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长媳(重生)第66节(1 / 2)





  可就是这样一张冰冷威严的脸,令谢云初生了几分胆怯,她往后挪了挪,做出防备的姿态,眉尖细细蹙着,有些害怕。

  信王见状,立即收了威压,缓缓吐了一口浊气。

  他眉目低垂,执起那杯茶茗,浅浅啄了一口。

  旁人嘴里唠叨着和离是气话,谢云初不是,她从来不是如此轻浮的女子。

  这丫头惧怕他是真,想和离也是真。

  他恨自己总是能一眼看穿她的心思,如此越发收不住心。

  现在说一切均是多余。

  谢云初少时对他并非不好,那个时候也曾被他哄得娇滴滴唤他一声哥哥,谁欺负了她,他替她撑腰,有浮浪少年见她生得玉雪可爱,爱逗弄她,也是他站出来替她出气摆平,她曾经是信任而仰慕他的。

  怪只怪他要走的路太艰险,谢家不敢拿满门性命赌前程。

  怪只怪他们之间横梗着一个王书淮。

  罢了,待将来大局定下,谢老再无顾忌,届时将王书淮一除,谢云初不改嫁他都难。

  他不觉得自己手段卑劣,江山他要,谢云初他也要。

  门在这个时候,被人拉开,一道清隽挺拔的身影立在门槛外。

  他披着一件玄色大氅,长身玉立,神色冷淡得几乎看不出任何怒色。

  信王看到王书淮并不奇怪,也没有半分被抓包的尴尬。

  而王书淮对信王似乎也无恼怒,甚至嗓音依旧清润,不动声色朝谢云初一笑,“夫人,天寒地冻,我来接你回府。”

  谢云初僵愣了下,“二爷?”

  连忙扶着茶台而起,因起得太快,身子微有踉跄,王书淮立即跨过门抬手扶了一把。

  随后便顺势握住了妻子的手腕,不曾松手。

  信王依旧坐在茶台后,目光不经意掠过二人相牵的手,渐而移向谢云初的脸,

  “云初,我的话你好自思量。”

  谢云初心里给气笑了,面上却冷声回,“我的话也请殿下好生思量。”

  信王冲她笑了笑。

  王书淮牵着谢云初离开,不曾看信王一眼。

  两个大男人始终当对方不存在。

  跨出茶室的门槛,王书淮主动从夏安手里接过谢云初的披风,亲自将她兜住,随后继续牵着她下楼。

  安静的楼梯间唯有夫妻俩咚咚的脚步声。

  谢云初被他握着,手背微热,偏过头看着丈夫的侧脸,他眉目依旧淡漠,分辨不出半丝端倪,但谢云初知道他定不高兴,原想解释几句,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既然他早已知道,也不必解释了。

  她坦坦荡荡,问心无愧,王书淮若介意,她也无话可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段婚姻对于她的牵绊已经越来越少,有了自己一片天地后,无论何时何地,她均是松弛自信,伸展自如。

  谢云初很喜欢现在的心境,从容地跟着王书淮出了茶楼。

  王书淮也不需要她解释,方才她那一番话已表明一切。

  风雪欲大,他越发握紧了妻子的手,稳稳地将她扶着上了马车。

  马车内安置了一个小炉子,热腾腾的暖气扑来,谢云初迫不及待伸出手悬在炉子上头烤火,王书淮拢着一件外袍,靠在车壁闭目假寐,看得出来,他神色极是疲惫,下颚甚至还有明显的胡渣,必定是星夜兼程赶路,谢云初没有问他为什么回,左不过跟上回一样是朝中那些事。

  他在江南“沾花惹草”,她这里又出了一个信王。

  夫妻俩谁也没有责问对方,不知是默契,还是不在乎。

  马车停在王府侧门时,王书淮自然而然清醒,先一步跳下马车,等到谢云初钻出车帘时,便见面前伸出一只手。

  宽大而布满老茧。

  夫妻俩无声对视一眼,谢云初搭在他掌心,王书淮将她掺了下来,握着她没有再放。

  谢云初也就由着他了。

  前两日齐伟已转告她,王书淮回绝了江南豪族的好意,依旧势如破竹地进行田地清丈。

  谢云初这个时候才恍惚想起,前世王书淮一路从七品翰林杀至首辅,意图给他送女人的不计其数,王书淮从未收过,这一回做出这个举动,倒也在情理当中。

  夫妻俩默不作声进了春景堂。

  林嬷嬷瞧见二人喜出望外,“二爷,二奶奶,你们一道回来啦。”

  又瞥了一眼王书淮牢牢牵着谢云初那只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喜滋滋的迎着二人进去歇晌。

  厚厚的碎花布帘被掀开,将满院的风雪隔绝在外,谢云初不着痕迹挣脱王书淮的掌心,亲自系下披风交给丫鬟,她发髻上沾了些风雪,便抬步进了内室,来到梳妆台前拾掇。

  王书淮挺拔地立在帘外,眼帘淡淡一掀,目光黏在她身影不动,只单手解开胸前的系绦,随意往罗汉床上一扔,对着一屋井然有序忙碌的丫鬟婆子道,

  “都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