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5章





  算算日子,陈怀安当下也应收到他的信件,只要陈怀安信他所言,此刻也当开始了修行之路。

  到时他于京都为陈家攫取利益,而陈家则在后方依靠炼神树种迅速修行。

  恐不出十年,陈家便能由凡俗世家,转为修仙世家。

  至若那时,哪怕姜时堰成为天下共主,姜国成为百国之王,也将奈何不得陈家。

  陈家,将独立于世俗之外!

  只不过这些事情,陈寻自不会告诉姜时堰。

  而姜时堰如今要聘他为国师,又恰恰符合着陈寻前来京都要达成的想法。

  所以在将心中念头尽数一收后,陈寻也侧目看向姜时堰,低声笑道:“姜皇既有下此决断,我又怎能不从。”

  “若姜国当下危机得解,在下自愿为姜国国师,护姜皇与姜国顺遂。”

  听得陈寻的答复,姜时堰双目也微微一亮。

  若陈寻所言尽皆为真,那身前人的重要性,于他,于姜国而言都是为不可忽视的存在。

  惟因对方既能帮扶姜国,自也能帮扶他国,且姜时堰自认在诸多大国之下,姜国确实没有太多竞争力。

  哪怕姜时堰认为陈寻正是看中姜国实力不强这一点,才选择姜国。

  但他也难保证,陈寻会不会变更心意,另寻他国以扶持。

  毕竟大国屈指可数,但小国强国却是一抓一大把。

  所以他需要将陈寻捆绑在姜国的战车之上,至少不能让对方能够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而让对方成为姜国国师,名显诸国,便是他的第一步。

  一旦对方认下这一名头,纵是陈寻想要舍弃姜国,再去往他国扶持其他国家争霸,凭着他曾为姜国国师一事,其余诸国对于陈寻都会多一份忌惮与警惕。

  介时,陈寻也将会付出更多的精力与代价,获取他国信任。

  而这于陈寻而言,不可谓不费时费力。

  是以在姜国与他国取舍之下,姜时堰肯定对方最终还是会放弃另择一国以扶持的想法。

  只不过这一看似为陈寻冠礼迎贺,实则明晃晃地告诉陈寻,自己要将对方绑在姜国战车上的意图,于姜时堰看来,陈寻自能品出其中意思。

  因此对于陈寻能否答应,姜时堰心中也有着不小忐忑。

  好在……

  对方应允了。

  姜时堰将攥紧着的双手微微一松,在缓缓吐出一口气后,再又笑道:“既如此,尊驾便与我静候牧国佳音即是。”

  “自听姜皇所言。”陈寻垂首应道。

  话落,金色晨曦也随着时间流转,照射到两人身上。

  金光覆盖之下,杂碎凌乱的花卉,隐于暗面的,沟壑纵横的地形图,好似都倾诉着,沐浴灿烂光芒下的两人,心中无穷大的野心。

  第 37 章

  “明德一十七年, 是岁夏中,有仙驾鹤以至玄京,言说王得天命,天以授恩, 王, 当为天下共主。”

  “王, 愕之;后以示仙曰:天下文才跃居我之上者, 数人;天下武德临于我之上者, 亦数人;余,文无高于众人, 武亦无超之众人, 怎可负以天恩,为天下共主。”

  “故王欲舍天命,放天恩,仅为一国之君。”

  “然仙曰:王为帝,知人以善用,赏罚亦分明,重贤才, 远小人,知进退, 明得失, 凭此美德,当为天下共主。”

  “王,言:天下得此美德者,非他一人, 欲再推脱之。”

  “仙不允,后以言说:愿为王之师, 助王以为天下共主。”

  “王复以震惊,良久,终颔首以应仙人之言。”————《历经·本纪·卷一·姜朝本纪·姜太祖传》

  在将最后一字写于纸上后,张无伤也缓缓吐出一口气,而后又侧目看向身旁之人,低声问道:“昨日姜皇要求的,近日来的史料记载,你可记下来了?”

  “回大人,已尽数抄录于此,还请大人过目,”听到张无伤的话,已早一步搁笔于桌上的刘长冶也忙点了点头,随即便从身畔取过一页纸张递予张无伤。

  “明德一十七年,是岁夏初,梁宋陈兵于江北边境,欲攻伐于姜。”

  “然过有二月,于三国陈兵江北,欲启战之际,庄国携百乘之兵,以侵入宋境。”

  “梁宋回防以攻于庄,三国战起;姜为防梁宋之兵复返,故仍陈兵镇于江北。”

  “是岁冬,梁宋庄三国激战数月,庄终以覆梁宋;可孰知牧国竟已于月余前,侵入庄国国境,占据庄国边境丰南城。”

  “庄骇然,速以回援本国以迎牧,丰南之战自此始。”

  “而姜知梁宋覆灭,便欲于江北撤兵,但遇梁宋皇族,求以姜国助其守国。”

  “国师不乐,不欲允之;然,王,心软之;二人争吵数日,终姜出兵以助梁宋兴国。”

  “不错,不错,”姜时堰看着张无伤呈上来的史料书册,眼中也泛起一抹显而易见的喜色。

  但很快,他又似是想起什么一般,在微微一顿后,他便是将面上笑意一敛,随即低首看向张无伤,蹙眉沉声道:“不过这最后一句记叙却有不妥,全年无休更新腾讯群好,寺二耳儿五久仪四齐有坏国师名誉,还需再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