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亡国公主登基了第145节(1 / 2)





  昭昧又对上李素节灼然的视线,吐出一口气,说:“但总有人会提出来的。”

  “那也该从他们口中说出来,而不是你。”李素节挺直的身板松懈几分,声音也和缓起来:“你和我,该去找旁的办法。”

  昭昧:“嗯。”

  只有一个字,李素节却瞬间读懂了其中意味。

  她劝慰道:“史上不知多少中庸之君,昏头的事情做了不少,却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你,你斗得了千难万难才走到登基,从迈上皇位那一刻起,就已经是千古一帝,又何必妄自菲薄。”

  “可那算什么?”昭昧道:“只怕千百年后,世人评说时,不记得我以女身登基已是战破世俗的艰难,他们只会笑着说我纵然登了基,也做不得好皇帝——或许,还是亘古以来最烂的皇帝。”

  “可那算什么?”李素节将这话还给了她:“你自做你的,何必计较后人评说?”

  “不。”昭昧扬头,目光炯然:“我要历史记得我的名字,我要后世都记得我的功绩,我要所有人都不能以我的性别而贬低我的作为,更不会因我生为女子便要道一声不过如此。”

  李素节默了默,说:“可你说的那些,都只是你。”

  “是啊,都只是我。”昭昧道。

  李素节搁置了与她分辨的心思,思索片刻,说:“你若要后人再不能以性别评点你的生平,与其自史书中复现旁人的作为,倒不如换个思路。”

  昭昧道:“什么思路?”

  李素节一字一字说:“令后世评说者,皆与你同一性别。”

  “的确是个很好的思路。”昭昧低声说:“只是太难了。”

  李素节说:“不会比她们的处境更难。”

  昭昧原本看着她,闻言,收回了视线。

  她只看着面前的册子,过了会儿,自安静中捡起最初的话题,道:“你说你没有改变主意吧。”

  李素节道:“我只怕你改了主意。”

  昭昧道:“那便安排这些人从军,你觉得怎样?”

  那一页,统计的是各类贱籍人员,其中含了三万伎子。

  李素节曾说过,她要取缔倡肆,令天下再无伎子,她们也在那段磨刀霍霍的日子里,从邢州开始,一点点将万名伎子转变成了战士。

  但随着战斗打响,她们再没有精力分心于此,领土虽然扩张,却再无时间深入经营,原来的计划就那么搁浅,拖到了今天。

  大昭上下,仍有三万伎子。

  昭昧道:“有河图她们在,把伎子转变做战士的效率应当最高。”

  “战争结束,理当放马南山。”李素节道:“想要她们成为战士,首先要酌情裁汰现有兵力。”

  昭昧说:“我还有个想法。”

  李素节问:“什么?”

  “刑部这几日连上奏折,说刑狱众多,监狱人满为患,导致狱吏严重不足……”昭昧眨了下眼睛,说:“或许可以拨去些人手。”

  李素节会意道:“若有旁的才能,不妨为她们安排些合适的去处。”

  很快她又由此想到另一件事,道:“夏娘子已经前来应卯,如今工部的问题解决了,刑部的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了。”

  刑部同样没有她们的人,而且,急缺刑狱出身的专业人员。

  昭昧道:“没有合适的人选。”

  工部她尚能想到夏翀,但刑部,她认得的人里,想不出有谁能够胜任。

  李素节沉吟着没有说话,昭昧有所察觉,问:“难道你有合适的人选?”

  李素节略一点头,道:“你应当听说过‘北节南惠’的名号。”

  “自然听说过,江北李素节与江南沈惠,并称‘北节南惠’——”昭昧恍然:“难不成她有这方面的才能?”

  李素节道:“她本是大理卿之女,常随父亲一处办案。”

  昭昧道:“我可不曾听过。”

  “嗯。”李素节道:“那时你在宫中,等你出了宫,她的名字已经听不到了。”

  昭昧好奇道:“为何听不到了?”

  李素节只无奈摇头,没有回答昭昧,说:“我只听说她曾办过些案子,并不知她究竟能力如何。”

  昭昧却为之精神一振,立刻派人按李素节的吩咐前去找人。

  在见到人口调查那样令人萎靡的结果之后,这也算是难得的令人高兴的事情了。

  然而,随着朝臣们都自户部得到了人口调查的消息,更多棘手的问题也涌现出来。

  某些官员不懂得看昭昧的脸色,连上奏折试探的步骤都没有,就在早场上光明正大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众所周知,人口决定发展,如今人口一下子少了那么多,却还想要发展,该怎么办?

  办法或许很多,但这时候,刻在他们脑子里的,经过长久的历史检验的、最简单的办法,首先冒了出来。

  “陛下,”户部官员出列,道:“臣请上三策。”