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凭乌鸦嘴在乱世发家日常第92节(1 / 2)





  “咚”的一声,所有人都同时开始举起勺子施粥。

  百姓的碗一个接着一个的递上去,不管碗的大小,总之一人舀上一整勺。但也并非没有人吃完以后,想要换一个队伍继续派,再领一碗粥的。

  崔舒若遥遥瞧见些熟悉的面孔,但她并没有动声色,直到一个头发邋遢的壮年男子不耐烦排那么久,试图把一个老人家挤出去时,崔舒若在心里默默催动乌鸦嘴。

  众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见到那个邋遢的壮年男子手里的碗突然就裂了,而且竟然一个踉跄摔倒,方才他仗着年轻有力气用来推倒老人的手不知怎么就骨折了。

  邋遢的壮年男子抱着手疼得面色扭曲,蹲在地上哀嚎。

  崔舒若揭开幂篱,跟荒凉破败的乐东郡比起来,崔舒若仿佛散发着犹如日月般的光辉,将目及之处都照得亮堂起来。

  加上举手投足时天生的矜贵,还有惊人心魄的美貌,她还未开口就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崔舒若轻轻一笑,如盈月,如萤火,像极了传闻中的仙人弟子,似乎天生就在悲悯世人,温和但极致疏离。

  “举头三尺有神明,接下来,若是还有人不按规矩领粥,欺凌老弱,皆会被神明惩罚。”她淡声道。

  而崔舒若身边的甲士们则整齐划一地大声重复崔舒若说的话,确保能叫所有人都听见。果不其然,这话一传出去,就有不少人偷偷站回原位,还有人吓得脸都白了。

  没有人会怀疑崔舒若说话的真实性。

  她是仙人弟子而,刚刚那个邋遢的壮年男人受伤得也太过诡异,确实像是被无形中的手抓住惩戒。

  百姓们低下头颅,嗡嗡声不止,有怯懦不敢说话的,有偷偷拜崔舒若的。

  可当崔舒若扫了一眼,淡声道:“安静。”

  仅仅是这一声,甚至还没等成排的甲士重复,也不知为何,偌大城门前竟真的完全安静了下来。

  负责施粥的青衣小官不住的擦汗,明明是依旧寒冷的春日,可他却满头大汗,显见是紧张极了。他是并州过来的人,自然是知道崔舒若的厉害,他生怕崔舒若会因此发怒。

  好在并没有,而且之后即便不用甲士们来回巡逻,也再也见不到有人敢欺凌老弱,甚至没人敢重新领一回。但就是崔舒若施粥的那一处,比周围排得要长很多,尤其是抱着小孩的。

  也许是对于神明的盲目拜服,百姓们认为崔舒若既然是仙人弟子,肯定也是有福气的人,说不准喝了她施过的粥,就能百病全消,再无灾祸,后面的一年顺顺利利。

  虽然崔舒若从没有这么说过,她身边的人也没穿过这个消息,但架不住百姓爱联想,而且擅长以讹传讹。若非如此,也不至于每每到了香火鼎盛的寺庙开素斋时,就有许多人抢着去。

  那些人里头,一多半是做着会被神仙与佛祖保佑的念头去的。

  这也就苦了崔舒若。

  她的这具身体娇弱,又被养在深闺,出入动辄十几二十几个婢女跟随,什么事都不需要她亲手做。如今乍然干活,那舀粥的勺子又大又重,她还要不停地装进百姓的碗里,没过多久手就开始酸痛了。

  可看看那么多满怀希冀的百姓,崔舒若只好换成左手,左右来回换了许多次,到最后完全是靠着意志力才勉强坚持下来。其实手都抖得不行了,但为了维持住自己的威慑力,她硬是做到神情不变。

  只撑到她自己该用午膳的时候,才换人。

  崔舒若看了眼自己如今的功德值,足足有四万多!她其实还是挺高兴的,有这些暂时是不必担忧性命了,等到齐国公后面下令大量种植棉花,并且让百姓们受益的时候,她还能加不少功德值。

  坐进轿子里以后,她直接脱力了。

  还好擅长按摩的雀音一直候着,只等着帮崔舒若按一按几个穴位,减少酸痛。

  这时候还不明显,等到回府邸里用午膳和晚膳的时候,才显出来了。她连筷子都握不动,止不住手的酸痛,下意识抖手,总之是拿不稳筷子了。

  但没事,她是郡主,奴仆环绕,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简直是易如反掌。婢女们不仅能帮她夹菜,还能做到崔舒若不需要多看一眼,也能夹得符合她心意,大小也刚好,绝不叫她吃的时候犯难。

  虽说累,但安稳人心是必须要做的。

  第二日崔舒若仍旧坚持去了,但每回只待一个时辰。

  许是摸清了崔舒若施粥的规律,她惊讶的发现,自己固定施粥的那一处,竟然会有人从天黑就开始排队等了,歇一晚上,到了第二天能排得上她亲手布的粥。

  而且这些人大多是为了生病或是残疾的亲人排的,也有自己身患病症,看着药石无医的。比起旁边施粥的队伍,崔舒若每日所施的人,几乎是最惨最可悲的。

  她意识到了以后,就决心要做什么。

  崔舒若很清楚,自己施的粥压根没有能治好病的作用,不过是一万普普通通掺了粟米的粥,可以裹腹,也只能裹腹。

  真正能救人的是医者,是药。

  所以崔舒若开始寻思以齐国公府的名义办免费的医馆跟善堂。一则医治患病的穷苦百姓,二则……收养爷娘都死在战乱的孤儿们。

  三管齐下,没有什么比这些更能收服人心的了。

  但这么大的事,若是支撑一日两日倒也罢了,时日久了是笔相当大的支出,还是得要齐国公同意才可。她干脆写了一封信,命人快马加鞭送到齐国公的手里,里头写上了她在乐东郡的见闻,还有自己的见解。

  崔舒若写完信以后,心中亦是十分感慨。

  她这些时日抽空便翻看曾经的乐东郡郡志,原来这里明明也曾是十分繁华的。乐东郡为于五郡的交接之处,又盛产红蓝草,那是做胭脂必备的料子,故而贸易兴盛。郡志还说,乐东郡女子较其他州郡,要更貌美。

  可就是这么一个热闹繁华的地方,街边的屋檐大多破败,有些砖瓦都塌了。

  至于年轻女子,更是如金子一般少见,活下来的也多是面色仓惶,看向谁都是一脸戒备。而在乐东郡,就连所谓的士族豪绅们,也大多不见踪影。

  崔舒若细问之下才清楚,原来丹恒觉得士族们比一般人尊贵,家中又富庶。故而在攻进来以后,最先遭殃的就是那些士族豪绅,貌美女子们被劫掠一空,男子们先是被虐杀,剩下的被当做猪羊圈养起来,时不时赶出来取乐。

  看着原本身份尊贵的人沦为自己玩物,才更能满足心中变态的欲望。

  这也是为什么乐东郡打下来以后,可以由着齐国公府的人安排,不必担心本地士族的缘故。

  多数死光了。

  荒凉的长街之上,最多的便是被丹恒族人玩弄着砍掉腿脚,或是剜了眼睛玩乐,最后只能满地爬的乞丐们。

  可这年头,没几个人家里有余粮,乞丐们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等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