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2节(1 / 2)





  第224章 四王弑君(下)

  苏泽衡从踏入官场开始就没任过正职,蹲在钦天监擦完几年星盘之后就调进了光禄寺, 随后便凭着阁老之子的身份一路高歌猛进, 夺下了没人要的光禄寺卿, 整整十二年, 受着司礼监与礼部的夹板气。

  宫内祭祀、朝政大典,光禄寺就是专职打杂的受气包,若非苏泽均不敢在老爷子眼皮子底下欺压胞弟,只怕光禄寺早就被宫中拖欠的白条给压垮了。

  不过,这座皇宫十余年来一直对苏泽衡开放着,每当他深夜里回想起咸亨元年丧生在午门外的那些至友亲朋,就会隔段时间往大内夹带一些东西, 日积月累, 只怕苏泽衡本人都不清楚他到底在六宫禁苑埋了多少黑火。

  诚王额角紧绷, 转头回望着自己身后死伤惨重的兵马,他还是将父皇看得太浅薄了,刚才若非苏泽衡突燃利器,只怕他们就要全军覆没了。

  “屯疆精锐尚存, 王爷不必丧气。”

  “先生说的是……”事到如今, 诚王也早就没有了退路,北郊兵马孤零,刚才那一拨雷火让他与禁军两败俱伤,现在苏泽衡才是场上牌面最大的人,他撵着诚王往前淌,诚王不敢不从!

  “盾阵蚕行, 天雷助阵,今日不管挡在前面的是禁军还是金吾卫,通通杀无赦!”

  “诺!”屯疆军团不负精锐之称,他们的实力原就比京中兵马高出一截儿,现如今手上又掌着神兵利器,这场战争的风向简直就是一边倒。

  短短一炷香的功夫,寿康宫外三层防线尽数被破,禁军损伤惨重,昭毅将军这一支位于正中防线上,几乎是被火药犁了一遍,满地断肢残块。

  八大将军府,开局便折了一位,姚宏建等人守在在后三苑只觉得心惊肉跳。

  一小会儿的功夫,屯疆军团已经在禁军的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口子,剑锋直指寿康宫大门。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抓住楚太后、皇太孙,挟持这两个人质让昏君割土封王。

  至于苏泽衡方才所言的百官家眷,屯疆的士卒未必愿意费那个功夫……

  黑火不是无穷无尽的,苏泽衡开了豪口,底下的军士便无节制的肆用,所以在将至宫门之时,火药就“刚巧”用尽了。

  金吾卫第一时间发觉敌方前线兵卒的窘迫,火速转换方阵,与外围残余禁军形成包围圈,开始围剿叛逆。

  屯疆原本是刺进敌方本营的利剑,此刻却陷入了进退不得的危局,武成侯麾下统兵的三员大将发觉情况不对,意图寻找苏泽衡质问的时候,人已经不知所踪了;连带着重伤的诚王,也已经带着北郊那帮杂碎潜逃了。局面立转直下,逼得屯疆军团不得不破釜沉舟,好在方才一场大战,禁军已经被打残了,寿康宫外只剩金吾卫一股战力,三万对三万,敌我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屯疆军团还真不把金吾卫这帮后生放在眼里,一开始的惊慌过后,北疆士卒的凶狠就开始展现出来,金吾卫勉力应战,打得很是艰难。

  此时通济门外,赵秉安正执着千里镜观看皇宫上面飘浮的缕缕硝烟,轰隆的爆炸声已经停了有一会儿了,按照原定计划,该是他登场的时候了。

  两万黄沙死士,五千骁骑精锐,在护城河外停驻了一个时辰之后,竖起了东宫宿卫大旗,刀戟直对宫门,其中含义不言自明。

  高墙之上,姚鼎谯勉强稳住神色,镇远将军麾下一众心腹老将此刻也是左右为难,因为底下正在叫门的可是他们将军府的二公子——姚鼎诚。

  姚鼎谯目前尚不清楚宫内局面如何,可从一系列动向来看,圣上的布局明显落空了,宫内现在杀声震天,他不在乎最后谁赢谁输,可是父亲的安危不能不顾!

  不管赵秉安从哪里拉拢来的大军,姚鼎谯挡不住也不想挡,三千禁军回撤,徒留一道空门,任你来闯。

  姚鼎诚回望大军中车,眼见赵秉安点头示意,便率着两千骠骑直冲而过,拿下了这座宫门。

  寿康宫外生死相搏,苏泽衡却已经将伤了面颊的诚王拎到太和大殿。

  往日重臣煊赫的朝堂此时空无一人,诚王捂着还在渗血的脖颈,眼睁睁的看着苏泽衡这个叛逆面色嘲讽的坐上龙椅。

  他知道苏泽衡居心叵测,可他没想到此等小人也敢窥伺帝位,简直笑话!

  “王爷心有不甘吧,明明不久之前你才是最有可能坐上这把椅子的人,可惜一朝梦碎,啧啧,落得个连猪狗都不如的境地……”

  “要杀要刮悉听尊便,本王懒得听你这奸贼聒噪。”

  “哦,王爷舍得去死了,那为何还要在宗人府苟活那么久呢?每日眼睁睁的看着夏氏磋磨你的母妃王妃,逼着年幼的世子卑躬屈膝当牛做马,甚至不惜将侧妃侍妾送与他人床榻……”

  “住嘴!”

  “大皇子,你该恨的不是夏氏,而是将你摆在手上玩弄了二十余年的昏君,你以为宗人府里的动静他全然不知吗,别忘了,宗卫也是禁卫!”

  “我让你别说了!”

  “想想死去的宋娘娘,想想为你阖族含冤的杜家,想想你没在宗人府的那些子嗣,盛阆顼,你就不恨吗!”

  “啊!……”怎么能不恨,诚王撕心裂肺的疼过,自然也就铭心刻骨的恨过!

  可他终究不似太子,整整二十五年,他都是圣眷优厚的皇长子,那个人曾当着文武百官说过“诚王文韬武略,最肖于朕”,那个人曾在明辉殿一字一句的教导他弟子规,从小到大都偏袒他百倍于东宫,所以,诚王从懵懂的时候就以为,自己才是那个人最在意最看重的儿子,盛阆瓒若非占了嫡出的身份,屁都不是,可直到真相被戳破的那一日,他才明白,自己生来就是棋子,年长三月的庶长子,多么合适的磨刀石。

  压垮诚王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宋氏的死,这位娘娘先圈诚王府,后入宗人府,受尽了夏氏刁难,废诚王费尽百般心机往宫中传信,只求那个人能看在多年情分上放过母妃,可是直到宋氏咽气,宗人府发丧,他都没见到任何宫中来人。宋氏是废妃,不能入皇陵受后人香火,若非裕老亲王好心施舍,给了一副棺椁,恐怕也就是一卷破草席的下场。

  自那日起,诚王与乾封帝父子之间恩断义绝,盛阆顼自此之后有母无父。

  苏泽衡将诚王内心深处压抑已久的恨意全部挖掘出来,直至此刻,诚王方才真正下了弑父的决心。

  楚太后大限将至,这些日子昏昏沉沉,可她老人家还没咽下最后一口气,自然听得到宫墙之外那漫天厮杀。

  寿康宫是乾封帝精心修缮的,地方敞亮,构造坚固,百官家眷战战兢兢的站在宫殿上,无不瑟瑟发抖。

  都是女眷,平常囿于后宅哪经历过此等阵仗,这个时候也不论身份高低了,大家一起往里面挤吧。

  老太后强撑着精神支在凤椅上,她慌不得,太子妃不经事,守着皇太孙拿不了一点主意,待会宫门若是陷落,指望她保住皇嗣是不成的,还是要早做打算。

  气喘吁吁的将意思传给身旁心腹,老太后一头砸在软枕上,将昏未昏。

  撞门的声音越来越响,诰命里头已经隐约传出了哭声。

  宫内两万禁军全灭,姚宏建等大将若非得麾下死保,只怕这会儿早就被屯疆那些疯子给绞成肉酱了,李卓不在,金吾卫打不出气势,宫门已摇摇欲坠,死战,避无可避。

  突然,地面上石砖微颤,西北方向又响起了大批兵马行进的声音,听这愈发清晰的动静,就是冲着寿康宫来的!

  幸存的几位将军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面色凝重的遥望北面烽火。

  大军来自太庙还是北疆?两字之差却足以决定他们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