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宴无好宴(1 / 2)





  黄桃让小顺把东西留下,再给她们带话,“接受道歉,但不原谅。两家人还是不要来往比较好。”

  于是武阳候夫人带着一众女眷在平亲王府门口吃了个闭门羹。一张老脸烧的通红,恨恨地盯着平亲王府的大门到底也无可奈何地离开了,瞪了瞪让她一把老骨头了还受人白眼的罪魁祸首孙女宋小姐,才在世子夫人和丫鬟们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天子脚下,豪门之间有个风吹草动总是传的很快,何况还是皇后下旨申饬这样几十年难遇的稀罕事儿。

  不过一天时间,武阳侯府女眷被皇后下旨申饬的事情就传遍了整个贵族圈,就连平头百姓也有所耳闻,纷纷在茶余饭后讨论起来。

  毕竟自本朝立国以来皇后直接下旨申饬的人家五个手指头都能数出来。

  平民百姓讨论着这武阳侯府到底是怎么惹得皇后不喜,而豪门贵族则自有自己的门路,不过两天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得清清楚楚。各家都有那么一两个不肖子孙,不过丢脸丢到皇家去的却只有武阳候府一家,纷纷告诫自家孩子远离武阳侯府众人,尤其是女眷。

  别人怎么议论的黄桃并没有太过关心,只听说宋家小姐好像被送进了家庙。她现在正在烦恼的是还有一个多月龙凤胎就要满两周岁了,黄桃的意思是在家里好好热闹一下就好了,谁知道太后发了话,说是要在宫里给两个孩子庆生。

  对于宫宴,黄桃有点厌倦,谁知道太后又会不会带些什么不相干的人去!

  或许是出于愧疚,太后的意思是要大办,而皇帝也非常赞同。黄桃进宫跟皇后娘娘委婉的提了一下孩子还小,不好太过以免折了福分。

  皇后却是不赞同的,“投生在我们这样的人家已经是天大的福分了,还怕什么折了福分,万事有他们皇叔给他们顶着呢。”

  得,就连这样的话都没能劝回来,黄桃算是知道他们都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肠要给两个孩子一个盛大的出场式了。

  “你也不必担忧,左右不会年年都如此。何况像上次玥儿那样的事儿你也不想再发生了吧!好好让大伙儿看看,认认清,免得还有些不长眼的东西再冒犯了她们。”

  皇后把最后这点道出来,黄桃就觉得该办,必须办,好好的办,有特权不用傻蛋!

  因为这回的生辰宴在宫里办,什么菜品,客人,宴客地点等等一应琐事全部都由皇后给包办了,他们一家四口只用到时候打扮的光鲜亮丽地出席就好了。

  其间大公主程锦还跑了平亲王府几趟。今年大公主也及笄了,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要把日子过好可不是有个好的出身就可以的,皇后便有意让她学习一些家庭主妇的必备技能。

  这天大公主拿着宴客名单过来跟黄桃商量的时候正好遇到黄杏过来交账。

  黄杏也是常来王府的,没让人领着自己就往黄桃的书房走去,遇到正在和黄桃商量事情的大公主。

  有时候人与人的缘分就是这么奇妙,大公主一见黄杏便心生欢喜,觉得亲近。彼时大公主正和黄桃说着黄杏要不要参加宫宴的事情,黄杏就从院门口进来了。大公主从窗户里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温温柔柔的带着浅浅笑意的女子,在秋日的暖阳下款款走来,有风吹起鬓间的碎发她抬起手拢到耳后,露出精致的耳垂和白皙的脖颈。

  黄杏是郑嬷嬷严格按照淑女标准培养出来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大家闺秀的典范,不像黄桃只有在有需要的时候才会表演成一个大家闺秀。

  大公主登时抛下黄桃从书房里小跑着出来,“这位姐姐,你好漂亮,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家的姐姐?”程锦虽贵为公主,同龄的玩伴却很少,见到黄杏便眼睛一亮。

  黄杏有些莫名,不过还是温柔地回答道,“我是黄杏,王妃的妹妹。”说到这里黄杏又柔柔地笑起来。

  “你是伯母的妹妹?你就是杏姨?”大公主有些不可思议地瞪大了眼睛。

  “……”黄杏不明白眼前这个姑娘在说什么。

  黄桃从书房里出来对着黄杏说,“来啦,这位是大公主,王爷的大侄女。”

  这么一解释,黄杏便明白了。看着大公主懊恼的样子抿着嘴笑,“我不知道大公主在这里,也没什么见面礼给大公主,若是不嫌弃的话,我亲手做的桂花糕尝尝可好?”

  “为什么好容易有个漂亮姐姐却是我姨啊?”大公主嘟了嘟嘴无奈地感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