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长媳(重生)第23节(1 / 2)





  床上那道身影没吭声,便是默认了。

  国公爷退了出来。

  随后大步出东华门骑马往王府疾驰,连夜到了家里,也不往清晖殿去,而是径直来到王书淮的书房。

  兜帽一掀,推门而开,光色铺了进去,一道月白的身影卓然伫立,正是王书淮。

  国公爷看着清俊翩然的孙子,眼底精光毕露,

  “孩子,你的机会来了。”

  国公爷口中的机会自然不是指给王书淮正名,曾经的疆场主帅,一国柱石,眼光看得比谁都长远。

  年轻的男人,眉目淡漠而冷隽,语气亦是干净而清冽,“是,孙儿等这个机会很久了。”

  “好。”国公爷来到隔扇后的圈椅坐下,自顾自倒了一杯茶,王书淮在他身前不远处立定,

  国公爷握着茶盏,并未急着喝,而是道,“淮儿啊,你挫了靖安王士气,名扬四海,是‘名’更是‘势’,回头携此‘势’,南下金陵,江南豪族畏惧你,百姓信服你,国策方可顺利推行,事半功倍也。”

  王书淮抬眸,视线与他相交,“这正是孙儿接战的原因。”

  国公爷看着神色自若的孙子,指着跟前的锦杌叫他坐下,“祖父今夜过来,是有件事托付给你。”

  国公爷从怀里掏出一本发黄的小册子,“祖父这么多年暗中经营不少棋子,如今这些人手都交给你。”

  “还有这枚印信。”

  国公爷又将一血红的寿山石小印递给王书淮,王书淮眸眼一眯,并没有立即接过来,“祖父何意?”

  国公爷笑,“傻孩子,祖父被拘宫中,常年待在长公主身边,不便调动这些人手,从今往后你就是他们的主人。”

  王书淮怔愣了下,毫不迟疑接了过来。

  翻过印信,两个篆字映入眼帘,看清那两个字,王书淮脸色一变,“祖父?”

  国公爷面容含笑,带着几分怅惘,“孩子,委屈你接祖父的班。”

  王书淮捏着印信心底五味陈杂,不过一瞬间所有情绪被他藏得干干净净,

  “那样东西真的在祖父手中?”

  国公爷摇头,“并不在我手中,在何处我亦不知。”

  王书淮眼神锐利分明,“所以,当年先皇后下令将王府并入公主府,便是假借修缮之名,寻那样东西?”

  “是。”国公爷手搭在膝盖上,长叹一声,“但她没有找到,今后托付给你了。”

  王书淮垂眸看了一眼那印信,握入掌中不再做声。

  国公爷不宜久留,起身时,温和地拍了拍孙子肩身,“对了,今日你生辰,好好陪陪你媳妇,记得安抚她。”

  王书淮想起谢云初嚷嚷和离的话,脸上情绪淡下来,应付道,“祖父多虑了,谢氏很好。”人家高高兴兴喝酒去了,哪还记得他的生辰。

  看着王书淮毫无波澜的面庞,国公爷便知他与谢云初是怎么回事,叹了一口气,“年轻时奔前程固然是重要的,可待你老了,却发现功名大业也不过那么回事,有些风景错过了,再回头不一定是原先的风景,孩子,莫要太孤执了,也莫要走祖父的老路。”

  王书淮漫不经心应了一声。

  国公爷晓得他不愿意听自己唠叨,转身往外去。

  王书淮立在廊庑下目送国公爷远去,今夜无月,苍穹一片深黯,他掌心摩挲着那枚印信,开始寻思那个流传在王家的久远传说,这时,明贵从侧面的柱子旁露出个脑袋,笑嘻嘻望着他,

  “二爷,今日初二,是您的生辰,您是不是该去后院呀,昨个儿不是没去嘛,今夜补上。”

  明贵明里暗里试探春祺,已猜到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意味着什么。

  哪知他话音一落,那好脾气的主子忽然冷若冰霜,转身往屋内去,只扔下两字,

  “不去。”

  几位太太老爷坐马车陆续回府。

  大太太亲眼见识了孟鲁川的武艺,暗想那把长刀若坎在自己儿子身上,八成没了命,她无比庆幸王书淮挺身而出,挡了儿子的灾,住在王家本就够窘迫了,若是再惦记旁的,纯属自个儿没事找事,大太太不求富贵,只求平安,是以这一日安安生生回了府。

  姜氏则一改往日温吞懦弱,趾高气昂进了二房的地盘,她毫不掩饰地跟丈夫说,“淮哥儿争气,今后咱们夫妻也能昂首挺胸做人。”

  二老爷倒是兴致不高,耷拉着脑袋往前走,

  “得了吧,这种拿命换来的荣耀我宁愿不要。”

  姜氏不说话了,越想越气,“你方才听到老四媳妇那话了没,听那意思,得幸亏是长公主摆了这一局,我家哥儿才能出人头地,我呸,我儿靠得是自己真本事,倒是她儿子,没有长公主提携,我看他能做什么。”

  二老爷心情不佳,不耐烦摆摆手,“行啦行啦,少说些有的没的,我要是你,还是花心思在自家儿媳媳妇身上,催着他们早些生个孙子出来。”

  这话指的是谢云初与王书淮。

  姜氏于是又开始数落儿媳妇,二老爷听不下去了,“你就不能像三弟妹那般稳重些嘛,那可是自家儿媳妇,你不疼着护着,哪有编排她的道理,她近来确实不够勤勉,可那不是急着生孩子去了吗?”

  姜氏一听二老爷拿她跟三太太比,怒火窜了上来,眼泪巴拉巴拉掉,狠狠揪了他一把,“你什么意思,你嫌弃我不如三弟妹能干?那你干脆休了我,再娶一个能干的去。”

  二老爷也知自己失言,好哄歹哄将人劝进去了。

  至于他口中的三太太周氏,将将沐浴更衣,舒舒服服靠在罗汉床上假寐,丫鬟在一旁替她打扇,

  三太太撑额问道,“老爷还没回来?”

  丫鬟正要答,外头传来丈夫低沉的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