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长媳(重生)第166节(1 / 2)





  国公爷想着,王家有王书淮这颗擎天大树,已没什么叫他操心的,再过一两年,大约他也要回去。

  王书淮对外声称谢云初被找回了来,自有不少记恩的女眷前来探望,王家谢绝外客,女眷执意留下厚礼,光这半日的功夫,春景堂前面的花厅堆满了锦盒。

  沈颐和王怡宁等人听到消息,傍晚遣丈夫来打探消息,后知真相,又添了几分悲切。

  如此也好,一来孩子还有个念想,二来,也能杜绝京城官宦那些蠢蠢欲动的心,再有人寻到沈颐跟前询问谢云初近况,沈颐肯定了谢云初回府的消息,京城原先那些传言也渐渐消散。

  为了不辜负谢云初一番心血,姐妹们陆陆续续回到书院,继续授课。

  一切仿佛回到了正轨。

  入夜后,王书淮彻底瞧不清了,却还是亲自哄着两个孩子入睡,有了父亲的陪伴,孩子脸上也露出笑容,睡得也踏实多了,哄完孩子,王书淮沐浴更衣回到内室,独自一人坐在拔步床的床沿上。

  屋子里安静极了,没有一丝响动,明明只是一间极小的内室,他却仿佛置身某个广袤的荒原,无边无际的暮风裹挟着他,他不知来自何方,亦不知将往何处去。

  过去每每离京,他脚步异常坚定,去时意气风发,回时神采飞扬,当时不觉如何,如今才明白,那是因为家里有她,转身时有她挥手告别,回来时有她洗手作羹汤。

  她是他心里的根,没了她,他便如荒原的枯草,无根之浮萍。

  枯坐了不知多久,到精神极度疲惫时,人慢慢卧下。

  枕巾上残留着她的梨花香,转身将她的引枕抱入怀里。

  闭上眼,脑海映出那双干净纯澈的眸子,那里始终燃着一盏不灭的明灯,映照出他和孩子回家的路。

  那是不能为任何人替代的谢云初。

  冷杉费了两日功夫,将信王有关的邸报文书全部送来内阁后方的独属首辅的阁楼。

  王书淮不打算舍下孩子,将珂姐儿和珝哥儿一道带来了内阁,皇帝每日午时便来内阁所在的文华殿听政,王书淮过去请安,皇帝瞧见王书淮被覆住的双眼,唏嘘不已,宽慰一番。

  这几日王书淮都不曾上朝,各个要害部门均是他的心腹,整个官署区照旧运转,只每日有要闻便来讨他示下,王书淮独自坐在案后,听书童读阅文书邸报,一面在心里琢磨信王可能的去处。

  珂姐儿做小公子装扮在院子里采花,珝哥儿跟着翰林院一位年轻的夫子在堂屋里认字读书,冬宁也穿着小厮的衣裳伙同明贵陪伴左右。

  一日珂姐儿蹦蹦跳跳不小心跑去了前面正殿,珝哥儿也默不作声跟在她身后,恰恰皇帝正与几位大臣议事,瞧见门口探出两张粉雕玉琢的小脸,十分讶异,问道,“内阁怎么会有稚童?”

  宫人看了珂姐儿姐弟一眼,轻声回禀,“陛下,这是王阁老家里的一双儿女。”

  皇帝顿时明白了,幽幽轻叹一声,朝珂姐儿招手。

  珂姐儿高高兴兴跃进来,先朝皇帝屈膝请安,珝哥儿也有模有样作了个揖,谢云初教导他们见到长辈行礼,姐弟俩牢记在心。

  珂姐儿见皇帝神色和蔼便好奇问,“您是谁呀,以前怎么没见过?”

  宫人眼中惊异迭起,正要斥责,为皇帝抬手给挥退,他俯身过来,温润地笑道,

  “朕是皇帝。”

  “皇帝是什么?”

  “皇帝是天下之主。”

  珂姐儿眼珠儿转悠片刻道,“您既然是天下之主,能否帮我把娘亲找回来。”

  皇帝眸光一涩,心疼地没有说话,默了半晌道,“叔叔一定竭尽全力。”

  接下来几日,王书淮白日在内阁查阅资料,傍晚带着两个孩子回府,有了爹爹的陪伴,孩子们情绪比先前要平缓了许多,这个空档,王书淮听闻谢晖病危,又亲自走了一趟谢府,坐在谢晖卧榻前,望着昏迷不醒的岳丈允诺,

  “初儿和佑儿没有死,他们是为信王所劫,您信我,我一定把他们寻回来。”

  明夫人见王书淮语气格外笃定,重新燃起了希望,

  “找到证据了吗?”

  王书淮默了默,“快了。”

  随后明夫人便拿王书淮的话一遍又一遍在谢晖塌前唠叨,盼着谢晖早日醒来。

  谢云初离开的第二十日,王书淮吃了几服药,眼眸有所好转,只是依旧看不清文书,每日浩如烟海的文书一卷卷被摊开,又一卷卷被挪走。

  大晋各地郡县每三日均有邸报送来京城,以叙述各地近况见闻,王书淮过去均有阅览邸报的习惯。

  他心思缜密到,将所有六月二十八日往后的邸报都调阅过来,以防自己漏去重要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某一日午后,王书淮撑额闭目养神时,突然听到书童吟道,

  “六月二十九卯时末,保定府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状似孔明灯…”

  王书淮听到这,思绪猛地一顿,“等等!”

  “你再说一遍?”他屏住呼吸,总觉得冥冥中寻到了一丝线头。

  书童于是再读了一遍,王书淮脑海有电石火光闪过,

  六月二十九,可不就是初儿出事那日吗?卯时末,也对得上,

  那声尖叫从水面半空传来…

  有状似孔明灯的不明飞行物掠过上空…

  只觉那层笼罩在面前的迷雾有散开的迹象。

  王书淮心猛跳了几下,连忙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