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3章(1 / 2)





  如今再次见面,已是沧海桑田, 物是人非。

  这几年, 苏回也听到过一些有关翁老师的消息。

  翁老师的妻子于三年前去世。

  自从半年以前,翁玉华一次中风之后,腿脚就不太利索,从此他出席重要的活动都是靠着轮椅代步,翁玉华的师弟随良逸对他照顾有加,一直陪在左右。两个人不止是师兄弟, 工作的合作对象,更是生活之中的好友,他们一路帮扶着,走到现在。

  “苏老师也是来进行彩排的?”看到了苏回,随良逸笑了,低头对翁玉华说,“你看,我们两个努力了一辈子,到最后还是你这个徒弟争气,犯罪心理和刑侦实践相结合,屡破大案要案,就连我们当年想都不敢想的奖励,他都能够拿到手里。”

  苏回听得出来,这次评奖,随良逸是对结果有些微词的。

  他们这样的前辈还没得过的奖,他反而拿到了。

  翁玉华看上去脸色不是太好,有些疲惫,开口道:“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苏回一直是我的得意门徒。”

  然后他转头看向苏回,似是替随良逸解释:“苏回你做过那些事,破过那么多的案子,吃过很多苦,也该得到这样的回报。你师叔是替你高兴。”

  “谢谢随教授,谢谢翁老师。”苏回说着取出一个小盒子,“翁老师,今年您的六十岁生日我没能来得及去参加,所以买了个小礼物送给您。另外等下午颁奖礼后,我想请您一起吃个饭。”

  随良逸主动帮着接过了小盒子,放在翁玉华的手里。

  翁玉华打开,发现是一个小巧而精致的领带夹,看得出是金饰,材质很好。

  他的心头一动,伸出手把领带夹取出,夹在了领带上。

  翁玉华抬头对苏回道:“礼物我收下了,谢谢你。可是我们今天还要赶回去,就不和你吃饭了,等下次有机会吧。”

  看来,他们等下参加完自己的环节,就准备离场了。

  苏回没有强求,和他们又聊了几句,转身离开。

  随良逸推着翁玉华,从会场里走过,由于还没有正式开场,很多人还在闲聊着。

  台上的主持演练着颁奖词:“他凭借着精湛的犯罪侧写技术,通过缜密的推理和取证,屡次破获大案,将犯罪分子绳之于法,特别是在今年的……”

  听到这里,随良逸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你的好徒弟啊……”

  翁玉华低着头小声道:“他也是在尽职尽责。”

  不远处,谭局也在和到场的领导在寒暄着,有人问他:“谭局,那个案子你还在查吗?”

  谭局长叹了一口气:“说起来这个案子,还好苏老师在我们局里,在他的努力之下,相信不久我们就能查清真相,水落石出。”

  “唉,苏顾问还真是优秀。不过这时间也的确拖了一段了,你们不准备申请省厅的专家辅助吗?”

  谭局看了看不远处,摆手道:“省厅的专家虽然能力很强,但是毕竟不了解我们华都的情况,我们还是自己来吧,事情过了那么久了,侦破工作还是有些难度的,现在幕后的真凶尚未找到,不过这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随良逸推着翁玉华,从旁边不动声色地走过了,坐在了右侧的前排,开始和与会的其他领导打着招呼。

  很快,整个流程过了一遍,到了整点,领导入座,会议正式开场。

  会议开始先是领导进行讲话。

  随后是各个总局的领导进行总结。

  到了颁奖环节,获奖人员们一个一个上台。

  会议过了两个小时,终于告一段落。

  随良逸拿完了奖,推着翁玉华给前排各位领导打过招呼,随后退场。

  后排处,苏回和陆俊迟对视了一眼,陆俊迟也离开了现场。

  苏回的那个奖项是在后半程,会议的安排上有个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随良逸推着翁玉华出来,递给他一根手杖,让他撑在手里,他把折叠轮椅放在了车的后备箱,然后带着他向着华都的郊外驶去。

  翁玉华低头看着领带上苏回送给他的领带夹。

  当年他的夫人总是提醒他要带着这个小东西,按照她的说法,领带的领夹才是领带的魂,只有带了才正式才好看。

  有一次他忘记了,夫人还专门打车送到了会场去,那时候苏回也在,看着他们夫妻整理了领带。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

  现在他的爱人已经去世了三年,他依然总是忘记这些细节,没想到苏回倒还记得。

  车忽然停住了。

  随良逸下车,拉开了车门,把翁玉华从车中拉了出来,扶他来到了河边的长凳上。

  翁玉华皱眉抬头,这里是一处僻静的河边,看起来有点眼熟。

  随良逸道:“师兄,你还认得这是哪里吧?”

  翁玉华抬头辨认了一会,周围变化很大,但是他还是认了出来,这里是372的旧址。

  他扶了一下眼镜:“认得。过去我们年轻的时候,就是在这里做的决定。”

  对于他来说,那是一段不太好的记忆。

  二十年前,那一年的公安总结会也是在华都举行的。

  翁玉华记得,之所以想要搭建372心理研究院,是因为在那次总结会议上,他以警局顾问的身份,面对所有的领导进行了一次工作总结和宣讲。

  那时候他慷慨激昂,下面的听众却听得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