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3章醉太平





  “你那时还小。没有关系。你那时怎么会知道大人也有大人的难处。你以后可得和父亲一起,好好照顾好母亲。你可是我们顾家的男子汉!”

  “哎,大哥,我会的。我刚才就好好教了教父亲如何讨娘欢喜了。”

  “……”顾掬尘扶额,也不知这小子又出个什么主意。也不知她父亲顾昆怎么在儿子面前混成了毫无父亲威严的样子。哎,也不知这是不是她的错。

  两人正在闲谈。

  陈柬缓走到放着古琴的靠窗位置,他白皙修长的双手拂上琴弦,霎时一缕缕清锐的琴声,如汩汩的流泉倾泄而出。琴声悠扬,一种伴随着抚琴之人从心底而生的喜悦充斥在琴声中。

  “这是醉太平的曲谱吧。”顾掬尘叹道。

  步拂花也走到窗户边,看着下面星星点点的花灯,叹道,“太平吗?愿太平呀!”

  他象是变魔术般也不知从哪里掏出一根玉笛出来,亦放到唇边,对面下面的一片热闹繁华吹奏起来。他双手按动笛孔,那乐声就如展翼飞翔的蝴蝶,在乐的海洋灵动欢快翩翩起舞。

  顾掬尘眨眼,这两人兴趣倒好,也来了兴致,她在室内看了一圈,然后来到了那枝望月尘面前,扯下一片它的叶子,放在唇边,和着那醉太平的调子,追上了俩人的节奏,放到唇边吹了起来。

  一时一曲醉太平在这雅室内如山间的流泉,哗哗地流得欢悦。

  慢慢的楼下有人探出头来,看是什么人在此弄琴吹笛。醉太平的乐曲清澈明净,如来自深山幽谷,有着脱尘出俗的静谧安宁。那乐之流泉静静流淌,淌过了生活的波澜,淌过了艰难的颠沛,淌过了最痛苦的风霜,又淌向了最美好的时光。

  顾掬尘垂眸,看着下面的街道来了一溜的青碧马车。只有中间的几辆马车是枣红色的,那几辆马车上更是还有几十人侍卫在旁保护。也只有这些枣红色的马车是由两匹马拉着,那马匹皆是毛色锃亮,一看就是良驹。这是哪家的大臣女眷也出来看花灯。等等,在乌云镇能有此排场的,除了陈家,就只有云家了。顾掬尘看向陈柬,她就说这小子向来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主,今天怎么这么有兴致在此吟风弄月鼓捣风月了。原来是为了吸引云家的注意啊。嗯,不对,这小子不会是为了她吧?要吸引注意力,这陈柬要吸引玉衡先生的注意力好象远不需如此。这两家原本就是世交呀。

  后来顾掬尘才知道,这一曲醉太平的目的远不止如此。此时清风朗月里弹的醉太平,却是十面埋伏里的杀人局啊。

  楼下的那些马车在听到这琉璃般清透的乐声,很多的马车帘子无风自动,或全部掀开,或是掀开一丝缝隙,都偷偷向这楼上三人看来。三人中最为俊美不凡的却是一个和尚。如银月光泼散了他一身。他如神邸垂怜世人般幽远。一时楼上楼下很多人都看得呆了。许多人目光痴痴,神情淘然。

  一轮明月已然升了起来。那一溜的马车的前进的速度突然慢了下来。最后在她们的窗前完全的停了下来。一个青袍老人扶着一个满头银发的妇人坐在那辆最大的枣红马车上,那老人将一边的车帷幔全部掀了开来,一边抬头向着临窗吹奏的顾掬尘、步拂花、陈柬三人看来。他目光深沉幽远,如利剑直指人心深处。

  陈柬清俊儒雅,步拂花出尘如画,顾掬尘灵动狡黠,三人竟是各具风采。

  “什么时候,这乌云镇有了这般出彩的三人。这三人皆眉隐风雷,眼聚潮涌。……三从尽皆是追云逐月之啊。这三人本应毫不关联,没想到让他们能坐在这一处的却是那个顽童。”那老人突然自言自语道。

  那满头华发的老妇惊道,“衡儿竟对这三人有如此高的点评吗?”

  老妇人也来了兴趣,她看向窗口,不觉也赞道,“那个和尚竟是比画的姑娘还漂亮些啊。这世上怎么会有长得如此俊的人。此位大师幸得是出了家,要不然也不知会惹动多少女儿家的春心啊。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和尚,这般容色?……那个弹琴的书生少年也长得不错,清秀得很啊。嗯……只有那个坐在窗台的小子好象有点顽皮。……哈哈哈,居然还对着老身眨眼睛……”

  “顽皮,母亲是指那看着年纪最小的那个顽童?”

  “呵呵,就是他呀。倒是比咱家的老六还要顽皮些呀。这小子是谁家的?坐在那里,也不怕掉下来。哎,这是只皮猴子……”

  “顽皮?此子似有些不妥?”青袍老人突然道。

  老妇人奇道:“嗯,有何不妥?”

  “这顽童周身似满是血色尸海……这,这……莫不是我看错了。怎么可能?他一个乡野小子……看他的衣着,虽然干净,也不过是些细棉布衣衫,应只是一个家境稍为殷实些的普通人家的孩子。看他束发的那枝青竹簪,竟只是用一根普通竹子制成就可知了。”

  “嗯,不错。看这顽童的衣着确实似普通乡人家的孩子。可能是陈家管事家的孩子也不一定。”

  “不对。”那青袍老人突然又道。

  “哎,衡儿啊,怎么又不对了?”

  “母亲你看那个俊美的和尚虽然在全心吹笛,但他身体前倾,眼角望向的却是那个顽童。这明显是时刻要保护的这顽童的态势,他这是如果他顽童掉下去,他就第一时间冲出去的姿式……还有那个弹琴少年,眼神所视的方向也是那个顽童。他那眼神决不似看一个管家儿子的眼神。”

  “那又如何?衡儿管这许多作什么?老身只觉得他们三个在一起吹了这曲醉太平,再和着这场繁华热闹甚是应景。这琴声也罢、笛声也罢、那顽童的树叶吹奏也罢,都让老身心情畅快。这么些年,老身也好久没这般畅快了。引凤,来来,去叫云管家过来。”一个俏丽的十五六岁婢子应了一声,从后面的青碧马车上走了下来,走向了后面的另一辆马车。

  不一会,从后边的青碧马车上就跳下了一个精干的中年的汉子。汉子来到老妇人身前,低首行完礼道:“老祖宗叫奴才有何吩咐?”

  “嗯,你着人打听一下那坐在窗台上的那顽童是谁家的孩子。还有,一会打赏十两银子给那顽童。那旁边的大师和那少年就不必打赏了。打赏倒失对他们的恭敬。那大师应该是那圣僧了空师傅说起的他那徒儿了。那个少爷似也有些面善。莫不是陈家那孩子?不是说,那孩子病得起不了床了吗?这在夜色看着除了脸色苍白些,好象也没有传言说的那么严重啊。居然弹得一手好琴?不错不错的孩子……”见云管家还在等着,老妇人挥手让云管家下去了。

  她看向旁边的儿子,叹道,“哎,这一次老身那娘家的远房堂哥的侄孙女也过来了。听说正在前面的慈善棚子发放吃食、米粮……衡儿,你是知道她的打算的,她那个孩子你也见过了。你……哎……”

  “那个孩子倒是个好的,只是那孩子眉隐血煞,恐是最近有血光之灾,看他能否过得了这天命之劫再说吧。”

  “呵呵……老身看,衡儿你这些年研究易经,都快成算命的了。到不到就是命理,命数啊。……不是还有一句人定胜天吗?……也不要太相信这些了,……嗯,也不知你说的准是不准。就你说那个青衣顽童那些……一会说他是普通人家的皮猴子,一会又说不对。那你倒是说说他倒底是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反正老身也让云管事去问过了。老身倒要看看,你这易经倒底是准还是不准?呵呵……”

  玉衡先生一看老母亲难得露出儿童的般的好奇,也来了兴趣,“好啊。这曲醉太平传闻也是齐太祖所作。这曲调很长,等他们弹完吹奏完,也得好一会子。咱们今天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本是想到咱陈家的布施子去看一看罢了。这早一会去,晚一会也不打什么紧。咱们母子两人就好好望月听琴,也做一回雅人。嘿嘿……”

  云老夫人听了点头微笑,情绪颇佳。

  “师傅,这小子我们认识啊。他就是卖我们酒的那小子。师傅,老祖宗,你们还派云管家给他银子做甚么?他就是个骗子。”青碧马车上,又有几个人下来了。这一回却是四个一模一样的人。他们身如孩童,脸却布满岁月的苍桑。他们一下马车,就引得路旁让路的行人齐声惊呼起来。他们那标志性的桃花衫实在是太俱有识别度了。一下车子乌云镇的很多人就认出了他们,这四人就是前几天大闹明月楼的四个老不羞啊。

  听到路人的惊呼议论,玉衡先生皱眉,喝道:“你们四人竟去哪样的场所胡闹了?!哼,回去之后各抄一遍礼义。”

  “我们,我们……”平常伶牙利齿的四人却一声也不感反驳,老老实实低头,点头。一副标准的学生挨老师罚的老实样子。

  “没想到小骗子还会吹树叶,听得还很好听呀。”四人觉得失了面子。老大率先从抄书的打击中走了出来,惊叹道。

  “怎么不走了?”四人一人开了口,其余三人嘴就不停了,但动作之间却十分的小心翼翼。犹其是看向玉衡先生时。

  云老夫人笑眯眯道:“哦,你们四个老小子过来。为何说那个顽童是个骗子?”

  “……嘿嘿此事说来话长……”

  “哈哈哈,竟是还有故事啊。老身就着这首醉太平,听一段太平故事也不错。你们且说来听听。”

  四人顿时有了兴趣,恢复些平日的跳脱活泼,七嘴八舌将整个事情说了个清清楚楚。

  云老夫人则听得时而生气,时而大乐,时而抚掌,时而又沉凝不语。

  玉衡先生一直听得面无表情,只在听完整个故事之后,这才道:“原来却是个心善的呀。可她这满身的血煞气又从何而来?本朝民生凋蔽。俊才之士或是藏于山野,或在栖身大家世族的主事之人身旁,这朝廷之上,有才之士竟是聊聊无几了。哎……就像我面前楼上的三人。一个探花却入了佛门,一个智算之士却假病藏于深宅,一个勇猛帅才却在游戏乡野,哎,难道这大齐气运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