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亡国公主登基了第109节(1 / 2)





  “不错。据某所知,”李太常自褶皱间露出笑容来:“太子已遣来使者,与公主相见。”

  众人不约而同地吐息。又有人担忧道:“只怕公主不肯移驾。”

  “公主若是不愿,恐姊弟离心,我等既为大周诚臣,自当尽心竭力……”李太常面容高深,吐字轻缓:“为太子分忧。”

  第92章

  昭昧比李家更早收到了颍州来使的消息, 且知晓来使当中,有宋含熹。

  宋含熹在颍州,她和李素节的关系就瞒不住李璋或说崔玄师, 派她前来,意义昭然若揭。

  昭昧闻言只嘲讽一笑,便迎着她们的心意, 派李素节亲自去接。

  李素节来到邢州城前,看到远处一队士兵簇拥着几辆马车, 最先一辆,就该坐着宋含熹。距离尚远时,她盯着那辆马车移不开视线,可距离越来越近,那马车就要停到她面前,她却别开视线, 不自然地去看驾车的马。

  军中缺马的困扰丝毫不减, 李素节见到马便思维散发, 评断这是匹好马,又天马行空地想到颍州此时的战力,接着,看到了车帘微动的一角。

  一道声音比容貌现得更早,杂着低徊的叹息。

  “素节。”

  话音落时,李素节见到一张熟悉的脸。

  她看着宋含熹自车中走出, 像很久以前, 快步走过去,又猝然止步, 隔开一人的空间,亦隔开时光数载, 轻唤:“……老师。”

  宋含熹走下马车,道:“好久不见。”

  只是几年,但什么都在改变。

  李素节带宋含熹走进邢州城,在使者队伍前和宋含熹说些不着边际的浅显话题,到安置妥当,与宋含熹在房间里再见,没有别人,只有她们两个,彼此才真正撕开那层陌生和客套。

  李素节为宋含熹倒茶,注视着茶水倾注杯中,举重若轻道:“老师是来做说客的吧。”

  宋含熹接过茶,喝了一口,说:“说什么?”

  李素节道:“说公主该北上去见齐王。”

  宋含熹笑了,捧着茶杯道:“我为的不是公主,是你。”

  李素节没有意味地笑。

  热茶的雾气在空中缭绕,宋含熹凝视着雾气,忽然道:“还记得小时候的事情吗?”

  “记得。”李素节道:“我离家出走,流落街头,食不饱腹,又受人欺辱——”

  “不是这个。”宋含熹打断她。

  李素节却说下去,坚定地直视她:“您救了我。”

  “举手之劳,不提也罢。”宋含熹将素日恩情轻易带过,说:“我想的却是那时,我与武相言及政事,为陛下得知,他盛怒之下欲将我斩首……你却拦在我身前。”

  李素节抿唇:“您也不必再说。”

  宋含熹也无视了这拒绝,径自说道:“你向陛下求情,百般劝阻,拖到了武相赶来,才留得我的性命。”

  李素节道:“您也救过我。”

  宋含熹摇头:“后来我问,说,陛下怒极,你那样拦在我身前,很可能要死在我前面,明知如此,为什么还要去拦?”

  “我说……”李素节垂眸,低声道:“总有些事情,比生命更重要。”

  “是。”宋含熹转头看她:“你说,总有些事情,比生命更重要。”

  李素节抬头,看进她的目光,不知其中究竟有什么触动,忽然就红了眼角。

  “素节。你当初为了我愿意抛却性命,可现在……”宋含熹抬手,轻抚李素节的脸庞,细细勾勒着她的模样,声音宽容:“却有了比我更重要的事情吗?”

  “老师!”李素节一把攥住她的手:“留下来吧……留下来吧。”

  宋含熹摇头:“你是太理想的人了,可权力容不下理想。”

  李素节道:“倘若能做到,理想又怎样?”

  宋含熹缓缓抽回手,脸上不见方才的温柔:“李璋有崔玄师,有大周几百年积淀的忠臣义士,可公主有什么?她只有你、你们的一腔孤勇。”

  “可我们正是凭借着一腔孤勇走到今天!”李素节霍然起身。

  “走到今天,”宋含熹面容冷硬,不容辩驳道:“也还没有走到他们的起点。”

  李素节凝噎。

  “你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好。”宋含熹道:“但我也有我想做的事情。我不说服你,你也不要来说服我。”

  李素节:“老师——”

  宋含熹道:“出去。”

  李素节察觉自己的失态,很快恢复理性,点头道:“您好好休息。”

  宋含熹是为李素节而来,但不为了说服什么。她们都不需要说服彼此,她们只是想再见一面。

  真正要被说服的,是昭昧。

  这支队伍中,有昭昧和李素节共同的熟人梅五,亦有共同的长辈宋含熹,除此之外,还有她们都只闻其名不见其面的身份特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