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十三章念想(上)(2 / 2)

  “正是。”

  王隆觉得可笑,道:“中原倒是愿,和亲开市,哪朝不曾有,可过不了多久又是大乱。”

  “因为和亲开市,皆一时的缓和之法,并非真正纳入治下。”萧寰道,“舅父可反过来看,当年的鬼方、土方、犬戎、北狄,后来都去了何处?历来归化之事,从来不少。”

  王隆道:“话虽如此,可这些戎狄归化,都是在内迁中原之后才可施行,总不可将匈奴鲜卑都迁入中原,而他们只要留在塞外,便必定要与中原作对。”

  “他们总有作对无望的时候,”萧寰淡淡道,“只要有朝一日,他们发现凭骏马强弩也无法动得中原一根指头,或戎狄的民人发现归附中原比他们劫掠行凶更能吃饱穿暖之时,自然会心平气和,相安无事。”

  王隆看着萧寰,觉得有意思。

  “我记得,你一向不喜欢孟子。”他说,“说那王道虚无,霸道才是立足之本。上次我在京中与你谈起如何对付诸戎,你说的可是制衡而非归化,莫非现在竟是转了性?”

  “并非转性。”萧寰道,“眼下要平复边患,制衡仍是上策。孤说的这些,不过长远之计罢了。这阵子多了一点见识,想的也就多了些。”

  “哦?”王隆颇感兴趣,“什么见识,不妨说来听听?”

  萧寰看着他:“比如,舅父可曾想过,从脚下之处出发,径直朝远方而行,最远可到何处?”

  王隆哂然。

  “古云八柱擎天。”他说,“最远者,应当会到天涯海角,可见到那擎天之处。”

  萧寰摇头:“世上并无天涯海角,也无擎天之柱。从脚下出发直走,无论是何方向,最终都会回到原地。”

  王隆诧异不已,哑然而笑。

  “你这是从何处听来的奇谈怪论?”他说,“天圆地方,地既是方的,自然有边界,又怎会回到原处?”

  萧寰知道这话在别人听来确实是奇谈怪论。

  就像虞嫣那时蓦地出现在自己面前一样。

  他笑了笑,不加解释。

  “舅父可曾想过,这天下,除我朝和边境上的四方蛮夷,还有何人。”萧寰忽而问道。

  王隆一向地理广博,捋了捋胡须,道:“据我所知,东边出了海,有乐浪高句丽及倭国,东南和南方有夷洲和朱崖洲,再远,皆茫茫大海,岛国散布。往北过了大漠有北海,再往前便是常年苦寒之地,少有人居。而往西走,倒是地域广袤,出了西域,有乌孙、康居、大月氏、天竺,再远便是大秦,若是再远,则无记载。不过就算还有,离中原也已十分遥远,最多不过有零星贸易来往,不值一提。”

  萧寰道:“那些更远的地方,虽不知名,贸易零星,但不过因为长途跋涉,交通不便罢了。有朝一日,这些人若得了坚船利器,远渡重洋而来,而我等对其一无所知,其威胁远甚于匈奴鲜卑。”

  王隆讶然,只觉啼笑皆非。

  “你这思虑,也未免太远了些。”他说,“莫不是看了些志怪奇闻想出来的?”

  萧寰道:“就算是居安思危,也不妨想上一想。”

  王隆道:“若是如此,你有甚打算?”

  “无甚打算。”萧寰说着,将案上的地图卷起,放到一边,“无论来敌何人,中原除了变强些,皆无出路。”

  王隆总觉得他说这些话怪怪的,正待再问,李泰突然走进来,向萧寰呈上一封信:“殿下,这是长安来的急件。”

  萧寰随即接过,拆开来看,未几,眉头动了动。

  “何事?”王隆忙问。

  “孤须再回京中一趟。”萧寰道,“父皇召孤回京,商议应对弗邪称臣之事。”

  王隆颔首。

  皇帝到底是清醒,知道这样的事,绝对不能少了萧寰的意见。

  “何时动身?”王隆问道。

  “此事不可拖。”萧寰道,“弗邪的使者已经在路上,孤越早动身越好。”

  王隆了然,却叹口气。

  “这弗邪也真是,也不会挑挑日子。”他说,“你刚会朔方不久,又要到京城去。这天寒地冻的,路上免不得折腾。”

  萧寰道:“不过是回京罢了,有甚大不了。”

  王隆接着道:“你当下回去,磨磨蹭蹭也到了年节,干脆就在京中过了年节再回来。”

  萧寰听得这话,心中生出些不好的预感:“为何?”

  “还能为何?”王隆笑一声,道,“沁阳大长公主那边,已经为你物色好了十几家闺秀,都是品貌双全,识文能诗。你回去便好好挑一挑,将婚事办好了再回来。”

  萧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