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8节(1 / 2)





  朱祐樘道:“这些当年都是蒙古诸部所建的汗国,同样以游牧为主,不产粮草。即使有些商队能穿过汗国给吐鲁番送来粮食,想必也价值千金。吐鲁番必定拿不出足够的东西,长期换取贵重无比的粮草。想必,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吐鲁番必定会闹饥荒。若是他们足够聪明,便会懂得该如何向国朝示好。”

  “哈密之事就这样迎刃而解了,由此可见,刘首辅果然是能人。”张清皎眯了眯眼,目光越过了这些陌生的名字,依稀间瞧见了后世熟悉的两座湖泊——咸海、里海。这两座咸水湖之西北,是肥沃的东欧平原;正西面越过黑海,则是广袤的中欧、南欧与西欧;西南面是石油储藏丰富的阿拉伯半岛,再往西南去则是非洲……

  唉,这张舆图实在是太小了些,连亚洲都未能全部装下来,更不必提亚洲之外的欧洲、非洲,以及远隔重洋的澳洲、南北美洲了。足可见,而今国朝对于世界的认识仍然极为有限,且并没有意识到探索世界的重要性。

  若以国土与国力论,国朝自然是广袤无比、物产丰富;可若从世界而言,则不过仅仅是一隅罢了。如今,欧洲应当已经发现美洲这片新大陆了,马上便要开始血腥的原始积累了。只要想到那群强盗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盯上来,悄无声息地占据属于国朝的疆域;只要想到遥远的美洲那些高产量的粮食作物都尚未传过来,无法尽快提高粮食产量解决饥荒问题——她便觉得心焦起来。

  “卿卿?”朱祐樘察觉她有些出神,便轻唤了她一声。

  张清皎顿时回过神来,手指按在帖木儿汗国和金帐汗国之外:“我只是没有想到,在国朝之外,尚有这么多国家罢了。只是不知,在这两个汗国之外,还有哪些国家呢?那些国家里,生活着甚么样的部落与民众?拥有甚么样的风物?”

  “这倒是不知了。”朱祐樘道,“这些国家离咱们太远,可能永世都不会有相见的机会,卿卿也无须太过关注这些化外之众。”

  “虽说都是化外蛮荒之地,但我也有些好奇啊。”张清皎道,“世界究竟有多么广袤,地的尽头究竟有甚么,难道万岁爷不觉得好奇么?都说天圆地方,那地应该是有尽头的,尽头处又是怎样的风景呢?”

  朱祐樘听了,不由得笑了:“若是卿卿真的好奇,日后不妨派人去这些化外之地走一走如何?就如当初下西洋一般,也很是去了不少国家,搜寻来了许多稀奇之物。只可惜耗费太多,后来便无以为继了。”

  “说到下西洋……”张清皎的眼眸瞬间便亮了起来,“万岁爷可有三宝太监下西洋的舆图?我想知道他当年究竟都去了哪些地方。”

  “我记得幼时曾经见过,不若问问老伴罢。当时是他拿来给我看的,若论宫中的藏书,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朱祐樘道,将舆图收了起来。怀恩立即将其小心翼翼地放入了乌檀木盒中,接道:“老奴也曾见过下西洋的舆图,应当收在了库房里。”

  “走,咱们这便去寻出来。”张清皎道,兴致极为高昂。

  朱祐樘有些意外,又觉得仿佛在意料之中。若非自家卿卿对这些新鲜事感兴趣,他也不会特地与她说起哈密与吐鲁番的纷争了。卿卿虽然聪敏,对政事的见解也很独到,但一直对朝堂之事不感兴趣。反倒是这些罕有人在意之事,她却格外关注一些。

  罢了,罢了,无论她对什么事感兴趣,他便只管陪着她一起寻根究底就是。只要于国于民无损,纵着她些又有何妨?

  作者有话要说:  _(:3∠)_

  这一章很重要,所以我努力写了很久,也改了很久,终于写完啦!

  算是为以后埋下伏笔吧

  之前着急出了点小错,大家再看一遍吧……

  ————————————————————————

  接下来,可以专心期待蒸包子啦~

  嗯,保守估计,周末肯定就蒸上了,至于是明天还是后天,看情况,么么哒

  第231章 往崇福寺

  自从寻得郑和下西洋的舆图后, 皇后娘娘便对各式各样的海陆舆图生出了强烈的兴致。每日若有空闲, 她必定会待在书房中, 于浩如烟海的典籍里寻找关于舆图上那些大小国家的辞句。她甚至还特意命人取来未曾裁制的纸张,铺了满地,细细重新描绘了一张无比细致的诸国舆图。

  新制舆图大功告成后,遂悬挂在了坤宁宫的书房里, 遮住了整面墙壁。皇后娘娘特地领着皇帝陛下前来观赏:“万岁爷觉得如何?”

  皇帝陛下端详着陌生而又熟悉的新舆图,挑眉问道:“有些地方连我也不曾见过, 也难为卿卿能从典籍里将它们找出来了。”其实, 这张舆图绝大部分都是空白的。唯有国朝及周边极为详细, 愈往远处便愈是笼统模糊。但即使如此, 舆图中也多了不少他并不知的山川湖海, 足可见自家皇后做了不少功课。

  “可是,商队未及的远处依旧是一片空白。真想有一日,有人能将这些空白都填满, 知道咱们所处的世界究竟是甚么模样,除了咱们之外还有些甚么样的人。”皇后娘娘一叹,“国朝的疆域固然广袤无垠,但与咱们足下的整片土地相比,却不过是一隅罢了。”

  闻言,皇帝陛下凝视着属于他的这片疆域, 眯了眯眼。是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仅仅是他们所知的土地, 便有泰半并不属于他。尽管他绝非好大喜功的帝皇,此时此刻也难免生出了些许将疆域扩大的念头来。

  “之前万岁爷曾说过,可派人往这些化外之地一行。若是有人愿意出行,倒是未尝不可。咱们不走海路,走陆路,如同商队一般带着物品西行而去,应当不会耗费太多的银两。只是如今时机未至,留待以后再说罢。”尽管皇后娘娘神情轻松,但目光仍是依依不舍地在空白的舆图上驻留,显然一直心心念念着。

  见状,皇帝陛下不由得微微笑了起来:“每次卿卿都说留待以后,却不知这‘以后’究竟是甚么时候?总得心里有些打算,我才好为卿卿安排。不然,说不得过三年两载,咱们就将这件事彻底忘了呢?如果临来才想起,错过了好时候,难免会觉得懊悔。”

  “怎么也得等到哈密纷争结束之后罢。”皇后娘娘笑道,“不过是一两年而已,转眼间便过去了。再者,咱们也得寻着合适的人组成商队,还得给他们挑一些合适的商品啊。若能问清楚西域那些商队最希望带甚么商品回乡,便按着他们所说的筹办就够了。”

  “这倒是不难。眼下对吐鲁番闭关绝贡的旨意已经颁布了,朝中正在挑选几座边关城镇作为新的贸易之地。到时候不仅须得派官员前去管理,也得派一名内官跟着监督。便命这内官将商品以及异国之事打听清楚即可。”皇帝陛下道。

  “太好了,那我可得好生筹划一番了。”皇后娘娘拊掌而笑。

  见自家皇后复又兴致勃勃地执笔在雪白的宣纸上勾画起来,皇帝陛下禁不住笑叹一声,坐在她身边看她随手写出了想象中商队所需之物等等。这令皇帝陛下不由得生出了奇怪的错觉——若是能够踏出宫门,甚至是踏出京师,或许卿卿也想在广袤的河山中畅游罢。甚至于,她应该也希望能亲眼去千万里之外的世界尽头去瞧一瞧罢。

  想到此,皇帝陛下有些怅惘。若是皇后当真想远去万里,定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便是他希望能纵着她些,满足她的所有想望,也未必事事都能化为现实。他目前所能做的,唯有带着她走出宫门,或者在京郊附近走一走罢了。若行得再远些,不仅是她,连他都会被文武群臣哭着喊着堵回来。

  究其原因……罢了,原因便不必追究了,毕竟是先祖,出于孝道,他这做晚辈的绝不可轻易冒犯。还是想些实在的事罢,比如,最近是否能带着卿卿出一回宫呢?自从卿卿嫁给他之后,他们俩都不曾踏出过宫门呢。

  于是,几日后,趁着休沐,皇帝陛下决定带着皇后娘娘去一趟崇福寺。

  ************

  出宫之前,帝后照旧去给周太皇太后与王太后问安。听闻他们想去崇福寺上香,周太皇太后笑着斜了孙媳妇一眼:“你们可算是想起来好好拜一拜佛菩萨了。崇福寺在京中并不算是最灵验的,若你们当真有心,便将京城附近的名寺都走一遭罢。”

  “因着崇福寺与皇后有缘,我们才想着怎么也得去一趟。若能得到主持大师的指点,心里多少也能安定一些。”朱祐樘道,“祖母提点得正是时候,仅仅去一座崇福寺或许尚且不够。唯有行遍各大寺院,才能令佛菩萨见到我们的诚心。”他正愁没有理由带着皇后出宫散散心呢,如此倒是巧了,拜佛求子与散心两不耽误。

  “听说寻常人去寺庙里求子,没有三年五年便算不上心诚,自是不可能那般灵验。”周太皇太后淡淡地道,“你们早便该诚心向佛了。若是你刚登基的时候,皇后便每日好好斋戒,逢节日与休沐前去打醮做法事,指不定早就有消息了。罢了,而今你们能醒悟过来,也不算太晚。如果佛菩萨有灵,三五年内怎么也会让你们得偿所愿的。”

  许是看在他们是去拜佛求子的情面上,周太皇太后的态度难得柔和了些许。尽管这些话说得有些不好听,但总算是没有断定孙媳妇绝不可能有子嗣了。王太后倒是一如往常,对他们此行很是期待:“赶紧去罢,你们眼下最紧要的便是这件事了。旁的事都可暂且推一推,这拜佛求子可万万不能怠慢了。”

  “是,儿臣明白!”朱祐樘和张清皎悄悄对视一眼,便垂首告辞了。

  不久后,帝后二人便轻装简从地出了宫。尽管他们并没有带上卤簿,身后也没有跟着浩浩荡荡的一群人,但仅仅是上百锦衣卫前呼后拥的情景,也足以令路人为之侧目了。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崇福寺外,映入眼中的便是难得清清静静的山门。

  在张清皎的记忆中,无论何时来到崇福寺,皆是一片香火鼎盛、人流如织的场景。如今,偌大的寺院周围却是寂静无比,不见丝毫人影,唯有山门两边立着双手合十的迎客僧,为首的正是许久不见的主持大师。

  因着早有内官前来传口谕,崇福寺也做好了迎驾的准备。今日不接待任何香客,且山门外数丈之内都不容人停驻逗留。若有人问起来,寺中僧人只说是有贵客前来,为免冲撞,只得如此安排。

  没有人愿意得罪这样一位能让一座名寺特地清场的贵重人物,虽则心里难免好奇,却也尽量离得远一些。此时见来的贵客身边竟然簇拥着一群锦衣卫,众人不自禁地便退得更远了,唯恐被那些锦衣卫给盯上。至于贵客的身份,还有什么可猜的呢?能使唤得动锦衣卫的,能是寻常勋贵官宦么?

  “陛下,娘娘。”主持大师迎上前来,笑呵呵地垂首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