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十六章 水下力量(2 / 2)

正是如此,腾耀辉才决定让东海舰队前出到钓鱼岛以东。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预警机能够前进部署,为执行攻势防空任务的战斗机提供支援。

当然,这绝非万无一失。

积极主动的攻势防空,必然给空军与海航制造很大的压力,特别是让战斗机飞行员承担更大的风险。

要知道,在之前的战斗中,战斗机飞行员基本上没有负担。

在舰队附近作战,即便被敌机击落了,只要顺利跳伞,就能及时得到救援。到冲绳附近作战,跳伞后恐怕得命丧大海了。

到目前为止,海航都没有找到在二十九日夜间战斗中跳伞的二十多名飞行员。

这还只是飞行员心理上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在执行攻势防空任务的时候,真正合适的只有重型战斗机。

虽然j-1o与j-1o的制空作战半径均在一千公里以上,如果进行空中加油,还能延伸几百公里,但是在激烈的格斗空战中,战斗机的油耗非常惊人。二十九日夜间的战斗中,所有j-1o都在返航时进行了空中加油,其中两架在与加油机会合时,几乎耗光了燃油。这些战斗机能够返航,得亏加油机前出到了舰队西面一百公里处,不然所有j-1o都无法返回海航基地。

这下,问题出来了,加油机还能前进部署吗?

空战打得顺利的话,问题不大,可是等到日本空中自卫队展开全面反击,肯定会对加油机构成威胁。

加油机不能前出,就只能让重型战斗机上阵。

如此一来,就得让轻型战斗机负责舰队防空。问题是,轻型战斗机的滞空时间远不如重型战斗机,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在舰队上空的巡逻时间仅有重型战斗机的一半。如果舰队前出到钓鱼岛以东,这个时间还得缩短。在保持舰队防空力量不减的情况下,意味着得动用更多的战斗机。

矛盾非常突出,如果进行攻势防空,舰队的防空力量就将削弱。

这个问题,显然无法靠军人的素质解决。

飞行员的素质再好,也不可能让烧光了燃油的战斗机继续在空中翱翔。

腾耀辉必须在两者中做出选择,要么积极主动,要么保守一点。

显然,他已经做出了选择。

能够得到黄峙博重用的,肯定是注重进攻的将领。

决定采取攻势防空后,腾耀辉把话题转到了舰队作战上。

相对而言,舰队作战的战术就没有那么复杂了。

等到双方的空中力量拼得筋疲力尽之后,自然轮到舰队上阵。至于是导弹攻击、还是舰炮对轰,都有成熟的战术。

在舰队作战中,最需要考虑的还是防空。

当然,在讨论防空问题的时候,杨禹方已经带出了相关的话题,即舰队应该如何行动才能配合空中力量作战。

腾耀辉只强调了一点,即在巩固钓鱼岛之前,舰队不会后撤。

这时候,带出了第三个话题,即潜艇在海战中应该挥多大的作用,或者说潜艇能否成为制海作战的主要力量。

相对而言,腾耀辉在潜艇的战术应用上比较开明。

虽然他不是来自潜艇部队,甚至从未上过潜艇,但是如同每一名海军将领一样,腾耀辉非常清楚潜艇的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中国海军拥有足够与美国海军匹敌的航母战斗群之前,潜艇都是中国海军当之无愧的绝对主力。即便在此之后,潜艇也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至少美国海军从来没有忽视过潜艇。

事实上,潜艇也正是中国海军的优势兵力。

东海舰队与第二舰队,总共也就十九艘大型战舰,而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四支护卫群就有四十艘大型战舰,此外还有几艘大型两栖战舰与二十多艘护卫舰。即便把南海舰队与北海舰队的驱逐舰与护卫舰全部派过来,在数量上也不占优势。因为拥有日本海上自卫队没有的攻击核潜艇,所以中国潜艇兵的优势非常明显。

如果舰队防空作战出了问题,潜艇就是中国海军唯一的进攻力量。

也就是说,潜艇的作用将决定最终的结果。

问题是,潜艇也有局限性。

别的不说,即便是攻击核潜艇,在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也不可能像战舰那样以最快的度赶赴战场。

在战术使用上,潜艇高度依赖突然性,以伏击为主。

也就是说,潜艇得提前进入战场,选择好伏击阵地之后,等待敌方战舰到达,然后起突然袭击。

因为敌方战舰何时到达不由腾耀辉决定,所以潜艇的作战行动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下,问题出来了。

要不要让潜艇单独作战,而不是配合舰队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