,从研发到投入使用的整个周期相对来说比较紧张。

  谈了大约两个小时,谢周易和周远确认加入他们。

  于是这便意味着两人几乎是没有任何业余时间了,经常七个小时的正常睡眠都不能保证。

  期末考试那几天,他们在做现阶段的code review,因为有进度的压力,两人都是提前交卷后直奔基地。

  团队七个人暑假申请了留校,那时他们除了睡觉的时间,从早到晚都在基地待着。

  周远就是在基地看见她用白鹿陶杯的。

  因为之前要上课,谢周易随身带保温杯比较方便。现在活动场地固定,再加上天气热了起来,那只白鹿陶杯就派上用场了。

  假期a大食堂不提供伙食。

  那天清晨,谢周易和周远在校外吃完早餐后去基地,到了后她放下包,从里面取出杯子,去冲泡柠檬膏,顺便也给周远泡了一杯。

  周远看着她杯盖上那只栩栩如生的白鹿怔了片刻,心说:原来真的是她自己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