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长媳(重生)第62节(1 / 2)





  姜氏也后知后觉,不好再责问,只是谢云初以前行事那般稳妥,如今简直换了个人似的,令姜氏很是纳闷,是什么缘故让一个人发生这么大转变,说不伺候婆母就不伺候了。

  不过如今她也不缺人伺候,既然拿捏不了谢云初,慢慢的也就歇了心思。

  做出一副语重心长的模样,“他好不容易回来一趟,饮食穿衣用度上你上些心…”一想起这么久没见到儿子,姜氏眼眶酸痛。

  这些事根本轮不到姜氏来吩咐,林嬷嬷早就替王书淮张罗去了。

  “媳妇遵命。”

  谢云初回了春景堂。

  原以为王书淮要忙到半夜回来,哪知道她刚用了午膳,正在陪着孩子打盹,听到轻微的动静,便见一道高大的身影坐在了对面圈椅里,他想是疲惫,撑额靠在桌案假寐,手指轻轻揉捏着太阳穴,阖目不言。

  谢云初慢慢坐起身,轻轻唤了一声,“二爷?”

  男人睁开眼,还是那张清润俊逸的脸,神情与往日也没有太多的不同,昨晚疯狂定是因素了太久,谢云初也没太在意,便问道,

  “您这个时候怎么回来了?”

  王书淮怔怔看着妻子,神情难掩疲惫,二十四那日收到飞鸽传书,他急得当日快马加鞭往京城赶,当夜只在淮水的码头歇了两个时辰又接着赶路,好不容易二十五日夜里回了京。

  半路听说谢云初是虚惊一场,他由衷松了一口气,回来时看着柔软的妻子躺在塌上,便没压住心思。

  忍了几个月的邪火憋着慌,好不容易碰着了摸着了,可不得尽兴。

  王书淮不知出于什么心思,并没有告诉谢云初真相,只道,“我将余杭平了,朝中一些老臣不满,陛下急召人入京,刘大人病了,我便替了他。”

  不是什么大事。

  谢云初亲自替他斟茶,“哎哟,今年的西湖龙井少,公中分下来的我都给捎去江南给您了,你试试这武夷山大红袍。”

  王书淮不喜欢口感特别重的茶水,抿了小口也搁下了。

  谢云初又道,“您回头在江南多买些回来。”

  王书淮目光落在睡熟的女儿身上,“不妨事,珂儿可还好?”

  谢云初提到女儿不自禁流露出微笑,目光挪过去,怜爱地抚了抚她的发梢,“好着呢,现在能扶着桌椅走好长一段,还没学会走,就想着要跑,昨个儿摔了一跤,我以为她要哭,她竟然没有,扬起脏兮兮的小脸就朝我笑。”

  王书淮神色也柔软,“性子像我。”他少时也不爱哭,转念一想,谢云初也是如此,又补充道,“也像你。”

  这氛围就怪怪的。

  谢云初看着孩子,王书淮看着她。

  心里太多话,却又无从说起。

  “对了,给你捎的料子可喜欢,若是喜欢,回头我再买些送回来。”

  明贵尚且懂得关怀妻子,他王书淮也可以。

  这一路回京,他都在回想,他这两年太忙,陪她的时候少之又少,他盼着她关心他,她何尝又不是如此。

  谢云初替女儿理着衣领,头也没抬回道,“二爷送回来,我便立即分给了其他几房,他们都惦记着二爷安危,我便替二爷做了这个人情,寻常其他哪家爷出京差,又或者去游历山水,总要捎些节礼回来,咱们少不得回个礼。”

  王书淮虽然有些失望,却也认为妻子做得对。

  “那我下回再挑些,”目光落在她发髻,不见她佩戴他刻的簪子,忍不住问,

  “你喜欢什么首饰?”

  如果说先前那句只是客套,这么没由来的一句便是令谢云初诧异了。

  “二爷?”

  她回过眸来,迎视他的目光。

  王书淮脸色没有半分变化,也没有解释的意思,仿佛他问的很是稀松平常。

  谢云初也不好细问,就失笑回道,“我家里什么都有,您不必破费,倒是您,在江南银子够用吗?不够用的话,您先前的月银,我都替您存着,可以带过去。”

  王书淮摇头,“不必,你留着花,我在江南一切都好。”

  话落又有些后悔,担心这么一说,谢云初不挂念他。

  果然,谢云初神情极是轻松,笑容也舒展开,“二爷春风得意,气色都好了。”

  她发现王书淮眉目有些变化,就像是宝刀出鞘,眉宇有一抹锋刃般的光彩,年纪轻轻独当一面,必定是意气风发,壮志凌云。

  王书淮今日面圣,成果皇帝很满意,又许了他更多权限,王书淮心情着实不错,

  清隽的眼就这么望了过来,“夫人,过段时日我便能在江南稳住脚跟,你愿意南下吗?”

  谢云初听了这话,猛呛了下口水,指了指孩子,“姐儿还这么小,去江南怕水土不服。”

  王书淮看着嫩生生的女儿,暗啧了一声,止住念头。

  谢云初觉得王书淮这次回来有些奇怪,耐不住疑惑问,“二爷,您为什么希望我跟您过去?”

  前世他可是生怕她缠着他,拖他后腿。

  王书淮总不能说防着信王再骚扰妻子,便解释道,“江南应酬颇多,若是你在,可替我分担一些。”

  这个理由很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