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0章拨弄水火





  公子帆摇了摇手中的折子,孙中规的脸上立马就变了颜色。公子帆也没有绕弯,微微叹了口气道:“公子的折子上来,为何不发?其实并不是朝廷不知道,而是实在没有办法去处理,而你这种方式,真的是太弱智了!用太守印来举检自己,好让自己进京,若是直接被刑部下令斩杀呢?”

  “大人,草民也实在是没有法子,只有去搏一搏才有可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除此之外,我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你是觉得自己这样做会很高尚吗?”

  听了公子帆如此严明的语气,孙中规不由得打了个冷战,的确,如果没有公子帆的帮助,自己又会不会成为刀下鬼呢?

  公子帆无奈摇头:“实在是……你这做法实在太荒唐了!”孙中规也不做声,其实现在,公子帆也是在教会他为人处世的韬略。

  良久,公子帆将一份奏折放在文案上展开:“心里有百姓,就是好的。至于如何做,就在你了!我已求得一份空榜,由你私访门第,回乡查案。当然,这份折子你也要随身携带,不要弄丢,作为你的地位凭证,以免后患。你要珍惜这次机会,彰显自己的实力,使自己的梦想成真,为黎民百姓造福、为官一乡。”

  孙中规连忙跪拜谢恩,公子帆则匆忙上前拦着他下礼:“你这是做什么?当朝,君为皇室平天下,是君子之道。于情于理,你该在大殿上跪拜天子,而非同朝者官。做人要有底气,能者多劳,是为善事,公子应当懂得。这样,我派人与你去取身外所携之物,你暂且与云童同居于书院,诗词歌赋也可以有些交流,另外叙叙旧!”

  孙中规连忙下拜:“谢大人。”

  公子帆安排好,一伙人离开,在公子帆身后侧门,一个身影悄然而至:“先生竟对他如此放心。”来者,正是靖王。

  “正因为他初入仕途,我才会放心让他去做。而且誉王殿下那边也排出了结果,不知道是否会放水。”

  “纵然放水,也不会像先生一样,直接许诺一个按察使的职位出去。”

  “……”

  国子监内,公子帆又开始了讲学,从誉王那里看,今年科考的改革还是不错的。所以,他立刻又变得十分受这些学官尊敬。

  榜发,各路考生纷纷前去探榜,云童却不急,因此,孙中规也不急。但是管家没能沉得住气,与人前去窥探了。不一会儿,就听到他们回来高呼:“中了,中了,都中了,全都中了。”

  听见这呼声,把萧静儿吵了出来,忙问:“中什么了?”

  “阁子第二,孙先生第一!孙先生是要‘连中三元’啊!”

  这时公子帆也回来了,听到这些一脸浅笑:“叫他们准备好去皇宫殿试,另外,让孙循穿上已备好的新衣前去赴试。人是我选的,让他们后悔去吧!”

  进了正堂,萧静儿倒上了一杯菊花茶,微微一笑:“你看看管家的样子,被你这一句话,都嘚瑟成什么样了!也不管管。”

  公子帆听了,笑容满面:“他们这点小九九,我不过是当作装聋作哑罢了!这帮人,真是被京城里的风气给带歪了。”说到这里,便幽幽地叹了口气。

  “不过,兄长,你现在与靖王兄长已经是半依半离,如此做法,会不会让敬王拥有可乘之机?”

  公子帆点点头:“他也该动了。”

  ……

  “宣,三百才子进殿!”震天鼓声荡气回肠,高雅之乐在宫闱之内流转。

  鲤鱼跃龙门,这是唯一一次可以走宫闱正门。苏素也是参了考的,只不过因为他是朝官,所以为国子监生。发榜时,一百零四名,也是好运气。但是叔侄同考,云童位列第二,他这个叔叔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

  “叔伯不用担心,您这靖王殿下的贴身带刀侍卫可是我换不来的。”不知何时,云童已站在了苏素的身边。

  “你个……,算了,不说了,说你等于是说了自己。”

  看着苏素的样子,云童不由“呵呵”一笑,没有再做声。悠哉悠哉地上殿备试。

  孙中规则安之若素,对于这些东西都没有什么感觉。或者说,这种官场的人情世故,他还没有什么感觉。其实也不过是些许一角,还没有涉及到那个高度。

  云童和孙中规是最后上来的,但是他们却是站在最前面的。这个时候,很多人才把心思集中在他们二人身上,不过这种态度,靖王还是十分认可的。

  入列站好,教习杨环将皇榜捧至公子帆面前。即刻,圣乐震天,与靖王示意后,公子帆起封皇榜宣读圣旨:

  “皇恩浩荡,泽披天下,圣上有旨:”学子齐跪,“冥冥中天,喜得才子,然朕抱恙,特批监国皇子靖王、国子祭酒云帆,亲督殿试,以拔名类荟萃。命云起为主考官,霍桑、杨环为佑。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学子平身。”

  “谢殿下!”

  靖王入座,公子帆陪侍。云起立前抽题,对签问道:“何为‘稳定’?”

  “回大人:江山无事是为‘稳’,安稳江山是为‘定’。”苏素脱口而出。

  “详解。”

  “百姓祥和,安居乐业,便不会有造反之心,这是内稳。敌寇来犯,将官外发,便可以安稳疆界,这是外定。安定,不仅仅是安稳,更要延续这种情况。”

  云起点点头,示意他退下,又问他人。

  “先要有小的安定,才会有大的安定。否则的话,一切都是空谈。”孙中规出列拜行,“古人云:攘外必先安内。大人的话的确如此,但是还是理想化了一点。现在江山不稳,是因为大炙内部还有问题,比如说官员的贪腐、地霸的压榨,这些问题不除,还是会内忧外患。虽说不可能全部惩处,但是肃清内政仍然是重中之重。”

  云起随即开口:“现在是科考阶段,当以题目为基。”

  孙中规意识到自己的失言,拜数下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