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9节(1 / 2)





  李季阳的脑袋突然像是打开了一朵烟花,能不杀人不放火,不参与政事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墨家!

  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子)。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巨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

  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关注现世战乱,可是后来宋国被齐所灭。

  宋国来历非凡,它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国都商丘。周初被周天子封为公爵,国君子姓。

  周公辅佐周成王平定武庚叛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封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朝故地,但是这个国家不可能再次被称为“殷商”,于是微子启建立了宋国。

  宋国地位特殊,与周为客,并不是君臣关系。

  被周天子尊为“三恪”之一。

  以奉商朝祖先的宗祀,继承商文化。

  春秋时期,宋襄公在齐国内乱之时,帮助齐公子复国,代齐作为盟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不过他到底是殷商血脉,周天子也不放心啊!

  再加上宋国奉行的一直都是理想主义者,很多人都看不顺眼!

  更何况,诸侯国垂涎宋国的富庶,公元前六三八年,宋、楚泓水之战时实行不切实际的“仁义”,结果被楚军击败。

  等到了战国时期,宋国国力微弱,幸好宋国末代国君宋康王“行王政”,即实行政治改革,宋国强盛起来。

  他东败齐、南败楚、西败魏,实行中兴之治,不过树大招风,宋国的强盛受到齐、楚、魏三国的忌恨,公元前二百六年,齐国、楚国与魏国联手灭掉宋国,三国瓜分宋国领土。

  第217章 墨家宋洪子

  至此,宋国在战国除名。

  宋国从第一位国君微子启至最后一位国君宋康王,历经三十五位君主,时跨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长达八百二十九年。

  后世考究,它的版图最大时跨有今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和山东西南端之间,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在古代,这些地方“皆音腴之地”,可见最初的时候,周天子是真的善待殷商后人。

  那可能是最后一位善待亡国之后的天子了。

  宋国强盛的时候,经济发达,宋国人善于经商,在继承与发展殷商文化,特别是商业文化方面,功不可没。

  宋国商文化繁荣昌盛,首先表现在城市的发展。

  当时,睢水北岸的宋都商丘、济水北岸的陶丘,获水和泗水交汇处的彭城,都是极为繁荣的商业都会。

  且宋国是华夏圣贤文化的源头,处于华夏传统文化核心地位的儒家、墨家、道家和名家四大思想之发源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孔子、墨子、庄子和惠子四位圣人皆出自于宋国。

  不过因为国破家亡,孔子、墨子、庄子和惠子四位圣人之后,也流落他国,不肯为新国效力。

  这便是后期的墨家,后来的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靠拢。

  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

  墨子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眼前的这位,若真的是墨家的人,会是哪一支?

  李季阳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这个人他一定会留下他!

  “我也不会打架,虽然参与政事,但是只是个陪少年国主旁听的。”李季阳笑容特别真诚:“平日里也喜欢研究一些小东西,您不会认为我没志气吧?”

  听到李季昍这样说,宋洪子立刻就笑了:“没有,这样也好,纷乱世道,能有一隅之地,研究一些利国利民的东西,已经很难得了。”

  “不错不错,例如豆腐就很好。”给阿政省了不少金银财宝。

  “对的,对的!”提到豆腐,宋洪子更有话说了:“在下有个想法,豆腐是用菽做成的,那可不可以用别的呢?”

  “用别的做?”李季阳想了想:“好像是不行,因为无法凝结。”

  “是吗?”宋洪子想了想:“那豆腐衍生品是什么?”

  “就是豆腐的一些做法,改变一下工艺便可以成为别的东西。”具体的,说实话,不是李季阳不告诉他,而是他自己还是抄袭的后世豆腐坊的手艺呢!

  想当初他们还特别为此研究过,写过论文的,豆腐这东西,能化腐朽为神奇!

  哪怕坏掉的臭豆腐,那也是很好吃的啊!

  “原来如此。”宋洪子眼中带着些许迷茫,因为他没见过豆腐衍生品。

  “这样吧,今天晚上,请先生吃一顿豆腐宴!当是给先生接风洗尘了!”李季阳呵呵一笑:“除了豆腐衍生品,还有各种豆腐做成的菜肴,希望先生喜欢!”

  “那就多谢君上了!”这位也很上道,立刻就称呼李季阳为“君上”了,这是明显将自己视为门客的意思。

  因为李季阳是秦安君,称呼一声“君上”也无可厚非,亲近一点的,像羊飞英,他就跟家里人一样,叫“公子”了。

  因为李季阳是先王的义子,这可是拜了宗庙的义子,跟亲儿子也没什么两样了,就是先王的亲儿子,还没封君呢!

  “您客气了,我正好有个小东西没想明白,您帮忙想一下。”李季阳立刻就露出了狐狸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