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亡国公主登基了第117节(1 / 2)





  这是两难的抉择,而这样的抉择,昭昧必须做出决定。自然,江流水也对此心知肚明。

  目前,江流水没有消息,姑且算是个好消息。而另外一个消息判断起来却没那么分明。

  继宋含熹之后,崔玄师欲亲自南来。

  这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崔玄师的目的无非那一点,可昭昧已经拒绝得分明,按宋含熹临走时所言,既然答案确定,接下来她们可能开战。然而,汝州已成李璋囊中之物,在这节骨眼上,崔玄师非但没有磨刀霍霍,反而亲入敌营,怎么想都有些不对。

  昭昧第一时间想到在路上把他干掉。

  什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一旦斩了崔玄师,李璋失去最大的助力,一个孩童还能掀起多大风浪。至于大义尽绝,那是后面的事情了,怎么算她们都不吃亏。

  但冷静下来后她又打消了这念头。

  崔玄师当那么容易死,也不会亲自前来了。

  既然不能杀,那就见招拆招。昭昧把这件事抛在脑后,又开始关注改进弓弩的事情。

  赵称玄通知,为李素节制作的短视镜可以取了。

  她带着李素节亲自前往,钟凭栏也在,似乎也对这新奇玩意很感兴趣,正拈起来打量。

  昭昧接过镜子,先试了试,发现戴上后看东西反而模糊,听赵称玄提醒只有短视的人戴才有效果,再给李素节,果然,她说看东西清楚许多。

  赵称玄道:“这里有几种镜子,可以先试试哪个看得最清楚。”

  她在桌面上一字排开三四种,李素节要挨个试用。

  昭昧觉得无趣,便转向钟凭栏,盯着她看了一阵。钟凭栏扭过头,笑道:“许久不见,莫不是想我了?”

  昭昧摇头,问:“你和我娘怎么认识的?”

  问得突然,钟凭栏一愣,又笑:“听老赵说你知道她认得你娘了,现在来问我了?”

  昭昧目光不动:“怎么认识的?”

  “我和你娘……”钟凭栏凑近了,压低声音,有些神秘。

  昭昧不自觉竖起耳朵仔细听,就听她声音一扬:“自然是天雷勾地火——就那么认识了呗!”

  昭昧站直身体,直视她说:“我查过你。”

  “哦,是吗。”钟凭栏满不在乎道:“查出什么了?”

  昭昧道:“你的过去曾经中断,往前的事情没有半点消息,往后的事情……那时候我娘已经入宫,你总不会和赵娘子一样在宫里认识她。所以,往前发生了什么?”

  钟凭栏合掌大笑:“很不错!”

  昭昧无动于衷,仍问:“你从前是做什么的?”

  “从前嘛……”钟凭栏托着下巴思索着,又看向昭昧:“从前大概做了个女儿吧。”

  女儿?

  这回答有些奇怪。可电光石火间,昭昧豁然开朗:

  “难不成……”她想起记忆中最深刻的那个女儿,失言道:“你是——”

  “是啊。”钟凭栏粲然一笑:“我是。”

  第99章

  世上女儿千千万万, 能令昭昧记得的并不多,可有那么一个女儿,却烙印在她脑海深处, 根深蒂固。

  那是她逃离皇宫后,听到的关于母亲的第一个故事。那时候母亲还是刑部侍郎,曾三司会审, 对象是一位杀父的女儿。她的父亲杀了母亲,她为母复仇便杀了父亲, 三司为此争论不休,认为哪怕为母复仇情有可原,但对方是她的父亲,结果便有了不同。

  昭昧至今仍深刻地记得他们的理由:亲近母亲,乃是禽兽本性,而亲近父亲, 方是人伦道德。

  既然为人, 便当以人伦道德胜禽兽本性, 敬父胜于爱母,方合礼数。

  无论这道理听起来怎样匪夷所思,可当它为世道认可,那女儿就只能迎接死亡。

  唯独母亲说:夫杀妻已是违礼,违礼便是禽兽,为母杀一禽兽, 何罪之有。

  多年前, 这故事是朝堂上的母亲在她脑中第一次留下清晰分明的印象。

  多年后的成长中,她已经学会从故事里看出故事外的更多, 亦慢慢记住了那个生于俗世却敢于弑父的女儿。

  现在,这女儿就站在她面前, 笑得不羁。

  昭昧端详着她,一下子又想起更多,埋在记忆角落中更多的碎片涌出来,她记得乍听这故事,为说书人的引子吊住胃口,却死活听不到结局,与素节姊姊出现在明医堂时忍不住说起,似乎便是她站出来,讲完了后面的故事。

  后面的故事……

  昭昧说:“她最后被判了流刑。”

  “是啊。”钟凭栏像说着别人的事:“既然没死,几年的流放眨眼就过去了。”

  唯独不同的是,几年过去,当初救她性命的人遭逢大变。

  昭昧说:“这么说,你和我娘不是朋友。”

  “当然是。”钟凭栏信口道:“我单方面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