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节(2 / 2)


  耿曙坐回姜恒身边,就像赵竭守着姬珣一般,守着姜恒。

  殿内沉寂了很久很久,末了,姬珣开口,轻轻地说:“是我的。”

  姜恒:“……”

  “一金、二玉,三剑四神座,五国六钟,七岳八川,九鼎镇天下。”姬珣淡淡道,“很久很久以前的歌谣了,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见星玉。”

  “那是什么?”姜恒好奇地问。

  “一金,传国金玺。二玉,阴阳星玉珏。三剑,乃是烈光剑、天月剑、黑剑。”姬珣淡淡道,“四神座,为守护人间的四神。六钟为先王赐予五国诸侯,以及留在天下王都的六口古钟。”

  “七岳八川我知道,”姜恒道,“乃是神州大地的七座崇山峻岭,以及八条大江大河。”

  “九鼎就在宗庙内。”姬珣又说,“你们这块星玉,即是二玦中的一块。”

  耿曙似乎早就料到,问:“现在还你?”

  “不用了,”姬珣笑道,“既然早已易主,交由你保管也无妨。”说着,他缓慢起身,走到黒帘一侧的阳光下,轻轻叹了口气,说:“说是我的,也不对,应当说,古星玉珏,六百年前归属于姬家。”

  “几易其主,也并非就是姬家之物。”姬珣又看耿曙,说,“此玉乃阴玦,是与阳玦相生相合之玉,尚有一块阳玦,也许在汁琮手中。持有阴阳二玦者,须得上承天命,守护人间大地,就像这传国玉玺一般。我只听太傅说过世间有此玉,尚未见过。百年前,汁赢北伐时带走了它,那时我还没有出生。”

  姜恒明白了,这是人间的传承象征,难怪赵竭会特别注意到。

  “但赵将军在家中传书上,见过图样。”姬珣说,“若星玉在我手里,自当将阴玦予他。不过天下之大,古往今来众多生死浮沉,气运所至,王道所依,又何必拘泥于两块玉?”

  “是。”这句话,姜恒真心赞同。

  “等你娘归来的这段时日,你可在宫中自行读书习武。赵将军说,聂海你是习武的好料子,”姬珣又笑了笑,说,“可惜太傅前些日子就老了,宫内无人能教导你们。我又诸事缠身,无暇他顾,不若每日午后……”

  “我认识字的,”姜恒忙道,“在家里便有读书。”

  耿曙说:“我也识得。”

  “那么正好,”姬珣说,“不用我亲自教了,宫中藏书,你们都可自行取阅。”

  姬珣似乎有点累了,姜恒与耿曙便自觉告退。

  “原来是这样,”姜恒恍然大悟,说,“所以你是保护天子的人啊。”

  耿曙尚未想清楚,姜恒却已听出来了——耿曙持有阴玦,赵竭把这块玉留给了他,是不是想教导他,让他负起守卫王都的职责?

  但耿曙对此却明显兴趣欠奉,说道:“天子与我没关系,对我而言,唯一重要的是你。”

  两人互相看看,耿曙晾起衣服,今天打扫收拾的年轻侍卫没有来,姜恒便抱了不少书卷过来看,耿曙则开始独自清扫殿内。

  “这书……”姜恒喃喃道。

  “怎么?”耿曙问。

  “和我以前读的都不一样。”姜恒发现了,洛阳的藏书虽有不少诸子百家之学,更多的,却是历任太史留下的札记,从姬氏一统天下伊始,历任诸侯分封、大小战事、外交兵略与民生,哪怕宫闱争斗、弑父杀兄……

  ……人间王朝的血泪,世上百态,尽在此中,触目惊心,一行行的字,仿佛全是血。

  “怎么不一样了?”耿曙又问。

  姜恒答道:“没……没什么。”他翻开了一卷“梁记”,查看梁国往事,梁国得封四百三十二年,历来继位史便是一场活生生的杀戮史。

  这是姜恒以往从来没接触到的,为了权势,竟有这么多赤裸裸的恶,对他造成了太大的冲击。

  他翻开另一本宫中书札,又看了一会儿,便停下来,走到耿曙身边,耿曙正在洗屏风,姜恒沉默看了一会儿,也蹲下陪耿曙一起干活。

  “不读了?”耿曙问。

  姜恒没说话,耿曙也不催他,给他一块布,两人便开始擦屏风。

  “你说得对,”姜恒忽然道,“诸侯都想姬珣死。”

  耿曙“嗯”了声,姜恒道:“我知道为什么了,天子尚在,诸侯哪怕名号上也不敢自立,杀他侄儿,是为了让王朝一脉绝去后嗣,这样只要等姬珣死了,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争斗了。”

  耿曙说:“你在哪儿知道的?”

  姜恒示意那堆书。

  耿曙问:“那么为什么不直接下手杀他?不是来得更快么?”

  姜恒说:“因为谁也不敢先下手,哪一国先下手,就会被其余四国发兵铲除。这就是制衡。”

  耿曙开始晒被褥,又说:“所以至少在他自己死掉前,咱们是安全的。”

  “也不尽然。”姜恒跟在耿曙身后,说,“万一有人来暗杀他,再嫁祸给别国怎么办呢?”

  耿曙拍了几下棉被,从被褥上稍稍低头,看刚好被被子挡住的姜恒,说:“所以你看?我说了,洛阳也不安全。”

  比起自己,姜恒明显更担心天子的安危。但耿曙随后之言打消了他的顾虑。

  “但那个叫赵竭的,武技厉害得很,”耿曙说,“想刺杀姬珣也不容易的。”

  “他很强吗?”姜恒说。

  耿曙有点不情愿,拍拍棉被,从鼻孔里高傲地“唔”了一声。

  “比你强吗?”姜恒又问。

  耿曙一扬眉,说:“你觉得呢?我不知道。”

  姜恒说:“我觉得你比他厉害一点点。”说着,用手指头比画了下:“就这么点。”

  耿曙没有得到毫无原则的吹捧,反而让他更为受用。姜恒想了想,又说:“但也不一定,说不好他比你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